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县长闻风而动 二、

二、

三河日报农口的两名记者也在社长的亲自授意下同一时间来到了靠山屯乡秘密采访。要的也是最真实的一手资料。社长亲自布置对一个乡的事情进行专访也不多见,其中必然有社长的道理。并不敢怠慢,这也是显山落水的机会,平时是等都等不来的。

靠山屯乡一时成了焦点,引起了市县的关注。赵铁伟由于知道了郑达的批示,心里有了些底,其他乡领导都蒙在鼓里。

张明芝是大树底下好乘凉,由于父亲的关系在收藏界刚一下水起点就比普通人高了许多。一般人听不到的消息她能听到,一般人见不到的东西她能见到。这一行凭的是眼力和财力,见的多识才能广。书本上的东西只是理论上的。真才实学是实践中的,纸上谈兵永远是零。正如秀才造反,十年不成。

用如鱼得水来形容张明芝有些低了点,用蛟龙入海又有些高了点。说误打误撞也罢,说天上掉馅饼也成,幸运又一次降临到了张明芝的头上。事情的起因还是因为一块玉。这次不是璧了,是一块玉佩。张明芝的爸爸张教授有个学生在山西的一个市里工作。虽原来学的是考古专业,但毕业后却改行做了别的。当了一名公务员。职务不高,只是个科级干部。对于鉴定文物的功力并没有丢,在当地也是小有名气的鉴定家之一。帮人看了一块玉佩,实在是拿不准是新货还是老货。给老师张教授打了求救电话,带着玉佩的所有人找张教授给掌眼。所有人是当地的一名小商人,这块玉佩是人家给他顶账用的。折了欠款十万块。让几个半吊子的假行家看过后,都说不值这个数,弄得小商人心里没底,想请人给掌掌眼。

张教授与他们约在了一家菜馆里看东西,这是一块白色的龙凤玉佩,龙凤的造型极富动感,线条棱角处理的清晰利落。做工精湛细致,连镂空之处的内壁打磨的也光洁明亮。装饰图文虽比较稀疏,但却非常精细流畅。一看就是顶级的高手精工细作而成。无论从其工艺、装饰、用料、刀法和神韵上看都是战国后期的成熟玉佩的性征。距今至少也有二千多年了。张教授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凭他的经验知道是遇到好东西了。其价值不在前些日子拍卖的那块璧之下。表面上却不露声色。从包里拿出放大镜,走到窗子前面用放大镜看了起来。来的路上张教授的学生也和这位商人说过,张教授要是只看一眼就不再看了,东西就不真,反复的看可能会是个好东西或真东西。

张教授用放大镜看的原因是因为玉佩里面有一个小小的斑点,像是血滴的斑点。用放大镜一看心里马上一惊。这是斑沁!古人好玉,死后有钱或有势的人都爱用玉佩陪葬,尸体内的血气会沁入到玉器之中就会形成斑沁。如果斑沁的血色较重,发红,说明这个人死时很年轻,气血比较旺盛。如果是很老或者是病死的人气血不足很难形成斑沁的。即便形成了斑沁也是发深灰色的居多。这也是鉴定玉器的一个重要依据。而且根据古史记载和发掘地基甚至还可以推算出他的主人是谁。这样的玉佩一般只有两条来路,盗墓和考古发掘。黄金有价,玉无价,这块玉佩是个真东西、老东西。价值也就难以估算了。

玉佩的主人眼巴巴的望着张教授,听着他的一锤定音。张教授在极短的时间内已经有了主意,他问到:“买这块玉佩你花了多少钱?”商人道:“是别人用这块玉佩顶了我十万块钱的账,不值吗?”张教授把这块玉佩还给了商人,说:“如果有人出到这个价格还是赶紧出手为好,这还要遇到真喜欢的人才行。”商人连连点头称是。张教授以还有事为由先走了。

走出菜馆的大门后,张教授打了一辆出租车返回家中,路上,张教授还在想着那块玉。凭他的经验他知道,那一定是个真东西,这么好的东西以这么低的价格转到这个商人手中,一是说明这些人不识货,二是说明这东西就不是正道来的。最近一段时间全国有关盗墓的报道越来越多,被盗的宝物不计其数。盗墓不同于其他盗窃案,只有盗贼知道其中的品种,数量。其他人只能是靠推测去判断。这种判断往往与实际相差甚远。今天所看到的玉无论质地、品相、做工、年代都是上乘制品。却在一些小商贩手中传来传去。只能说明在这之前的人不敢让这块玉上到较高层面,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这也是张教授遇到上品并不多加评论,不说实话的真正原因。将来就算有事发生,张教授最多只是看过此物,未发现此物的真正价值罢了。

回到家中,赵教授向女儿提起了这件事,一再叮嘱女儿今后买老物件时要慎重,来历不明的便宜货往往后边有着许多的麻烦。张教授是怕女儿将来吃亏,让她有所防范。张明芝却从中发现了商机。张明芝的想法是,就算老物件来历不明,出处不对,只要是不知情算不得犯罪。最多退还罢了。损失的是小钱,赚得的是大钱。何况未必就是来源于盗墓,就算是来源于盗墓,盗墓者不说,又如何确认呢?

一周之后,张明芝托人找到了张教授的学生。又找到了这个商人。用十万块钱买到了这块玉佩,通过北京拍卖行的熟人,以二百八十万的价格卖给了一位北京的玉器收藏家。大获全胜的张明芝手里又有了二百多万的巨款,高兴地每天走路都像踩着鼓点一样。当她把这消息告诉赵铁伟时赵铁伟也非常高兴。觉得这一行怎么赚钱这么容易。他这一辈子真是沾上了富贵命,爷爷在用扫帚往家里扫钱,女朋友用耙子往家里搂钱。想过没钱的日子都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