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后。

“儿臣见过父皇。”

清朗的男音在下边响起,埋首于奏折中的凤鸣抬起头来。

看到站在自己面前的年轻男子,看着他俊朗的容颜,恍惚间,他竟有一种错觉,仿佛看到了知音在他的面前对他展颜微笑!

摇摇头,将这不切实际的想法抛到一边,放下手中的笔,凤鸣沉声道:“睿儿,你来了。”

“是。”年轻男子垂首道,“不知父皇深夜传唤儿臣前来,所为何事?”

所为何事?

凤鸣微怔,随即一笑。

“睿儿,一转眼,你都及冠了。”看着已然成年的儿子,他叹息着低声道,脸上写着的是深深的满足。

男子不解,只得点头,轻声道:“是。”

“这些年来,你一直跟在朕的身边学习治国之策。算算日子,你也都学得差不多了。”凤鸣便道,脸上的满足之意更为明显。

年轻男子身体一震,低声道:“儿臣年纪尚轻,才疏学浅,还要父皇日后多多教导。”

“不”,凤鸣摇头,看着他,定定道,“在朕看来,你已经做得很好了。现在,你随时可以取代朕。”

闻言,年轻男子的身体摇晃了几下。抬起头,他看着凤鸣,眼中俱是惊慌不解:“父皇……”

凤鸣淡笑,不再就此深谈,转而问道:“你母后最近如何?”

“还是老样子。”年轻男子道,面上有几分不耐。

凤鸣摇头,轻声道:“以后,若是有空,你去多陪陪她吧!她虽然个性骄纵,但怎么说也是你的母后。身为儿子,你理应对她尽孝的。”

“是,儿臣知道了。”年轻男子道,只是声音里有几分不甘愿。

虽然不甘愿,不过凤鸣相信,只要自己吩咐下去了,他还是会老老实实的照自己的话去做的。

便又笑笑,挥挥手:“好了,你出去吧!朕累了。”

“父皇……”他叫他进来,只是为了说这些话么?年轻男子大为讶异,忍不住抬起头,低声叫着。

为什么,他心里忽的涌起一股不好的预感,仿佛父皇这话是在对他交代后事似的?

眼见凤鸣低下头,又拿起毛笔奋笔疾书,一点想要理睬他的样子也无,年轻男子摇摇头,只得恭敬稽首:“是。”便乖乖退下了。

吱呀——

细细的门响,年轻男子出去了。

凤鸣握着笔杆的大掌一顿,缓缓放下笔。

移过砚台将写好的纸张压好,他便站起身,走到书房的一角,搬出一只精致的小匣子,从随身的香囊里取出一把金钥匙,打开匣子上的金锁,然后从中取出一卷画卷。

慢慢展开画卷,一名年约二八的娇俏女子出现在他的眼前。

“知音,知音……”握着卷轴的手掌一抖,凤鸣轻声呼唤着,伸出手去,在女子的脸上轻轻摩挲,低声喃喃道,“知音,一转眼,二十年过去了。二十年,弹指一挥间,我浑浑噩噩的过来了,却不知道自己都做了些什么。二十年了,你还是如此美貌,我却早已两鬓斑白,垂垂老矣。现在,见到我,你肯定也认不出我来了吧。”

说着,呵呵自嘲一笑。

画中的女子抬眼望着渺远的天际,不知听到了他的话没有。

笑过了,忽觉悲从中来,脸上的笑意霎时消失不见,凤鸣收紧了五指,牢牢将画卷我在掌心,两行浊泪从眼角蜿蜒流下。

“知音,知音,当初我怎么会这么傻,为了一个江山,放弃了你?得到了江山,失去了你,我的人生又有什么意义?”

“在你倒在我的怀里的那一刹那,我便开始后悔了。那时候,我才知道,只去了你,那便是失去了所有。可是,我知道得太迟了!”

“知音,我后悔呀!这一悔,就悔了二十年。这二十年里,每每想起你,我都会拿出你的画像,和你说话。可是,你却从来没有理会过我。知音,你还在我的身边的,对不对?你说过你不会离开我的,对不对?”

“知音,知音……”

泪眼迷蒙,画像中的女子的容颜也在眼前渐渐变得模糊起来。

“知音,你说,现在,我抛下一切过去找你,你还会站在原地等我吗?”抬起头,将眼中的湿意吞回,凤鸣叹息着道。

“呵呵。”

隐约中,似乎有一声清脆如银铃的

小声在耳畔响起。心中一颤,凤鸣低头,居然发现画中的女子的嘴角似乎往上扬了扬,她脸上的笑意也开朗了许多,眉心里的清愁几乎看不见了。

“知音,是你吗?”心跳猛然加速,凤鸣难掩激动的低叫道。

画中的女子不语,依旧浅浅的笑着。

“知音,是你!是你!对不对?你还在等着我!你告诉我,你还在等着我,对不对?”握着卷轴的双手在大幅颤抖,凤鸣激动得大喊。

“知音,我听到你的话了!我去找你,我现在就去找你!你一定要等着我!等着我……”

第二日,清晨。

御书房的门被人轻轻推开,年轻的男子轻手轻脚的走进门来,跪倒在地,低声道:“父皇,该收拾行装,去上早朝了。”

穿着绣着五爪金龙的袍子,凤鸣端端正正的坐在几案后,面带微笑,双眼微合,一言不发。

年轻男子便又说了一遍:“父皇,该起来,上早朝了。”

凤鸣依旧无声,面带笑意。

偌大的御书房,寂静无声,只听得见他的声音在来回飘**,却不见凤鸣有任何回应。心里不由慌乱起来,年轻男子抬起头,看看凤鸣,加大音量叫道:“父皇?”

凤鸣依旧不语。

心里不好的预感更甚,年轻男子壮着胆子站起来,慢慢走到几案后,轻声叫道:“父皇?父皇——”

《帝王志·鸣帝传》

凤凰王朝三百二十五年,先皇崩,无子,鸣王凤鸣登基为帝,改国号为鸣音。正妻袭月,原为嫡出公主,身份尊贵,育有嫡子一名,显赫无双,立为皇后,未有意外。侧妃慕容氏,封为贵妃。

鸣音元年,定菊为国花,贵于牡丹。

鸣音二年,力排众议,除旧布新,推行改革。后三十年,国力蒸蒸日上,邻国莫能及也。

鸣音二十年,于梦中薨逝,神态安详。举国哀恸,送灵者不下万人。

鸣帝其人,丰神俊朗,一生只娶一后一妃,不以酒色误事,识忠辨奸,实乃千古明君。

人言,鸣帝勤政爱民,一如先皇。又有人言,鸣帝知人善用,较之先皇,治理天下更为精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