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伊朗一

伊朗的近现代历史也许因伊朗是亚洲的雅利安人国家,两次世界大战中,它都与德国站在一起。

但两次都因站错队而遭不幸:

第一次大战后,卡扎尔王朝被英国给废了。

第二次大战中,伊朗又因为支持德国,遭到英国和苏联的联合入侵,付出惨重代价。

被英国扶上台的亲德王朝于1925年由英国支持的伊朗军官礼萨-汗上台。

1926年,礼萨-汗建立了巴列维王朝。

这位礼萨-汗,是伊朗近代史上的一位英雄人物,是伊朗的凯末尔。

礼萨-汗首先废除领事裁判权,并实行关税自主。

其次,镇压部落的分离活动,巩固中央集权。

其三,大力发展经济,开设银行,修建公路和铁路。

第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礼萨-汗大力推动非***化和世俗化运动,打击***宗教势力,使伊朗尽快融入现代西方社会。

在诸大国中,和伊朗关系最好的莫过于雅利安兄弟之邦德国。在伊朗近代史上,伊朗屡遭英俄侵略,只有德国一直在帮伊朗。

被英国扶上台的礼萨汗未吸取亲德教训,再次与德国热乎起来。

1930年代,希特勒执掌德国,宣称德伊两国人民同属雅利安民族,要团结起来,共同对抗英俄。

德伊两国关系因而更加密切,德国派出近5000工程技术人员赴伊朗工作。

伊朗军队全副德式装备。

伊朗的大学由德国教师管理。

德国盟邦意大利帮伊朗建立了海军。

当时,大批伊朗留学生赴德留学,德国占伊朗外贸额的第一位,两国关系可见一斑。

1939年,二战爆发,礼萨汗宣布伊朗中立。

1941年,伊拉克建立了亲德政权,英印军队迅速作出反应,登陆伊拉克,占领巴格达,推翻亲德政府。

礼萨汗虽非德国的正式盟友,但谁都清楚其亲德倾向。

下一步,英国就要收拾伊朗了。

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东线战争爆发后,英国首相邱吉尔,立即向莫斯科递去橄榄枝。

英苏达成共同对德的协议之一就是逼迫礼萨汗驱逐在伊朗的德国人,因为伊朗可以成为英国向苏俄运输军火和药品的重要通道。

礼萨汗顶住英苏压力,拒绝了他们的要求,立即招来了两国联合入侵。

1941年8月,英苏两国分别从南北两个方向夹攻伊朗,两军不到一个月即会师,向礼萨汗发出最后通牒,逼他交出所有在伊德国人,并关闭德国及其盟国的大使馆。

礼萨汗对德国人表现出了足够的忠诚,大军兵临城下,礼萨汗不甘屈服流亡海外。

行前,他装了一小包伊朗国土带在身上,65岁时他死于南非。

礼萨汗临走前,把王位传于其子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当时他还只是个20岁出头的年轻人。

英苏联军1941年9月17日进入德黑兰,逮捕了那里包括外交官在内的所有德国人,其中一半被俄国抓到西伯利亚,大多惨死。

另一半被英国流放澳大利亚。

被盟友瓜分占领的国家1942年初,伊朗接受了《三国同盟条约》,事实上这个新盟友被英俄瓜分了。

英国人在其占领的南方,支持部落势力,对抗中央政府。

苏联则在其占领的北方,扶植了人民党。

1943年9月,巴列维国王对德宣战,伊朗成为同盟国阵营中的一员。

1943年底,美俄英三国首脑于德黑兰召开会议,签署了著名的《德黑兰宣言》,而美英援苏武器,源源不断地经伊朗运往苏联。

二战结束后,美国人立即撤出伊朗,最后英军也撤出了伊朗,而苏军不但不撤,反而在伊朗的阿塞拜疆地区和库尔德地区建立了两个傀儡政权。

巴列维一面向美国求援,一边派兵与傀儡政权作战,杜鲁门也向斯大林发出强硬的警告。

斯大林权衡利弊,终于在1946年5月令苏军撤出伊朗。

“石油,10%是经济,90%是政治。”英国剑桥能源研究协会董事长丹尼尔-耶金曾这样感慨道。

在他看来,石油和国家之间复杂的关系是其他所有大宗原材料都无法比拟的,石油背后总能找到国家的影子。

英国石油公司在伊朗的开始完全归功于一名叫威廉-诺克斯-达西的商人的成功投资,以及一名叫乔治-伯纳德-雷诺兹的地质学家的坚持。

早在1900年,达西开始资助一组探险队在伊朗的石油勘探,并且在1901年开始与波斯沙阿--这是对波斯古代君主的称谓穆扎法尔丁-沙进行谈判。

最终,这位昏庸的波斯君王用两万英镑的代价,向达西出售了60年对波斯120万平方公里国土的石油勘探经营权,这几乎涵盖波斯大部分国土,但北方五省除外,因为当时这里是沙俄帝国的势力范畴,波斯可从日后的石油收益中获取16%的利润。

尽管现在看来有些荒诞,但对于当时穆扎法尔丁这位极其喜好游历欧洲,但又受困于国库空虚的君主而言,他只是用国家资产进行套现,相比他出售涉及主权的海关权而言,这再正常不过了。

何况,这位君主当时囊中羞涩,而且又急需赴欧看病,他甚至曾因首府大臣向沙俄举债不成,而轻易将其撤换。

穆扎法尔丁国王匆匆的决定,却铸成伊朗长达半个世纪的隐患。

这位不得人心的国王在伊朗爆发立宪革命后,被赶下了台,结束了其对伊朗长达十二年的统治。

拿到专营权后,达西聘请了雷诺兹,前往伊朗沙漠探寻石油的踪迹。在天花泛滥、兵匪横行、饮水匮乏、气温常常高达50摄氏度的条件下,雷诺兹和其勘探队在沙漠中辗转了近八年。

达西同样也倾其所有,几乎到了破产的边缘,其间达西被迫将其大部分股份转卖给格拉斯哥基集团旗下的伯马石油公司来缓解资金压力,但依然无济于事。

到了1908年初夏,勘探已经花费了50万英镑,达西和伯马石油公司一致决定停止勘探工作。

1908年5月初,波斯沙漠中的雷诺兹收到了电报,达西命令其撤离,原因是钱已经花完了。

但是倔强的雷诺兹不忍放弃此前无数的努力,拖延执行这道撤离令,并在5月26日,成功地在南部苏莱曼清真寺附近360米深处发现了一口油井。至此,英波石油公司便随着这口油井的石油一起诞生了。

最初的几年间,伊朗南部油田的发现并没有立即为公司带来滚滚财源,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事情才有了改观。

1913年,英国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正在为即将爆发的战争做准备,他为英国海军制定了一个三年扩张计划,试图将以燃煤为动力的皇家海军舰只换成石油燃料。

为了摆脱当时对美国标准石油公司以及荷兰壳牌石油公司的依赖,以便在战争中掌控最大的主动权,丘吉尔将目光注视到了刚刚成立不久的英波石油公司身上。

经过双方接洽商议后,双方决定签署有效期长达20年的合约,英波公司为英国海军提供源源不断的石油,而英国政府为英波公司注入新的资本用于扩大生产。

事实上,此时英国政府已经实际获得了英波石油公司,公司的命运和国家紧紧地捆绑到了一起。

英波石油公司不仅为英国提供了石油,同时也成为英国对伊朗实施控制的工具。

当时它和拥有治外法权的印欧电报局以及拥有独家货币发行权的波斯帝国银行控制着伊朗的经济命脉。

英波石油公司和英国政府结盟后,在伊朗的地位更加稳固。同时,由于英波石油公司对英国越来越重要,伊朗在英国海外利益版图中的份量也随之加码。

如果说自1814年,英国趁火打劫(俄法战争)介入伊朗事务,并且和伊朗签署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德黑兰条约》起,伊朗对于英国无非是遏制沙俄,拱卫印度次大陆的屏障。

那么随着英波石油公司的大规模生产,伊朗已经成关乎英国能源安全重要战略要地。

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在伊朗的兵力部署已经说明了一切。

1914年,奥斯曼帝国向盘踞在伊朗境内的俄军开战,为了保证英国在胡泽斯坦南部的油田利益,英国派兵介入这场战争,并且专门派出了一个整编旅对油田进行保护,也确保石油生产。

随着1917年,沙俄爆发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沙俄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更退出了其传统势力范围——伊朗,英国便顺势接手了整个伊朗。

但是好景不长,由于恺加王朝的腐朽以及新生苏联的革命辐射,伊朗各地抗议示威,甚至叛乱不断。

为了保证石油生产,英国迫切希望加大对伊朗的干预和控制。

为此,英国在1919年,通过贿赂伊朗谈判官员,迫使伊朗签署了完全丧失独立国家地位的《英波条约》,从而全面控制了伊朗的军队、财政、交通系统及通信网络。

但英国的过多介入,并没有使得局势好转,反而进一步恶化,同时使得伊朗民众和当局对英国产生更深的反英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