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山湾村杀人案在市委副书记唐学强的亲自主持下,圆满的划上了句号。通过这个案件的审理,不仅仅让破坏中央“三农”政策的杀人者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更重要的是通过了唐学强的建议,还取缔了银池县农民头上的不合理收费项目23项,全市的农民也跟着银池县沾了光。

中央和省委对兰河市委在山湾村事件的处理,以及在减轻农民负担问题上表现出的积极性和热情,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兰河市、银池县通过《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全国媒体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宣传,先是莲蓬山西天雷音寺的宣传,接着又是对山湾村事件的宣传,如今的兰河市可以说是名扬天下了。

唐学强在山湾村事件处理上的当机立断、大智大勇,不但得到了媒体“冷面包公”的美誉,省市领导对他也是更加刮目相看了。

当然了,他付出的代价也是惨重的。他心爱的妻子柳倩倩,让他戴了顶尴尬的绿帽子。不仅如此,这顶绿帽子还给他埋下了栽大筋斗的隐患。

唐学强说服了陈云天、兰河市委班子的主要领导带着项目,来到了山湾村,接受了山湾村农民的朴素的宴请。临走时,山湾村及附近的农民约4千人围住了陈云天、唐学强及市委的三辆车、7位领导。王东山紧张了,要打电话调公安人员。

陈云天说:“没事儿,让唐副书记出面吧,他们一定是来送唐副书记的。”

果不其然,老百姓见唐学强出现了,唰唰唰全跪下了。

“唐书记,你让陈书记给我们讲几句话吧。”一农民代表对唐学强说。

“陈书记,讲几句吧。”

陈云天拉起了一位跪着的老人对村民们说:“乡亲们!大家都起来吧!你们起来了,我再说。”

众村民唰唰唰起来了,刹时间,尘土飞扬起来。

第九章火灾隐患

唐学强这时候还不知道妻子已经红杏出墙了,只知道夫妻之间以往那种如鱼得水的欢愉没有了,麻木和别扭多起来了;过去夫妻间语言、心灵的交流少了,碰碰磕磕莫名其妙的脾气多了。

院长抽着烟心里骂朱坤荣,他最见不得的就是这些个暴发户。你有什么可牛b的?老子手中有权,不给你签字,你这楼就盖不成!我让你跑,跑死你!让你知道一下什么叫权力。

梁平山按朱坤荣电话里说的那样,在农行里存入了十元钱。尔后,他打电话给朱坤荣,把存折的帐号告诉了他。朱坤荣告诉他:十分钟后,你的存折上就会有钱了。

梁平山虽是个木材贩子,但他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他之所以按朱坤荣说的办了,是因为朱坤荣有恩于他。那年修莲蓬山玉清寺(后改为雷音寺)时,外甥女田婷玉牵线搭桥,整个寺院扩建、装修用的木材,还有修建兰河市一中所用的木材,全是梁平山给供的。

就这两个工程,他狠狠地赚了一笔。细细算算,过去十年卖木材赚的钱,都没有这两次的多。为此,他很是感激包工头子朱坤荣。

为了报答朱坤荣,他从赚的钱中取出了16万元,准备送给朱坤荣。因为路途遥远,那天到兰河已经是晚上7点多钟了。外甥女田婷玉、包工头子朱坤荣在兰河市最高档、最豪华的一帆风顺大酒店里摆了一桌,给他接风洗尘。他有点受宠若惊,他小心翼翼地把16万元钱交到了朱坤荣的手里。

朱坤荣有点意外:“你这是干什么?”

梁平山直冲冲的说:“我们乡里人办事石锤锻磨——实打实!你让我赚了钱,我也拿出些来给你,作为报答。”

朱坤荣哈哈哈笑了:“来而无往非礼也。你这样做是对的。可你把对象瞅错了,那两个工程都是你外甥女给我揽的。这钱要给你外甥女才对!”

“小玉揽的?”梁平山吃惊不小:“小玉能揽上这大的工程?”

田婷玉刚要说话,被朱坤荣挡住了:“以前,小玉在市上一位领导家里当过保姆。”

“这我知道呀,还是我送她到陈书记家的。”梁平山插话道。

“她干的好呀!”朱坤荣不想让梁平山知道田婷玉和王东山的关系,这也是他答应过王东山的。他撒谎道:“小玉临上班时,陈书记问她,还有什么要求?她说我舅舅是卖木头的,帮我舅舅联系个要木头的地吧。陈书记这才把工程给了小玉。”

小玉急了,又要说话,被朱坤荣在桌子下踢了一脚,小玉不吭气儿了。

“真的?”梁平山惊讶地大张着嘴:“想不到,真想不到,我们的小玉还出息了。这钱该小玉花。”

朱坤荣取出6万交给了田婷玉,把剩下的退给了梁平山:“快装起来!”

田婷玉有点为难:“我咋能拿舅舅的钱呢?”

“对着哩!对着哩!”梁平山说:“就算是舅舅给你的,你买花衣裳吧。”

朱坤荣接上说:“拿着吧,你不是正上夜大学吗?就当是舅舅给你的学费。”

“上大学?”梁平山又惊叹不已:“这娃真出息了!”

“出息大了去了,她现在虽是街道办的办事员,可也是堂堂国家干部呀!”

梁平山不由地对外甥女田婷玉刮目相看了,真是人不可貌像、海水不可斗量啊!才多大个干部,就能帮上这么大的忙。如果做上大官,他这个舅舅还愁吃不上碗好饭吗?

一顿饭吃的太浪费了,一桌子菜剩下了那么多,这不是白白遭蹋粮食吗?临走时,梁平山心里这样说。

没有多久,莲蓬山玉清寺变成了雷音寺。修建雷音寺时,梁平山供木材赚的钱更多了。那才叫钱哪!上百万哪!他一辈子也赚不来那么多的钱。他给外甥女给了十万元,田婷玉装模作样推辞了一下就收下了。

从此,梁平山不那么辛辛苦苦去卖木材了。他用挣的钱买了农用汽车,买了各种农用机械,还盖了一院子一砖到顶、起脊挂瓦的房子。

他和一家人种着地,过着殷实富足的生活。

田婷玉来电话了,哪个单位要多少木材,他就送多少木材。赚的钱三七分,他七外甥女三。这样的买卖做起来顺心,从山里买来木材,送到兰河市的工地上,抛过运费净赚30%。田婷玉一个电话,前脚送下木材,后脚就能拿上钱。这样的买卖,保险又安全,何乐而不为?

俗话说,钱往鼓堆上刮哩,钱越有越来。这几年里梁平山感觉就是这样,他几乎不用出什么力,更不用费什么劲,那钱儿哗啦啦像水一样就淌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