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科考的日子越来越近,唐瑾和罗祺除了每天在屋子里温习功课之外,还会抽时间去京城的状元楼喝喝茶。
状元楼里住了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考生,白日里他们聚在一起,交流诗词歌赋,经史子集,谈论家国天下、经纶策略。
有人高谈阔论,在俯仰之间激扬文字;有人沉默不言,于言语之中潜移默化。
思想的交流,灵魂的碰撞,对国家的期许和憧憬,在这一刻达到了顶峰,唐瑾作为一个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佼佼者,自然也成了这些人中最光彩瞩目的存在。
很快就到了考试的日子。
学子们在贡院外面排着队,接受检查,然后带着吃的喝的与被子,进入贡院之中,进行为期七天的考核。
辞赋、策论、书算……
一样一样考下来,哪怕是铁打的男儿,在里面憋七天也会吃不消,可唐瑾却是个例外。
他曾跟着李开走遍山河,身体已经锻炼到一定的程度,最艰苦的时候,可比在贡院里考试要艰难多了。
于是,唐瑾的风采,在这批考生中独一无二。
放榜的那一天,学子们三五成群结伴而行,到了那红色的榜单面前,排在最上面的,一甲第一名,便是唐瑾。
这个不过刚刚十六岁的少年,当别的人还在书院里面接受教育的时候,他便已经凭着过人的天赋和独特的经历,站在了这些书生的顶端。
接下来便是殿试。
一甲前二十八名考生入金銮殿,帝王端坐在上首,群臣作陪。
不多时,有翰林院大学士在皇上的示意下出来,展开手中长卷,开始念出殿试的题目——
昔闻圣人以礼治国,国盛,后圣人去,国衰。是以以礼治国为正道。然,又人曰:礼虽好,难束于民,唯以法约,天下循迹,当太平盛世。何解?
唐瑾作为跟在离开身边走南闯北五年的人,见过的案例不计其数,以法治国和以礼治国的区别,利弊,全部都印刻在他的脑海里。
那个十六岁的少年,在大殿之上侃侃而谈,眉目飞扬,带着年轻气盛的自信,却字字句句颇为合理,即便是辩论的环节,也每每言辞精辟,恰到好处地说在点子上。
帝王顾绍陵看着唐瑾,微微点头,心道:有此才子,国之大幸。
当即朱笔一挥,钦点唐瑾为新科状元,天子门生,而唐瑾也成为宜国历史上,最年轻的状元郎。
唐瑾开始入朝为官,由于年纪轻,顾绍陵有意打磨他的气性,便让他从地方官开始做起。
原本以为唐瑾会在地方上磨很久,才能练就一身圆润通透的本事,可不曾想该练的本事,之前五年早已经跟着李开给练出来了。
自唐瑾当官之后,两袖清风、为民请命、政绩斐然就成了他的代名词。
从县令到郡守,从郡守到知州,从知州到府台,从府台到京城正二品御史中丞,他也不过才用了三年时间。
三年,十九岁,便已经是位极人臣的正二品大员。
而那个时候,宜国天下安宁,百姓安居乐业,身为御史中丞,事情也不算很多,于是有一天,那个已经逐渐步入老年的帝王,将唐瑾叫到了御书房。
“唐爱卿真是国之栋梁,如此大才,若只单单居于御史中丞的位置上,为免太过大材小用了。”
“皇上谬赞,微臣惶恐。”唐瑾拱手说着。
明明才十九岁,可一举一动却像是已经在官场浸**了数十年的老人,让人挑不出错误。
“朕可不是谬赞,你绝对当得起。”顾绍陵说道,“朕有意为皇太孙挑选一位太傅,如今满朝文武,也就你最合适。爱卿不仅才学过人,更有昔日行走民间的经历,教导皇孙便不会落于俗套。自即日起,唐瑾加封为正一品太学太傅,为皇长孙之师。”
唐瑾还在愕然的时候,便看到御书房旁边的屏风里,窜出来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团子。
这小团子约莫三四岁的样子,一张白白嫩嫩的脸,圆乎乎地,可爱极了。加上他生的圆润,看起来倒真像一个糯米团子。
“孙儿多谢皇爷爷!”小团子规规矩就地跪在地上,跟皇上叩头谢恩,然后又转过身面对着唐瑾,继续开口,“学生顾渊拜见太傅。”
唐瑾这才反应过来,赶紧跪下,谢主隆恩。
从这以后,唐瑾每日的差事,就从御史台的那些杂碎琐事,变成了教导皇太孙顾渊。
由于唐瑾才学过人,懂的又多,所以自从启蒙开始,顾渊就一直是跟着唐瑾学习的,在此后的很多年里,不管朝中人事调派如何变动,他岿然不动地居于太学太傅的位置,无可动摇。
也正因为这个身份,唐瑾在未来的宜国朝堂,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俨然成为了宜国臣子第一人。
不过现在,唐瑾看着眼前四岁半的团子,小小的身子坐的端端正正地,手里拿着一本书,朗朗上口地念着: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脆生生的嗓音,仿佛是天籁,穿透重重薄雾,让唐瑾想起了十多年前的姑墨城——那个时候,他自己也不过是这般年纪,小小的人儿偏装作老成的样子,在娘亲参加文魁大赛之后,替她教学堂里的孩子们三字经。
想来,他这一生,倒是和教书育人脱不了干系了。从前是教学堂里的弟弟妹妹,如今是教宜国的皇太孙。
只要一想到这个小小的孩子,以后会是宜国未来的君王,他便教的格外用心,这既是他对宜国的忠诚和期许,也是对顾西楼夫妻俩的回报,回报他们对他的信任。
正因为信任他,所以他们才放心的把孩子交给他来启蒙教导。
“太傅太傅,三字经我背完了,接下来学什么?”小团子捧着书,跳下椅子,迈着小短腿跑到他的面前,脆生生地问着。
“殿下稍作休息,下午我们开始学《论语》。”唐瑾温和而又不失礼地说着。
看着顾渊乖巧地点头,唐瑾心里也是一片满足。
若干年后,已经能独当一面的顾渊坐在那把金灿灿的龙椅上,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时候,朝堂之上最显眼的地方,还站着一个霜鬓白髯的男子。
他叫唐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