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好处
强明见笑言3次运输就是3个转折点:从不配合到高涨再到现在的顺利。
“预计6月10日前就会完成任务,此次移民物资运输,我们得到了了500万元的费用,有力地补充了我们的流动资金。”
他接着补充道,未来六个月里,金三角地区登记的7.38万人将分散安置在机场特区的194个安置点里,并要在这些地方建立合并的镇级行政单位,在特区范围25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座以机场为核心的现代化大都市将拔地而起。
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是,现在我们几年前见到的名字已经不存在了,文化的作用真是太惊人了。
郑家庆望着不时驶过的卡车,阳光下稻田金黄一片,卡车驶来的西北方向是他生活了52年的家乡──庙湾村,和他一样,村里有41户171人搬迁到新家,迁入新居惹人羡慕清一色的白牆红瓦、硬化过的路面、一排排新芽初萌的意杨……与原来土气破旧的只能称为窝棚的家相比,郑家庆的新房子漂亮得让所有的山地原住民有些嫉妒。
为了搬得来,机场特区政府在选址建房上煞费苦心。
首先通过安置区、特区政府组织移民代表考察,移民对安置点规划布局进行确认,要对房型、建房面积和楼层进行确认。
同时建房实行双委托,即移民户主与辉煌建设公司签订委托建房合同,辉煌建设公司与特区政府签订委托建房合同,最后由特区政府统一负责移民住房建设。
在安置点设镇之一的石花镇凉水井村,两排整齐划一的崭新楼房格外引人注目,一色的白牆灰瓦两层楼,一样的飞檐高耸的马头牆,水泥路到门口,自来水引进门,每户门前还有当地镇政府出资修建的草坪和小栅栏,这里将接收来自原来凉水村外迁移民21户84人。
据特区行政长官助理之一的任安强介绍,建移民房招标时,规定每平方米价格520元,政府集中採购门、瓦等材料以降低成本,郑家庆在选房时只要了一层的楼房,4万多元,政府的补偿金略有剩馀,而黄朝海选的是一幢两层小楼,堪称豪华。
他介绍说,200平方米的房子,建房、装修及傢具等花了18万元,政府补贴近5万元,当然原来的土地地契换成政府的名字。
黄朝海按照每人1.5亩的安置政策,家里4口人分了6亩耕地,一起搬来的171人里有很多回到机场打工,他就把地租下,共160亩准备机械化种甘蔗和玉米,预计年纯收入5万多元。
48岁的张永隆一家五口移民到凉水井村,两个女儿正读高中,儿子在机场打工,他原来在平整好的土地上种植甘蔗,每年有5万多元的收入,特区政府按每亩6000元的价格一次性补偿了12万元。
问及未来的生活,他摇摇头,还没有想好。
对于将来,郑家庆也没有回答,儿子到机场打工,女儿出嫁没有跟来,他和老伴在6亩地上种植了玉米,但种惯了甘蔗不太习惯这里的土地和玉米,他说,很多老乡过几天就要回老家收割最后一次甘蔗,而他因为3月就迁出,恐怕9月甘蔗成熟时是没有收成了。
任安强表示,前几年经过平山造地,种植业满足基本温饱已经没问题,但确实富不了,本地人平均只有8分地,外出打工比较多,留守农村的以养殖鸡、羊为主,而移民多以种植甘蔗为主,搬迁到此地后主要种植水稻和玉米,种植技术发生改变,特区政府将派出技术人员对移民进行培训。
任安强说,年轻人培训、转产、转岗,这里的企业可优先安排,同时将进一步弄清楚移民结构,有针对性的进行分类培训。
移民搬迁时,特区政府出面,设午宴欢迎移民到来,原来的三个镇政府组织当地群众安排晚餐,迎接移民入户,镇、村行政人员组建对口帮扶工作队,一名工作队员联系包保一户移民,主要负责包移民户搬迁行李的搬运、包当天的饮食起居、包解决移民迁入后的生产生活困难、包移民的安全及稳定。
在不断的协调中,外迁移民安置点由原初设的510个优化调整为24个,移民官员称,宏观杂居、微观聚居的移民安置,既有利于移民融入安置地,又为故土难离的他们形成邻居还是那些邻居的风俗人情缓冲带。
按照移民登记名单,即将移民此地的25万人人均仅有耕地仅0.7亩。
同时,生态移民补助资金偏低,按目前的物价水平测算,建100平方米左右的砖溷结构房,至少要3.5万元,扣除特区政府补助,还缺少2.3万元,需要移民的农户大多家庭条件差,经济拮据,筹措2万多元十分困难。
这里的自然生态体系、生产生活体系均需重构,现有耕地12.46万亩,人地矛盾将更加突出,规划公路总长1826公里,桥樑25座,内河码头12座,交通运输体系也是一个很重的任务。
在一定时期内,移民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的问题将十分突出。
南洋大学教授伍新木在国内指出,作为海外华人特区应该和国内公民享有同样的权力,优先发展和限制发展区域的居民都有平等的发展权,剥夺了这些地方的平等发展权,就必须安排适当的均衡利益补偿机制,这种机制不是谁的关怀、政府的恩赐,应是制度化的具有持续性,而非一次性,譬如此次移民补偿就是一次性的,远未达到致富目的。
他表示,从宏观利益出发需要功能分区,规定各地的不同发展方面,譬如这个特区就必须限制一些产业的发展,但功能分区制度构架一定要有对等的补偿机制。例如定期、可持续的财政转移支付,成立专项救助基金,适应生态条件的产业发展制度等等。
背上锅碗瓢盆,怀揣新房钥匙,23日,大兰村的1646名村民告别世居的山区,搬进了新建镇里的小区,有的还在城里有了工作、有了社保,这也意味着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特区周边,首次实现了大规模的生态移民。
大兰村所在地是一个平坝与山区兼有的地区,全地区40%左右的幅员面积为山区或深丘,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山区6000多山民仍然面临出行难、饮水难、就医难、上学难等诸多难题,而部分农村更是距新建的万兴镇30公里左右,山区群众不仅出行艰难,而且由于缺水,附加值较高的果类种植业也难以得到较好发展,群众增收乏力。
1983年,按照现行试点、分批实施、逐步到位的原则,大兰村的首批50户233人移民下山,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思路,充分发挥山民的主体作用,整合市场优质资源,转变山民生产生活方式,实施了大兰河银河生态移民实践。
据介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万兴镇政府制定了--万千山区农民生态移民规划,并对移民步骤和安居点位进行统一规划,运用市场机制引入企业,与市场公司共同组成运作主体,实施土地综合整理,实现山区、坝区土地资源整合。
同时,在坝区引入汽配工业园、物流商贸园、现代房地产等二三产业高端产业形式,促进移民就业,并对大兰山区进行生态恢复,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和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产业基地。
下山进镇的山区移民,不仅实现了从传统山民到城市居民的转变,还将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的彻底转变。
据介绍,当地政府健全了责任机制和帮扶机制,出台优惠政策,以促进移民就业。
目前,仅大兰村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生态移民劳动力842人中,就有678人实现就业,全部移民在城区的社区按15平方米/人免费分配了住房,仅住房一项人均固定资产累计已超过5万元。
当地政府还为符合条件的移民办理了城市社保,让每位移民能享有10平方米的兴业商铺分红权,并与镇民同样享受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全面提高移民综合素质。
万兴镇镇长陈茂禄说,按照城市化率达到90%以上的规划,他们有能力转移20万山民进镇安居兴业。
摘自《纪事报》海外同胞专题,特派记者司徒云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