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章 投降

所谓的曼哈顿工程其实就是美国陆军部研制原子弹计划,1939年初,德国化学家o.哈恩和物理化学家f.斯特拉斯曼发表了铀原子核裂变现象的论文。几个星期内,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验证了这一发现,并进一步提出有可能创造这种裂变反应自持进行的条件,从而开辟了利用这一新能源为人类创造财富的广阔前景。

但是,同历史上许多科学技术新发现一样,核能的开发也被首先用于军事目的,即制造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其进程受到当时社会与政治条件的影响和制约。而德国早在1937年2月就开始执行了“铀计划”,目的就是为了制造出原子弹。

由于希特勒对欧洲悍然发动了侵略战争,致使欧洲以物理学家j.-f.约里奥-居里为首的大批科学家被迫移居国外,这些人主要是移居到了美国。在美国,从欧洲迁来的匈牙利物理学家齐拉德.莱奥首先考虑到,一旦法西斯德国掌握原子弹技术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经齐拉德.莱奥和另几位从欧洲移居美国的科学家奔走推动,于1939年8月由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写信给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研制原子弹,这才引起美国政府的注意。

但由于美国政府对此并不是很感兴趣,开始只拨给6000美元的经费,直到日本袭击珍珠港后,才扩大规模,到1942年8月发展成代号为“曼哈顿工程区”的庞大计划。直接动用的人力约60万人,投资20多亿美元。

为了先于纳粹德国制造出原子弹,曼哈顿工程集中了当时除纳粹德国外西方国家最优秀的核科学家,动员了10万多人参加这一工程。

按照原来历史的发展,曼哈顿工程历时3年,耗资20亿美元,终于于1945年7月16日成功地进行了世界上 第 704 章 省燃料及飞机,日本已经决定不拦截小飞机编队。

不过雷达操作员却致电防空炮台。要求他们进入警备状态,一旦敌机进入东京市区,防空部队立即开炮还击。

由于解除了防空警报。所以地面上的日本民众并没有在意。因为从广播中得知这次仅仅只有三架敌军战机,而己方的防空部队已经就位,相必很快就会将敌人击落或者是赶走。因此,东京市区几乎所有的市民都在正常工作。

9点50分33秒,那架装载着原子弹的美机上的视准仪对准了日本京都守备司令部以及附近的日本军营,自动投弹装置被启动了。60秒种后。原子弹从打开的舱门落入空中。这时飞机作了一个155°的转弯,俯冲下来;一瞬间,飞行高度下降了300多米。这样做是为了尽量远离爆炸地点。

45秒种后,原子弹在离地600米空中爆炸,立即发出令人眼花目眩的强烈的白色闪光。东京中心上空随即发生震耳欲聋的大爆炸。顷刻之间,城市突然卷起巨大的蘑菇状烟云。接着便竖起几百根火柱,东京马上沦为焦热的火海。

由于侧风的缘故,原子弹偏离瞄准点守备司令部500米左右,在日本陆军大学上空600米处引爆。它的爆炸当量为16000吨tnt炸药。总破坏半径约1.6公里,11平方公里内发生火灾。约有12平方公里的市区被摧毁,东京一半左右的建筑物遭到毁灭性打击。

原子弹爆炸产生的强烈光波,使成千上万人双目失明;10亿度的高温,把一切都化为灰烬;冲击波形成的狂风,又把所有的建筑物摧毁殆尽。处在爆心极点影响下的人和物,象原子分离那样分崩离析。离中心远一点的地方,可以看到在一霎那间被烧毁的男人和女人及儿童的残骸。更远一些的地方,有些人虽侥幸还活着,但不是被严重烧伤,就是双目被烧成两个窟窿。在16公里以外的地方,人们仍然可以感到闷热的气流。由于东京人口密集,所以此次爆炸造成近10万人直接死亡,另外还有近10万人在原子弹爆炸及产生的暴风受伤。

在原子弹爆炸后不到两个小时,中美英苏四国政府再次发表声明,督促日本政府立即无条件投降,否则将会受到更加严厉的打击。

但是,东京的悲剧并未使日本立即同意接受盟国的最后通牒,也没有无条件投降。日本政府和大本营竭力掩盖东京事实真相,对外宣称是有一枚陨石陨落在东京市。

日本情报机关认为美国并没有太多的原料制造原子弹,并认为美军只有一颗原子弹,所以他们拒绝无条件投降。

1944年8月17日,美军又在日本长崎和广岛各投下一原子弹。两大城市一天内便有15万人丧生,另外还有5万人在随后的3天中死亡。

17日下午,盟国再次发表督促日本政府,立即无条件投降,否则横滨和小仓将会是成为下一个打击目标,盟军给日本政府3天的时间,3天后日本政府如无明确答复,盟军将会对日本进行核打击的同时,进行登陆作战。

1944年8月22日,日本天皇发布投降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