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朱仙镇危机 第七百三十三章 李师师的劝告

顿了一下后,李师师方又说道:“但更大的呼声,还是希望由你登基为帝。因为赵氏的这几任皇帝,一个比一个差。如果说赵匡胤是个枭雄人物,那他弟弟赵光义就只能算是个奸雄了。而赵光义的儿子孙子更是一代不如一代,到了徽宗朝时,赵佶只知吟诗作画,炼丹吞药,还去弄什么生辰纲,终于惹得方腊、梁山泊等一干豪杰起义,使大宋国内大衰。最后招致靖康之耻……而至于后来的赵构和赵琢这对父子,他们的情况我就更不用说了,你也心里清楚。试想这样的一个家族,怎配当皇帝,又怎配领导我大宋六千万民众?”

岳云听闻之后,顿时为之语塞。思量了片刻后,方说道:“师师,我明白你的意思。不过现在不是已经削减了很多皇权吗?就象咱们这个德昭朝廷,名义上是赵琢当皇帝,但权力却实际上是掌握在我这个首相手中。我觉得在君主立宪制下,皇帝是不可能为所欲为的,他只是一个挂虚名的元首而已。”

李师师俏眸眨了一眨,柔声道:“应祥,我知道你的想法来自于极西之地的古国罗马,我从秀丽办的《江南时报》上见过对他们的管理体制介绍。你不过是把他们的制度改良了一下,把罗马的执政官改成了皇帝,然后把他们的元老院改成了议会而已。只不过,你难道忘了一点?当一个人的威望达到足够高,他的实力足够强的时候。不管是元老院还是议会,对他有约束力吗?凯撒不就是以执政官身份成为了罗马共和国的掘墓人吗?”

岳云听闻之后,蓦然为之动容,他自然清楚凯撒的所作所为。他军功卓著,打败了对罗马威胁甚大的高卢人,成为了罗马的终身执政官,最后一脚踢开了罗马元老院,加盟成为了罗马帝国皇帝。

李师师这时又继续说道:“你不当皇帝,在民众和大臣、文人心中,始终认为你是一个权臣。眼下你还活着。威望又高,赵氏的子孙就算当了皇帝也不敢拿你怎么样?可等你年老退休以后呢?或者等我们这一代人都逝去以后呢?你能保证作为皇帝的赵家子孙以后就不会破坏目前的宪法?”

她有些恨铁不成钢地说道:“岳云,你要知道,在人们心目中,皇帝才应该是国家权力的掌控者的!你再想想以前的历史。哪个不篡位的权臣最后有好下场的?从秦国的商鞅、赵高,到汉朝的何进、董卓全是死于非命。而篡位的权臣,如三国时期的曹丕、司马炎,东晋的刘裕、唐朝的朱温,本朝的赵匡胤。至少还落了个善终。你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后代想想啊!你难道想让自己的子孙也象西汉时期霍光的子孙一样。在他死后就被皇帝把他全家满门抄斩吗?”

岳云听闻之后,心中顿时起了波澜,他不想当皇帝,可不代表他不在意自己儿子和岳家众人的生死。事实的确如李师师说的那样,权臣的确往往都没有什么好下场,他们权力越大,势力越强,得罪的人就越多,不光是不同政见的大臣。就连原来是傀儡,俯首听命的皇帝也一样。这些政敌一旦有机会,便会反攻倒算……常言道,伴君如伴虎,皇帝一怒之下,擅杀大臣可是历朝各代司空见惯之事,想要不一直生活在提心吊胆之中。唯一的办法便是自己成为老虎……”

他终于被李师师说得有些心动了。

而这时,李师师却抛出了压跨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应祥,我知道你想搞成罗马共和国那样的君主立宪制度,让议会象元老院一样掌握大权。建立《江南时报》上说的什么……什么民主制度。但这一切,你觉得是在赵氏子孙当皇帝的情况下,容易推行一些,还是在你当皇帝的情况下,容易推行一些呢?”

岳云不得不承认,李师师的确很会说话,她说的内容,真的有些打动了自己的心。如果自己当上了皇帝,推行各项改革,不光是政治制度上的改革,还有思想上甚至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的改革,岂不是更容易一些?

试想自己当上了皇帝,再以陆游,或者朱熹、虞允文这些人中的一位担任首相,那朝野之中,阻力必将小很多,而自己无论是对外征战,对内改革,亦是容易许多。

只不过,自己真的要称帝吗?他还是没有作好这方面的心理准备。

其实,无论是秦桧的暗中使命,还是赵琢暗中谋划的夺权大计,最开始都一直没有逃过岳云的视线。这些情形有的是通过他直属的秘密情报网络探听到的,有的是通过情报部等部门的查探显露端倪的。但无论从怎样来说,岳云都算得上是一个知情者,而他也针对此作好了应对之策。

只不过,他却没想到竟然会在岳飞的大营中遇上行刺,而且还昏迷了这么久,导致赵琢终于铤而走险,而日本也发生了这样大的变故。

从一开始,他在完颜亮南侵,进攻临安之时,就有人建议过称帝。只不过被他否决了。当时还可以说是要“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不过,在统一大宋,粉碎赵构叛乱之时,便是最好的称帝机会了。但岳云却是放过了有重大暗杀吴璘嫌疑的赵琢,选择了只当首相。虽然暗地里有不少拥戴他的将领觉得他这些做有些愚忠和缺乏胆识。

但惟有岳云自己心里清楚,他之所以一直不肯称帝,为的只是坚守在心中的那一个从未熄灭过的信念。是为促使中国在浴火中涅磐,在铁血中重生的民主信念!

作为穿越者的他可是太清楚了,几千年的封建思想和礼教束缚,不少中国人的心中,都有深深的奴性。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中国人在国外受了欺负往往忍气吞声,而其他国家的人,甚至是比中国弱小得多的国家,也会奋力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