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祭舜

拔贡山下,祭祀的台子搭了起来。

四面八方的人早早来到这里,寂静的山野少见的热闹。

红的横幅红的对联红的绸带,这些耀眼的红,连同青山野岭遍地开满的红杜鹃,在热闹中更增添了许多的喜庆和热烈。除了清明鸟的叫声,更多的鸟雀也聚了拢来,在远山近处比了赛似地鸣唱,给热闹的山岭多了一些欢乐。

祭台的中央,三牲五谷诸多祭品早已摆上,铜香炉里檀香的味道随烟雾弥漫出来,烛台上大红的蜡烛火焰如炬,香案上硕大的高香飘着袅袅青烟,铁皮做的灰炉里纸钱在燃烧。祭台的两边,两大班鼓乐师正在调试各自的乐器,龙狮队里的那些彪壮后生正在调皮地蹬腿踢脚,展示自己不一般的好身手。

祭舜帝大典开始,鸣炮九响,鸣金锣五响,击鼓五通,人们静穆肃立,向拔贡山三鞠躬。在一片庄严的气氛中,主祭人吴盖草走上祭台面向大山恭读祭文:

时维西元贰零零柒年二月十八日岁在丁亥清明,香草溪子民吴盖草领四方众乡亲,谨以香火牲礼之仪拜祭于拔贡山下湘妃庙前,为帝舜有虞氏及湘妃夫人而奠以文告曰:

清明时节,思祖心切;道德始祖,唯我舜爷。泽被万世,奠立基业。德冠古今,辉争日月!推崇教化,泽被荆蛮。广施德政,宇内平晏。革故鼎新,励精图变。禅让大禹,公心明鉴。百岁南巡,九嶷寝安。皇英悲恸,千里奔丧,感天动地,竹染泪斑。夫君为民,鞠躬尽瘁;湘妃贤良,忠贞不渝。千秋酹奠,万民仰瞻。呜呼!开道德文明之先河,润千古后世之人寰。唯祈帝舜,佑我神州,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唯祈湘妃,佑我山民,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往日默念,今朝叩阶;以膝跪地,以手加额;灵其必知,来歆来格!伏维尚飨!

读毕祭文,吴盖草将帛书置于香炉中焚烧。

鼓乐高奏,鞭炮炸响。各队代表依次叩拜,敬酒敬香,焚烧纸钱……随后,龙狮腾跃起舞,金龙银龙盘旋而行。在欢快的唢呐声中,两条龙以摆尾、游龙、戏珠等栩栩如生的表演,渐舞渐进,盘旋迂回。舞狮队更不示弱,在铿锵激越的锣鼓声中,数个雄狮踩着鼓点,腾跃上阵。一时间,龙狮共舞,鞭炮声、呐喊声不绝于耳,场面火爆热烈,拔贡山下成了一片欢腾的海洋……

程似锦也来到了祭祀现场。他按照卢阿婆的指引,恭恭敬敬地在祭台前三叩九拜,敬香化纸,感谢圣灵给了他新的生命。

喧嚣声和纸烛的味道让程似锦觉得头昏脑胀,他回到屋里,一场久违的乡村宴席正在紧张地筹办着。

晒场边沿,一溜地排着四五个大树蔸砧板,四五条汉子左右开弓,操着两把大刀在那剁着肉馅。炖肉、米粉肉、肉丸、酿豆腐都是筵席的重头菜,猪肉的需求量最大。所以,剁肉馅是整个宴席中占时间最多的。十来个个妇女或蹲或站着,有的在给鸡鸭褪毛,有的在清理一些芹菜大蒜,有的洗刷碗筷……她们手上不停,嘴上也没闲着,说笑声,刀子和砧板发出的有韵律的声音,泼水的、洗刷的,热闹得整个寨子跟过年一样……

蒸饭的香味从寨子里飘出来的时候,祭祀的人大多也从拔贡山回了来。一些惯于动手的人丝毫没有休息,又七手八脚地投入到整治酒席的工作中去。

大块大块的炖肉从锅里取出来,切成块再回锅热炒,淋上酱油加上香葱,那勾人的香味就更浓了。紧接着,煎酿豆腐的味道、炖鸡汤的味道、油炸豆腐的味道……全都一浪接一浪地涌入鼻孔。那些嘴馋的小孩最喜欢在这个时候去厨房里讨一点奖赏,但更多的时候都会被大人轰出来——“出去出去!小孩子眼火旺,手不干净,得罪了神灵,下了雪霜,饭菜都煮不熟,要熟也会把菜烧糊的!”

吴盖草回来,第一个就是走进邓百顺家,去看程似锦。他看见程似锦躺在**,问他怎么啦?程似锦说,没什么,就是头有点晕。吴盖草说,头晕不要紧,等吃了中饭叫卢阿婆给你按按头筋就好了。盖草说也可能是饿了吧,他告诉程似锦,等会开席了,要他跟自己坐一桌。

邓百顺走进屋的时候,吸着鼻子说,好香的米粉肉味道啊。他吞了吞口水,说宴席要开场了。吴盖草出来,翕动鼻羽,还真闻到了一股荷叶的清香。他说,米粉肉上油了,快开桌了。他问百顺坐哪一席。百顺告诉他,他要跟鼓乐师坐一席。吴盖草笑他是不是喉咙痒,要过吹唢呐的瘾了?百顺笑了笑,说自己好久没开喉咙了,借了清明酒要润一润。百顺问盖草坐哪里?盖草说,他要陪远来的根普阿公,他想请教打长鼓跳九州的一些问题。盖草还说,他要程似锦也跟他一桌,让他见见根普老人,顺便让他给看看似锦的病。

百顺说,还是你想得周到。

盖草就笑,似锦这个朋友有本事,值得一交。

百顺说,那是。等忙过这些事,好好陪似锦玩几天。

程似锦在屋子里听见他们说的话,心里热热的,脑壳的晕和疼似乎轻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