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朱桢自己都嫉妒死了!

……

第二天,上朝。

郑乾高踞主位,一双虎目睥睨天下。

他的目光,带着一丝威胁,死死的盯着李景隆。

“这一次的驿站改建,可有完工?”

李景隆越众而出,自信十足。

“启禀皇上,所有的驿站都装修好了,从今天开始,大明邮局和大明的钱庄,都可以开工了。”

郑乾闻言,脸上终于有了一丝笑意。

“那太好了,老六,明天大明日报就能出头一份了,大明的邮局,向全国发送,你准备好了么?”

朱桢上前一步,微笑点头。

“回禀父王,一切都安排好了,我也将东西拿过来,还望父王看一看。”

他拿出了自己的第一份报纸。

郑乾接过一看,发现这张纸上写的很清楚,而且文字也很简单,虽然没有多少字,但却把货币,大明,以及各大银行都说了个清清楚楚。

“这篇文章写得很好,我们的主编杨寓,老六,你说的就是这篇文章?”

朱桢颔首道:“是,父亲。”

郑乾很是高兴地点了点头。

“很好,这是个人才,奖励!”

众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点嫉妒。

能让女帝看了,还夸了一句,以后的仕途岂不是要一帆风顺?

朱桢又说,“父亲,我觉得这份报纸,可能会影响到普通百姓,所以,我让我们的人,每天都在集市上念,让大明的每一个人,都能看到这份新闻。”

郑乾想了想,摸了摸下巴,嘿嘿一笑。

“呵呵,就是就是,老六你考虑的太周全了,就按你说的做吧!”

大明的报纸早已将其所需的东西都准备好,并且早早的便印好了,此时朱桢手中的手动打印机又一次发挥了作用。

只是几天的时间,这份报纸的发行量就足以让整个国家都为之侧目。

朱桢实行的“白班”制度,自然是要归功于他的。

郑乾自然也得到了这个消息。

他像是受到了极大的鼓舞,还打算将整个朝堂上的人都搬出来,却被朱桢给拦住了。

“父亲,那可不行,如果大家都是日夜颠倒,那就需要大量的人手了,朝堂上给我们的薪水,也要翻一倍!”

最后一段,是最重要的。

听到这话,老朱这才放下心来。

“老六说得对,别的科室也不急着轮班,就这么定了吧。”

这么抠门的人,还想要他的命?

大明的国库,已经是捉襟见肘,虽说前些天抄家灭族,连官员们的财产都被查抄了。

但现在老四正在东瀛征战,哪里还能存下这么多钱!

朱桢松了一口气,如果这个规矩真的流传开来,他这个皇帝,怕是要被人骂一辈子了!

估计知乎上都有上万人在喷他了!

大明,网络上到处都是骂声。

“父亲,我还有一件事情要告诉您,我们没有足够的钱来代替新的纸币。”

郑乾皱眉道:“这倒是个问题,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意味着,只要一开,所有的人都会来取钱,到时候纸币就没办法流通了,再说了,我们又要借钱了。”

朱桢一笑,说:“父亲,我觉得,我们并不需要将所有的功能都打开,就目前来说,我们可以将所有的资金,都投入到储蓄之中,而我们,则可以向文人借贷。”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蓝玉一脸认真的走了出来。

“殿下,这借贷乃是我们的一大财源,再说了,借贷之人,大多都是商贾,文人又不缺钱,如果不给他们放贷,那就亏大了。”

“对,依我看,这一次的借贷,一定要打开。”

“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那我们就用旧钞去借钱!”

朱桢的这个建议,得到了大多数人的一致否决。

朱桢闻言,眼中闪过一抹冷意。

他冷冷一笑,转头对着那些反对他的官员们,气势爆发,气势如雷霆一般朝着所有人席卷而去!

“你们这帮蠢货!我们现在正在印新的纸币,如果再使用旧钞的话,我们的通胀将会更加严重!”

他脸色一沉,大声的训斥。

这是多傻的人,才会说要用旧钞!

现在,纸币的价值正在不断下降,而纸币的改革,也到了最重要的关头!

他们竟然敢这么说!

真不明白他是如何进朝做官的!

群臣不自觉打了个寒颤,蓝玉心中一凛,他怎么觉得,眼前的楚王,跟老朱很像啊!

这是皇者的气息!

“王爷,你觉得这个世界上的书生为什么要借钱?难道要借钱买房?”

蓝玉手指一握,发出一道冷笑。

此人的气场和目光,实在是太可怕了,竟然敢当着这么多官员的面,说他们是傻子!

这是赤|裸裸的藐视啊!

朱桢冷冷一笑,看到其他大臣也都跟着赞同了。

“货币贬值了?依我看,楚王不过是在吓唬我们而已,哪有这么严重?”

“不错,现在朝廷财政已经很紧张了,这次借贷更是重中之重,学子应该努力学习,借贷只能让他们变坏!”

朝堂之上,一片反对之声。

借钱这种事情,皇上是绝对不会同意的,所以,那些反对的人,就更加有底气了。

相信郑乾一定会支持自己的。

朱标的眉毛,也慢慢地拧在一起,变成了川字形。

朱标虽然不知道自己为何要借钱给一个书生,但在经历了这么多天的事情后,他已经想通了。

老六这么做,肯定是有原因的!

绝对不是无的放矢!

那些人都是蠢货,还不知天高地厚!

朱标转头看向朱桢,却见他负手而立,一脸的轻蔑和嘲弄,以一己之力,与一众大臣对峙。

辩论!

“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是寒窗苦修十载,最终能进朝做官的?又或者,更多的人,因为生活的压力,不得不放弃学习?还是家里穷,没钱去读书?”

在这个时代,大多数穷人都是自己学习,没有足够的财力去学堂,也没有足够的财力去聘请老师。

饶是如此,光是这些东西,就足以让很多学子倾家**产了。

“各位老爷,请各位老爷们动动脑子,看看这些借贷,究竟是让书生们去学堂里读书,还是让那些商贾赚钱更好?”

“只有把所有文人都培养成了有文化的人,我们大明才能不断地涌现出更多的英才,朝中不会缺人,民也不会缺好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