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封城门

这“小平头”一出来,郑卫国就觉得有些眼熟,但恁是没想起来是谁。一听到周副主席四个字,郑卫国猛然一惊。他再细细打量了一番,眼珠子差点掉出来。这不是开国宰相大人吗?咳,头发剪了,还真没认出来!

上面这一节可不是山人杜撰,周公那个时候的头发真的很短很短,而且他的脸型不适合剪那么短的发型,哈哈!

郑卫国忙道:“原来是周副主席!非常报歉,我刚才没有认出您,实在是太鲁莽了!”他心里一阵后怕,还好刚才没有动枪。要不然误伤了周公,可就百死莫赎了。

周公对警卫员说:“不用紧张!”说着还是把手伸了过来。他有些好奇地问道:“你认识我?”

郑卫国忙双握住,说:“在报纸上看到过您的照片。我是抗日保安团团长郑卫国,在平安县的时候和129师有过接触。”

周公笑道:“早就听说过你了,没想到能在这儿见到你!”

郑卫国对张长贵说了一句:“长贵,这是八路的同志,不会有事的,你们先回去吧!”然后又对周公说:“周副主席,我有重要情况向您汇报。”

大概是心态使然,郑卫国一不留神就用上了“汇报”这个词。周公闻言双眉一跳,点点头,说:“好!不过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请跟我来吧!”

一路上大家也没有闲扯,很快就来到了新华社驻太原分社,这里是八路军设在太原的最后一个据点,其它部门大多已经撤离或者潜伏了。

周公温和地说:“好了,到了这里就安全了。郑旅长,请问?”

郑卫国犹豫了一下,说:“周副主席,我能不能跟您单独谈谈?”

周公笑着说:“当然可以!请跟我到会议室来。”说着就朝会议室走去,并示意郑卫国跟上。

郑卫国刚走了几步,却被一名护卫伸手拦住。

这名护卫说:“周副主席,这个人很危险,您不能单独跟他在一起。”

郑卫国见周公腮帮子一鼓,知道他要发火(周公大部分时间温文尔雅,可发起火来也很吓人,呵呵),忙打圆场说:“是我冒昧了!这样吧,我把枪解下来。”

他穿越前也执行过几次保卫任务,知道护卫们的难处,所以并不想给他们的工作增加麻烦。他身上共携带着三把手枪——快慢机背在身上,枪牌撸子插在腰间,掌心雷藏在口袋里。为了不让护卫们生疑,他放慢动作,小心翼翼地把枪全解了下来,放在旁边一张桌子上。

护卫们这下没话说了,只得让郑卫国跟着周公进了会议室。不过,还是有两名护卫守在门口,大门也没有关上。

周公有些尴尬,说:“郑旅长,真是对不起。”

郑卫国笑笑,说:“这没什么,您的安全更重要!”

其实以前周公身边的防范也没有这么严密,只不过去年周公外出公干时差点被土匪打劫了(真有其事),把中央吓了一跳,所以专门给他调了几名高手过来。加之近段时间,日军不仅在正面战场疯狂进攻,还不断派特务四处活动,搞得护卫们都很紧张。

郑卫国在这里呆了两个多小时才离开,回到驻地见弟兄们都在焦急地等他回来,心中不由一暖。

回来后不久,傅作Y又派人来召见,郑卫国忙赶了过去。此时已是下午了,司令部内多了不少军官,看来傅司令召见的并不只有他一人。

到了司令部不久,傅作Y从小会客厅走了出来,似是为一名中将送行。这名中将戴着眼镜,显得很是文雅。

郑卫国好奇地问旁边一位同僚,说:“这位中将是谁啊?”

那同僚打量了郑卫国一眼,有些惊讶,说:“卫副司令你都不认识?”

郑卫国笑笑,说:“我是刚来的!”

同僚恍然大悟,说:“你就是独立第九旅的郑旅长吧!卫副司令就是14集团军司令兼二战区副司令卫俊如中将。”

郑卫国恍然大悟,不就是五虎将之一的卫立煌吗?

卫立煌由忻口撤退下来,进太原城和傅见面,卫立煌不主张空守孤城,认为现在依城野战,已不可能,只剩太原孤军守城,徒耗兵力,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不如改变计划,一同南下。

但傅却表示:守土抗战,军人有责。野战军在,太原当然要守,野战军走了,太原还是要守。至于后果,现在考虑不了那么许多。最后傅在封城以前,将卫送出城外。卫立煌给傅作Y留下“相机撤退”的手令后率领他的部队南撤。太原城中的居民也大多逃离了这座大难临头的城市。

送走卫立煌之后,傅司令匆匆赶回作战室并召集军官们开会。在会上他对守城各部队进行了统一布署。此次布署,独立第九旅没有直接的守城任务,而是被充作预备队。至于其它各部郑卫国并不了解,就没怎么关心。

布署完毕后,傅司令对前来开会的各部长官们说:“我们要守住太原城,阻止敌人前进,才能掩护大部队和太原居民及物资安全转移。”(历史原话)

郑卫国听了非常满意。在他看来,守城不是目的,迟缓敌人前进,掩护人员和物资转移才是目的。盲目死守有什么用?人死地失,二者皆亡!

但傅司令随后一道命令却吓了郑卫国一跳——他下令在今天黄昏封闭所有城门。太原兵工厂在城外,要是一封城,还怎么去炸?而且郑卫国知道封城根本就是一大败笔,对守城没有任何益处。

傅司令严厉地说:“今天就要封城!我们城里的官兵,就像活人躺在棺材里,只差盖盖子了。如果我们齐心协力守住太原城,就能把棺盖子给顶开了,大家就得救了。否则,棺材盖子就被敌人给咱钉死了。”(历史原话)

他似乎有些激动,顿了顿又接着说道:“困兽犹斗,我们抗日军人,为何不能和敌人决死一战呢?希望弟兄们发扬为国家、为民族英勇献身的爱国精神,努力杀敌,完成保卫太原城的光荣任务!我们必须坚决奋斗,尽到守土抗战的神圣职责!”(历史原话)

听到这里,郑卫国终于按捺不住了。他举起手来,大声说:“司令,卑职有话要说!”

对于郑卫国千里赴援,傅作Y还是很有好感的。特别是在各部不顾上级命令纷纷南逃的情况下,这种举动更值得敬重。

傅司令说:“郑旅长请说!”

郑卫国朗声道:“司令,我不同意封城!”军官们闻言顿时议论纷纷,作战室内一时嗡嗡作响。郑卫国扫射了大家一眼,接着说道:“我不怕死,但是我认为封城对我方并没有任何好处!”

傅作Y大怒,说:“既然不怕死,为什么反对封城?”若非看在郑卫国率部千里赴援的份上,只怕傅司令就要将他当场拿下了。

郑卫国毫不示弱,说:“一旦封城,我军就只能困受孤城,想要反击也不可能。日军完全可以置我军于不顾,直接南下断我后路。如此一来,又怎么可能完成掩护军民物资转移的重任?”

历史上日军就是这样做的,并不是日军攻不下太原,只是他们不愿付出无谓的伤亡,所以不要以为日军很蠢。他们跟今天一样,是既凶残又狡诈的敌人。

郑卫国顿了顿,又道:“这些暂且不谈,只从防守的角度说。日军有的是攻城的大炮,每一处城墙都有可能被炸蹋,光封几处城门岂能阻挡日军?”

历史上封城之后,大家想要突围还要重新扒开,除了浪费人力,制造恐慌,没有起到一点积极的作用。而日军进攻时,根本不用去刨城门洞,直接用炮轰垮城墙就可以了。

既然如此傅作Y为什么要封城呢?其实他的本意是想置死地而后生,激发守城将士的战意。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将士们早就没什么战斗意志了。历史上在他下达封城令后,总部里傅作Y的亲随中校副官尹绍伊,第35军上校处长李荣骅等,纷纷乘黄昏封城的空子,相偕出走。至于士兵和下级军官越城逃走的就更多了。

见郑卫国如此说话,傅作Y气得浑身发抖。他指着郑卫国斥责道:“你,你敢乱我军心!”

郑卫国整了整军装,说:“司令,我只是陈述自己的意见,希望您能采纳!”

傅作Y稍平静了一下,对军官们说:“你们怎么看?”

戒严司令、35军副军长曾延毅说:“军座,卑职认为郑旅长言之有理!一旦封城就等于自断后路啊!”

戒严副司令马秉仁也说:“军座,卑职也认为封城不妥!”

历史上,他们二人率先弃城逃跑,是导致太原失守的重要原因。11月7日,曾延毅率领一些侍从来到大南门,命令守军搬开沙袋,然后从一个狭小的缺口中仓惶出逃。他出城打的是第35军副军长的旗号,看见他的人都说:“副(与傅同音)军长出城走了”。这一消息很快就传遍了靠近南城的部队。

戒严副司令马秉仁不甘落后,也立时乘着“李牧号”装甲汽车赶到大南门,从炮兵掩体钻出城外,落荒逃命。于是“副司令出城走了”的消息,又不胫而走地传进了守城官兵的耳朵。由此辗转相传,以讹传讹,把“副军长”当成了“傅军长”,“副司令”当成了“傅司令”,因而军心动摇,顿时大乱。有些部队,官不管兵,兵不顾官,撂下武器,越城逃走的颇不乏人。12时以后,除北城、东城和敌人对峙胶着的部队无暇他顾外,其他城上的守军逐渐稀少,有些地段已看不到部队的踪影了。

见两位长官开了头,其他诸如副官尹绍伊、上校处长李荣骅之辈也纷纷请求傅作Y不要封城。军官们的士气低落让傅作Y感到非常痛心,但他封城的本意就是迫使将士们与敌死战,所以,将士们的纷纷反对反而坚定了他封城的决心。因为他担心如果不封城的话,日寇一来,大军就会弃城逃亡。事实上,他的这种担心也并非没有道理。

对于郑卫国,傅司令难得网开一面,说:“郑旅长,念你千里赴援,本座不怪责于你。你既然不愿困守孤城就速速率部离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