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总理多次指出,要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造就一批杰出的教育家,而且强调由教育家来办教育。如何造就一批杰出教育家?除了进一步完善教师教育体系,实行免费师范生教育,鼓励优秀青年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外,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学习,在学校课堂上不断钻研,在学习中促进自己的发展,逐步成为成熟的优秀教师。
一名教师要成为成熟的优秀教师大致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职前培养阶段,即在学校学习教师专业知识和养成初步的教书育人的技能,这个阶段一般要用3~4年时间;第二个阶段是入职锻炼阶段,即进入教师队伍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向老教师学习,把理论应用于实践,不断钻研业务,提高业务能力,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这个阶段需要2~3年时间;第三个阶段是成熟的阶段,即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钻研,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总结经验教训,悟出教育的真谛,逐渐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成为一名成熟而优秀的教师,这个阶段需要3~5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如果教师长期从事教育工作,不仅有自己的教育风格,而且能够提炼自己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他就是一名教育家。
这其中,学习钻研是关键。除了国家和地方教育部门组织的进修培训以外,近几年来许多地方和学校成立的教师发展学校是一种很好的教师进修学习的形式。这种教师发展学校不是正规的教育培训机构,而是教师自己组织起来的,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学习理论,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在学习反思中总结经验教训,并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领悟教育的本真、提高业务能力的机构。
教育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说它是科学,是因为教育要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按照教育规律进行。说它是艺术,是因为每个学生都不一样,教育的环境时时变化,教师本身也有个性特点,因此,不能用一种模式、千篇一律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教育具有很大的灵活性,需要教师不断地创新。教师对教育要有点悟性,同时根据自身的特点,创造自己的教育风格。
教师的学习面要放得宽一些。教师学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提高教学专业水平的学习,掌握学科发展的前沿,了解学科发展的最新知识。我们常常讲“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实际上,更重要的是,除了给学生打好基础以外,还需要引导学生进入未知世界,启发他们去攀登知识的高峰。这就需要教师自己有渊博的专业知识。二是提高教书育人能力的学习,掌握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的理论和能力,不断改善教育方法。教师特别需要学习怎样与学生沟通,怎样处理好师生的关系。我认为这是当前教育实践中十分重要的问题。三是提高文化素养的学习。就像温家宝总理说的,学文科的要学点理科知识,学理科的要学点文科知识,提高素养,陶冶情操。只有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才有宽广的视野,才能领悟教育的本真、人生的价值,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教育家。
教师要不断学习,经常总结经验,最好把学习的心得和总结的经验用文字记录下来。写作的过程就是一个反思、学习的过程。用新的心得和经验与以前的心得和经验相比较,教师就会不断提高,就会凝练出自己的教育思想和风格。写出来的心得和经验在哪里发表?就可以在我们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中国教育学刊》上发表,当然也可以在其他杂志上发表。
《中国教育学刊》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创刊29年来,许多在本刊上发表文章的优秀教师成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如提倡爱的教育的霍懋征老师、创造情境教育的李吉林老师,等等。《中国教育学刊》也是一个园地,老师们可以在这块园地上发表自己的经验和意见,可以对当前教育界关心的热点问题开展广泛的讨论,百家争鸣,通过讨论繁荣学术,提高认识。
[1] 原载《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