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战争结局
南华空军除了对印度首都新德里的战术攻击外,主要是空袭印度在的加尔各答和孟买等地的印度最大的空军、海军军事基地。
南华联邦的战略是攻占这两个主要的地区,夺取印军事基地,控制印度洋与东南亚之间的海上交通线,为彻底瘫痪印度创造条件。
南华联邦作战计划以驻苏门答腊军区的航空部队实施航空火力突击,消灭孟买这一地区印军航空兵主力,夺取制空权。
同时,海军陆战队一个旅在海军两栖攻击编队的支援下在印度东部多点登陆并占领机场,航空兵适时前移,以保障陆军主力在孟买登陆并占领它。
在印度西部海域由两支航母编队和一支两栖登陆编队负责,随后东西对进彻底消灭印度整个南部军区的部队。
南华联邦参加这次战役的兵力有
第3,4,5海军陆战旅,司令官为王胜天上将,,第4海军陆战旅为总预备队。
海军战役联合攻击编队,司令为高望上将。
空军第2,5,6飞行集群,司令为冰英良上将。
陆军第1,2,9,10装甲旅,司令为袁天光上将以及约100艘运输船和辅助船只。
在印度东西两个方向的印度军队计有23万人,卡拉雷斯-加斯上将任司令,270多架飞机,其中可作战的242架。
印度的印度洲舰队,司令为哈特-辛格上将,主要类型的战斗舰艇45艘,其中一个航母编队,他们将协同印度陆军和岸防部队作战。
战役开始时,南华联邦航空兵对印军机场和各海军基地实施突然袭击,于12月8—9日摧毁了印军在陆地上的一半重型轰炸机和三分之一以上的战斗机,为登陆作战创造了条件。
但印度的印度洲舰队的基本兵力驻南部基地得以幸免。
同日,南华军一部攻占印度的所有外围群岛。
南华军夺取了制空权后,乘印度东部加尔各答地区几乎没有印度舰队之机,派先遣部队第3海军陆战旅共约4000人自12月10日起开始分别在维甘镇登陆并占领附近机场。
12日,第10装甲旅在印度南部的黎牙镇的小港口登陆,占领附近机场并进一步扩大战果。
自11日起,南华联邦第5飞行集群逐渐转移到印度东部已占机场,掩护地面部队登陆和发展进攻。
17日,印军东部空军仅剩的17架战机撤到印度西部机场,从此,南华军完全掌握印度东部的制海,制空权。
22日,南华军第10装甲旅主力在印度东海岸全部成功登陆。
24日,南华军第1装甲旅在印度东南部全部登陆,至此,登陆南华军在印度东面形成东西夹击印度南方军区、围歼印军南方军区主力的有利态势。
26日,印度守军奉命撤往加尔各答城市预设阵地准备长期抵抗。
南华联邦在印度东部的战役的主要目的业已达到。
10月19日,南华军开始进攻印度西部海岸主要的港口孟买,遭印军顽强抗击。
月底,南华军海军陆战队第5旅因伤亡严重丧失攻击力,被迫转入停滞状态,西部战局一度陷入胶着状态。
11月中旬,南华军得到预备队第4海军陆战旅增援后实力增强,并以更猛烈的航空兵和炮兵轰击印军阵地。
12月3日,南华军以第4海军陆战旅和随后赶到的第2装甲旅为主力对这一地区再次发起进攻,双方在海陆空展开殊死战斗。
印军既无援兵又缺补给,在南华军猛烈攻击下,孟买及附近地区守军7.5万人于10月9日投降。
12月 5日南华部队在炮火掩护下分左右两路登陆完毕,对100公里外的印度加尔要塞发起攻击,1.5万名印军依托坑道工事抗击,并组织敢死队展开偷袭战。
12月16日,南华军后续部队投入战斗,司令官温赖少将率印军余部投降。
12月7日,南华军完全占领整个孟买邦。
12月 10日,驻山区的印军投降。
12月18日,驻这一地区的印军停止抵抗。
至此,南华军控制孟买邦全境。
此战,是南华海陆空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实施的攻占众多群岛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它再一次证明了夺取制空权和制海权对于登陆兵上陆的成功具有决定性意义。
登陆兵先遣支队迅速夺取敌基地和机场以及南华航空兵转场至这些基地和机场,对保障主力顺利上陆和继续作战起了促进作用。
作战中,南华军死伤约6000多人,损失飞机80余架、舰船4艘。
击毁印军飞机250余架、各型作战舰艇8艘、商船26艘。
印军士兵死亡25000多人,负伤5000人,110000人被俘虏,其中包括印军多名将军。
印度工业中心和海港的丧失使印军在印度洋的战略态势急剧恶化。
南华军凭借海空优势,采取集中兵力、两翼突破战术给印军以毁灭性打击。
南华军占领印度的最重要工业,商业城市和港口使印度的战略态势进一步恶化,这样印度的海上交通线被切断,其战略原料只有本土供应。
与南华两个航母编队对阵的是由赖特少将所指挥的印度印度洋舰队,这只主要由以一个航母编队为主混编而成的部队。
在南华海军看来,这支舰队训练不良,装备更差。
战斗持续到第二天,南华军就像平时演习一样,非常轻松地向印度的印度洋舰队快速进攻,岸上的印军车辆从四面八方退往后方。
从孟买港口出城的三条公路上挤满了卡车、推着大炮的牵引车、装载着枪炮的卡车以及小轿车、牛车等。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南华方面竟没有在此时出动他的航母上的舰载机,来打击地面这一股庞大的后撤洪流。
显然,南华没军打算为控制这座城市进行战斗,原来的作战计划也是将这个城市交给印度发对派。
此时,南华联邦的指挥官好像忽视了运用空中优势摧毁城市北面两处重要的桥梁,这两座桥是向印度中部腹地撤军的咽喉要道,只要南华军在桥上扔两颗炸弹,就可将后撤部队的道路切断。
就像欧洲战场,站在敦刻尔克的德国人没有对正在候车的英法军队发起致命一击一样,南华军队也没有利用空中优势来加强进攻,没有袭击在唯一的两座公路桥上拥挤的车辆和士兵,也没有摧毁桥梁。
局部战争结束了,匆匆赶来的英国已经七十六岁高龄的克里特勋爵临走对印度首席谈判代表梅农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很遗憾。但我要说的是,只要你们不主动挑衅,我以我的名誉保证,南华联邦不会找你们的麻烦的。
翻翻世界历史,国家之间的领土争端很难用非军事手段解决,何况,所谓争议地区根本就是要争议的,到底是是属于谁还不一定?
印度人放弃幻想吧,不靠强大的军力,不通过强硬的战争,领土是要不回来的。
如果现在我们还不够强大,不宜运用战争手段,那就将问题搁置,让有能力的下一代解决,或者等我们强大了再解决,千万不能进行这样注定我们要忍受屈辱的谈判。
梅农暗暗地下着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