第55章 气壮山河的悲壮之役(三)
在界河阵地激战的同时,左翼大石墙方面也在进行着一场十分惨烈的激战。战况惨烈程度,远远地超过了头一天。
由于正面和右翼普阳山方面敌人迂回成功,大大地刺激了左翼敌军的攻击欲望。三月十五日,约敌步兵二千,骑兵百余,大炮十余门,沿着从石墙通往滕县的公路进犯,进攻的矛头直指公路正面的大季寨。同时,另有一支敌兵千余,骑兵百余,大炮十二门,故伎重演,分成两路,绕开大季寨正面,向后面的常峪、金斗山阵地迂回。
上午七时,三处阵地同时遭到异常猛烈地炮击,鬼子兵在炮火的掩护下轮番冲锋。九时左右,三处阵地的警戒阵地全部被敌人占领。但常峪和金斗山地形良好,山坡坡度陡,居高临下,而且工事修得十分坚固,利于防守。敌人虽然攻占了警戒阵地,向主阵地的进攻却屡屡受挫,停止不前。
大季寨由我七四○团一个营防守,营长康平来回指挥各连。此时,团长王麟已病愈返部,在战前来到石墙村前线指挥作战,何煋荣仍归副职,协助王麟。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何煋荣受王麟之命,亲来康平营督战。此时,敌人因进攻常峪、金斗山不下,乃集中所有炮火,全力向康平营进攻。
大季寨地势较开阔,适合骑兵作战。炮击之后,敌人乃以步、骑联合冲锋,同时敌机五架低飞助战。阵地上硝烟弥漫,一片火海,敌人竟几度冲入我军阵地,都被手榴弹和大刀消灭。
此时,破天荒的有我军空军多架飞机飞临上空,出其不意地对敌人俯冲轰炸,打得鬼子人仰马翻。随即又同敌机展开空战,一架敌机被击落,喷出滚滚浓烟,一头栽在大石墙村附近;另一架被击伤,冒出火焰,向北逃窜。我空军大获全胜,返航时低飞到我阵地上空摆动机翼致意。一贯受敌人飞机欺侮的我军士兵见状,欢呼雀跃,把帽子摘下来扔向天空,向我空军频频挥手。
原来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看见滕县前线危急,为了鼓舞士气,特要求空军助战。说是要求不高,只要求我方飞机有前线敌阵转几圈,投下几颗炸弹,然后向我军阵地低空飞过一趟,使守军士兵能亲眼看见我方飞机就算完成任务。
于是空军派出第七、八驱逐机中队共十八架飞机,迅速进行一番改装,在机翼下安装炸弹架,每架飞机携带八公斤重的小型炸弹八枚,在大队长吴汝鎏的带领下,先后在马店机场会合,为不让敌人有所发觉,黄昏时才悄悄飞往河南归德机场着陆,第二天一早飞往鲁南前线。长官部则预先通知前线部队,让部队知道我飞机的飞行线路、架次,并在阵地明显处摆设白布以资识别。
飞机飞临前线根本无需识别标志就能发现敌人目标。从空中看地表,敌我位置清清楚楚,一边是浓烟弥漫,很多民房正在起火燃烧,守兵都在战壕中抵抗,地面无人走动。另一边没有什么烟火,大路、小路都有人在走动,有些村庄停有车辆。这正是敌人一方,凭其重武器向我方进攻。
我空军以一个中队在上空警戒,分两波次轮流自行攻击。那些鬼子根本没有想天上会出现我们的飞机,所以一切照常活动,若无其事。及至炸弹落下,才张皇失措,有的从道路向旁飞跑,有的从马背跑到马下,有的从屋里向外跑,有的又从屋里向外跑。整个敌阵乱成一团,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每架飞机六十四公斤炸弹一次投下,敌人阵地顿时全面开花,浓烟滚滚,火光闪烁。虽然从空中看不清被炸的尸体,但未丧命的鬼子从一团团浓烟中向外拼命逃跑的狼狈相却看得一清二楚。
正当第八中队在中队长陆光球的带领下进行攻击时,又发现在敌轰炸机两架由徐州方向飞来。这可能是从南京方面飞来对鲁南进行轰炸任务的飞机,也是活该它倒霉,正好撞上我正执行任务的驱逐机中队。七中队中队长欧阳森立即带领三架飞机迎头攻击,一次对射不过十秒钟,一架敌飞当场起火,另一架坠毁在敌人阵中,欧阳森左手被敌射伤,我方飞机完好,无一损失,全部飞回驻地。
(一九三八年四月一二四师三七○旅战斗详报中载,该旅击落日机两架。但笔者查阅其它各资料中均未有击落日机的记录,因此質疑详报中所记为空战中击落日机的重复,故本书中采用了我空军第三大队第八中队中尉队长陆光球的空战资料。)
空战之后,地面的战斗继续激烈进行。
迄十一时,康平营己伤亡过重,成不支之势。王麟从预备队中抽调程子仪连增援。程连跑步到达大季寨时,敌人己攻入我军阵地。程子仪一看,立命全连冲锋,抡起大刀就冲进敌群,一百多条汉子如猛虎下山,一顿手榴弹加大砍大杀,阵地上热血飞溅!康营见来了援兵,士气倍增,又将敌人逐出阵地。程子仪连长在搏斗中负伤,全连伤亡过半。
十二时,敌人援军又到,我康营一个阵地上的汪连全连阵亡。
在康营阵地己呈千钧一发之际,又有一股敌人绕过康营和后面的金山、常峪阵地,直接在我纵深池头集同从滕县城防中增援来的熊顺义营和江有厚加强连发生激战。
熊顺义营在头天增援来后,在池头集的北面山头布防。但这里山石坚硬难于构筑工事,于是熊营等将工事推向山北麓和山前深沟,在这里赶筑防御工事,构成浓密火网,准备阻击敌人。
敌人的迂回部队到达池头集前面,没有料到我军埋伏在山麓,于是对准各山头就开炮猛烈轰击,打得山头飞砂走石,一片狼藉。可在山麓和深沟中的部队却很少伤亡,呆在那里看热闹。当冲锋的敌人一进入我军阵地前时,我工事里的机步枪一齐开火,打得敌人人仰马翻,摸不着头脑。特别是有一些池头集的年青人也参加到我守军的队伍中,在山侧深沟里,忽前忽后,忽左忽右,真如当年的梁山好汉(这里距梁山水泊不远),神出鬼没,一连打退敌人的四次冲锋,始终没有让敌人越过池头集。
这里,笔者再以任世淦老师的实地采访,同读者一道走入当年的战场,我官兵这些栩栩如生的形像顿时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记录中的“真有种!”三个字为当地土话,以及被任老师以括号加注为“原话”的说明,活鲜鲜地概括出了鲁南民众对这些川军官兵发自内心的敬佩和赞扬。他写道:
许志元老人说:一九三八年旧历二月十三日,为了阻击日军南进滕县境内,川军队伍到北边的石墙、古路口一带布防阻击。经过激烈战斗,我川军退守在这里——燕山。川军只有一两挺轻机枪,连长个头不高,打仗真有种!(原话)他带四、五个人在洪山口往北打那些爬山坡直冲过来的鬼子。机枪连打几梭子,日本鬼子被打死的可不少!据说那冲上来的鬼子有咱们中国编制的一个连,只没剩,全让川军消灭了。
保护民众免遭荼毒,是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军人最神圣的职责。在下面的这份实录中看到,战斗到后来,生死置之度外的四川兵就在行将慷慨决死时,还在呼唤村民躲避子弹。这是多么可敬可爱的官兵!特别是任老师的采访中以括号注明了“川音”二字,显然是许志元老人叙述中强调的特别感受。当笔者读到这份采访实录时,感慨非常,热泪盈眶。七十年前那些回响在鲁南战场的“川音”竟如洪钟震**,直直地撞入心底。
任世淦老师这样写道:
(许志元老人说)中央军到底,是咱们中国的军队,对咱老百姓很关心、很爱护。到了快要抵抗不住,要撤退的时候,向该村民大声喊叫,催逃:——“老乡啊(川音),你们赶快找地方避一避噢,日本鬼子上来,我们就要和他们拼命喽!......”“老乡啊!别乱动,不要慌着站起来,鬼子的子弹正打着呢......”
后来,咱川军的武器不行,日本鬼子的坦克开过来,重机枪一个劲地扫射,咱川军终于顶不住,只好从邹县的石墙、古路口退过来,又经洪山口退到池头集,撤到滕县去守城。
许志元老人说,他家在池头集(后来迁到洪山口老龙腰村)。他当时正在池头集街上上学呢,听到枪炮响,背起小妹妹随父母往大坞那里逃难......
三月十五日这一天,虽然鬼子占领了我七四○团几处阵地,但我军节节抵抗,日军始终没有打通从石墙村到滕县的公路,反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一点,当地的老百姓至今有清楚的印象。同时,也在那些侵略者的内心里留下了伴随终身的烙印。
(许志元老人说)当年,池头集北边的洪山口是个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山口,川军在这里消灭了不少的日军。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有个叫田中的日本老兵想来洪山口,他说要亲眼看看这地方,想看看为什么那么难攻,为什么让许多日本军人死在这里。大跃进的时候,这里开山劈路,洪山口大变了模样,那个日本老兵来了也见不到他年轻时与川军交战的死亡山口了,只能重温那场噩梦,那场一连鬼子死亡殆尽的噩梦。
又据滕西仇庄张玉瑞老人回忆,......解放后,他和村民去洪山口出工开山修路。那次工程浩大,当时同属济宁地区的民工聚集数万人。他和石墙一带的民工一起干活,亲眼见石墙的民工有些人用鬼子的铁帽子当盛水用具。石墙人说,百姓家里保存着死鬼子丢的铁帽子,他们盛水洗脸还怪管用呢!可见在县城西北一线,日军被消灭者不少,攻到滕县城附近,鬼子除十来辆坦克外,剩下的步兵不太多了。
三月十五日下午,滕县县城。
滕县县城是一座近四方形的城廓,东西略长。城墙高约六米,砖石混筑,修得还算坚固,虽历经数百年的战乱,至今依然完好。
在西门城外西关,有一座火力发电厂,前敌总指部就设在电厂内。
前敌总指挥、四十一军代军长、一二二师师长王铭章中将正在指挥部里,他一会儿同参谋长赵渭宾急匆匆地交谈几句,一会儿又怔怔地盯着挂在墙上的大比例尺作战地图,他目光似乎要穿透地图上的红绿箭头,直接到达那硝烟四起的战场。桌上的香烟缸己经由卫士清理过几次,但仍然不断地有烟头丢进来。
参谋人员不停地来来去去,用红兰色铅笔和小旗把最新的战场进展情况标在地图上。表明日军位置的红色箭头和小旗不断分枝向南伸延,除了左翼大石墙村方面那一枝被挡住停止不前以外,其余各处,这些红色箭头都己越过了滕县北部的山地,伸进了平原大坝。就像山洪瀑发的洪水越过了围堵它的堤坝,沿着沟壑小渠不停地漫延开来。虽然在红色的包围圈中还有一些兰色的孤岛,显然,这些孤岛也将很快被淹没掉。日军进攻的速度出人意料的快,第十师团果然名不虚传!
此时,集团军总部参谋钟朗华奉孙震之命来滕县了解情况,随便看望王铭章,看见县城四周都有我军岗哨,要害之处都堆着沙袋。县长周同正在组织非战斗人员和城中妇老撤离。在指挥部里,王铭章匆匆同他谈了几句,又忙着去接电话,远处又传来敌机嗡嗡直叫的声音和枪炮声。钟朗华都看在眼里,同赵谓宾交换了一阵意见,回临城复命去了。
五时左右,侦察兵报告说,在县城东北十多里的地方己经发现敌踪,敌人的一支近万人的大部队撇开正在激战中的界河、北沙河阵地,由坦克和装甲军开路,自东侧朝县城迂回包抄过来,看样子是要插到城南,截断守军向南的退路!意图很清楚,敌人不仅要占领县城,而且要将我压迫到县城和微山湖间的平原大坝中加以歼灭。
显然,战场的重心即将转移到县城来。
此时,我军的战斗部队几乎都在县城以北的地区同敌人混战胶着在一起,无法脱身。城里只有三个师部、一个旅和直属它的四个警卫连、一个通讯连和一个卫生队,此外即没有任何战斗部队。在城墙上和城门口站岗巡逻的只有县长周同带领的五百来个警察和保安队。偌大一个县城,近于一座空城!
现在,全军只有一支部队还没有同敌军接触。这就是远在县城以东协助临沂友军作战的一二二师三六六童澄旅。这个旅实际也只有王文振一个战斗团(王文振是王铭章的本家叔叔,幺房出长辈,年龄小于王铭章)。王铭章己于十四日夜十万火急电令该旅回援县城,但该旅远在一百四十里之外,而且驻防在沂蒙山区,回援的途中还必须经过日军的迂回部队控制的区域,能否及时增援到守城之中,看来把握不大。
王铭章急电在临城的集团军总部,请求增援。其实王铭章也知道,总司令部也是一个空架子,没有任何直属队伍,在临城警卫总部的一共只有三个步兵连和一个手枪连。孙震在电话中告诉他,己经让营长刘止戎带着这三个步兵连乘车赶来县城,同车到达的还有一列军火。总司令部只留下了这个手枪连作保镖。临城原来的警察局长己经在韩复榘逃跑时不知去向,后由城中各界公推了一位中学校长在代行局长职务,带领警察等管理城中治安。还叮咛王铭章不必过虑,这里有一手枪连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