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方老的最后一次公开讲话

9月5日,方和同志一行在叶子平等明珠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刚刚投入使用的新图书馆。

新图书馆是十六层的建筑,藏书上百万册,而且值得一提的就是在新图书馆中采用了计算机图书检索技术。

以往的图书管理方式,就是分类检索法,比如说在图书检索室内有很多大柜子,上面分门别类地有很多抽屉,按照社科、人文等等类别,以及各种小科目,在抽屉里面有很多图书卡,上面标明了书籍的书名、分类、简介等等。

大家都是先去这些柜子里面,找到自己需要查找的书籍卡片之后,将上面的检索号码给抄下来,然后再去交给图书馆的管理人员,然后找到这些书籍借阅。

现在有了计算机检索之后,只需要输入一些关键词,就能够很快地将符合条件的图书找到,当然要比去柜子里面查找海量的图书卡方便多了。

“这个有意思啊……”方和同志显然对这个计算机检索方式很感兴趣,就问道,“能不能帮我找一找《聊斋志异》?”

“请您稍等片刻,马上就好。”图书管理员看到方和同志的时候,也是非常激动,情绪不大稳定,在键盘上面输入的时候,一连打错了两次键。

很快地,电脑屏幕上面就出现了关于《聊斋志异》的信息。

“方老,我们馆内一共有七个版本的《聊斋志异》共有二十三套,我推荐您选这一套,这是最完整的也是改动最少的一套。”管理员很快就从屏幕上面指出了其中的一个版本,向方和同志介绍道。

“呵呵,我还没有办理借阅手续。”方和同志笑了起来。

“用我的借阅卡好了。”叶开在旁边儿就掏出了自己的借阅卡,递了过去。

“咦,你怎么有这边儿的借阅卡?”方和同志有些诧异。

其实不光是方和同志感到有些诧异,大家都觉得有点儿好奇。

按说叶开这种年纪的年轻人,很少会有时间坐得住的至于说他手上的借阅卡,更是一年多前就办好的,绝对不是临时办来讨好领导的那种。

“我现在还是在读的大学生啊。”叶开笑着回答道,“有借阅卡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事实上这边儿的藏书确实比较丰富,我经常过来借阅的。”

事实上今天计划好要来图书馆的时候,叶开就带上了借阅卡。

而方老要找《聊斋志异》这件事情也并没有脱离他的计划之外。

在叶开的印象当中,方老的夫人曾经说方老喜欢看写鬼的书,尤其是《聊斋志异》,说他不仅在京城的时候经常看《聊斋志异》,外出时还带《聊斋志异》,他还让工作人员把《聊斋志异》拆成活页,外出时带几篇,有空了就会看。

《聊斋志异》虽然是在谈鬼说狐但却很具思想价值,通过鬼狐不仅揭露了社会的黑暗,有的作品还阐释了许多寓意和哲理,比如方老最爱的《画皮》、《口技》、《驱怪》等,从中看出的是人生,看出的是哲理。

叶开更清楚的一点,就是《聊斋志异》手稿本卷三《驱怪》篇末,有“年史氏曰:黄狸黑狸得鼠者雄!”

狸,就是猫的意思,这句话翻译成白话就是,“不管黄猫黑猫,只要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从这里就可以看得出来,《聊斋志异》对于一代伟人的影响,这些哲理不仅影响了方老的思想,还通过他的实践影响了整个共和国。

他们家的藏书也很丰富,历史方面的,文学方面的外国文学方面的,还有许许多多外国历史、回忆录、传记、哲学等方面的书,当然,还有许多马列主义书籍。

总体而言方老的为人性格内向,沉稳寡言,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使他养成了临危不惧、遇喜不亢的作风,特别是在对待个人命运上相当达观。在逆境之中,他善于用乐观主义精神对待一切,并用一些实际的工作来调节生活,从不感到空虚和彷徨。

在他被下放的几年当中,通过不断的阅读和思考,使得他的思想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信念更加坚定。

这些,对于他复出不久即领导全国进行全面整顿,以及在之后制定新时期路线方针政策,都产生了直接影响。

“喜欢看书是好事儿,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培养思考能力,年轻人要多读书,老年人也要多读书。”方老说道。

不多时,图书管理员就把一套《聊斋志异》给取过来了。

叶开接过了书,让方老看看。

方老随手翻了翻,就笑着说道,“眼睛不行了,回去让他们给我念念听。

说着就将书递给了旁边儿的随行人员,大家继续往前走。叶开提议大家去看看电子阅览室,并且收起了自己的借阅卡。

现在的借阅卡都是磁卡,不需要向以前那样,把借阅卡押在图书馆里面,直到将书籍还回去之后,才能够将借阅卡给收回来。

“电子阅览室?”方和同志显然对于这个东西也比较感兴趣。

明珠市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还是在叶开的强烈建议下,认真搞起来的。

对于一些已经不需要考虑著作权的书籍,比如说四大名著,还有很多古籍,叶开认为应该数字化之后,面向普通民众,所以图书馆就开始动用了很多人力物力,发动了很多学生进行录入,现在已经完成了数千册古籍的录入。

“数字化的图书,以后的生存空间会非常广阔,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这些书籍的内容。”叶开向众人描述了一下数字图书的前景。

不过众人听了之后,还是觉得有些遥不可及了,毕竟一张小小的软盘虽然能够存储数十万字,可是真要把一座图书馆的内容搬回家,真不是那么轻松的,你总不能利用几十万张上百万张的软盘吧?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是非常快的,估计十年之后,这个问题就能够初步解决,而在二十年之后,所有的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了,我们的阅读方式也会有很大的变化,比如说通过便携式的阅读终端,比如说通过手机,比如说通过网络共享的方式等等,这些都是可以办到的。”叶开随口描述了一下未来的发展趋势。

“听起来很好,不过我是等不到那一天了。”方老笑了笑道,“你们都是幸福的一代人,以后的机会很多。”

他这么一说,大家都不好接话了,只是叶子平说了一句,“方老身体好得很,长命百岁。”

“在这短短的十几年内,我们国家发展得这么快,使人民高兴,世界瞩目,这就足以证明三中全会以来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谁想变也变不了。说过去说过来,就是一句话,坚持这个路线x方针、政策不变。”方和同志似乎是有所感触,就说道,“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立的章程并不少,而且是全方位的。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方针和政策,而且有准确的表述语言。”

“这次的八中全会就开得银好,肯定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料不宪”

“一变就人心不安,人们就会说中央的政策变了。农村改革初期,皖省出了个傻子瓜子问题。当时许多人不舒服,说他赚了一百万,主张动他。”

“我说不能动,一动人们就会说政策变了,得不偿失。”

“象这一类的问题还有不少,如果处理不当,就很容易动摇我们的方针,影响改革的全局。城乡改革的基本政策,一定要长期保持稳定。”

“当然,随着实践的发展,该完善的完善,该修补的修补,但总的要坚定不移。即使没有新的主意也可以,就是不要变,不要使人们感到政策变了。”

“有了这一条,国家就大有希望。”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

“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不冒点风险,办什么事情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万无一失,谁敢说这样的话?”

“一开始就自以为是,认为百分之百正确,没那么回事,我就从来没有那么认为。”

“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

“恐怕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手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大家都围在方老的身边,很认真地听他讲话。

叶开的心里面也很感慨,因为他最清楚,如果没有其他的重大变化,这大概就是方老最后一次在公开场合发表这么多的重要言论了。

功成身退,老人不可能再做更多的干涉了,新的领导层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慢慢地成长起来,这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