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知道你老子的牛逼?”朱元璋非但不生气,反而十分得意。顿一下,他又道:

“老六这次干得漂亮,他看准了这个关节,出奇招让百姓识破了,那些乡绅宗老的谎话。知道清丈田亩也好,里甲制度也罢,都是让百姓得利的好事。那些乡绅宗老失去了百姓的支持,自然也就翻不起什么水花来了。”

“嘿嘿,父皇过奖了。”老六嘴角忍不住的上翘。

“只是你这个法子,太不体面了。”朱元璋笑骂一声道:“他妈的,堂堂亲王跑去丐帮当帮主,像话吗像话吗?!”

“是总帮主。”老六纠正道。

“那也是个叫花子!”朱元璋无语至极。当年自己要饭那是迫于生计,这小子他妈的当成了爱好。

“叫花子怎么了,儿臣从小的梦想之一,就是当丐帮帮主。”老六满不在乎道:“人都说青出于蓝要胜于蓝,儿子总得有一样能比爹强的。”

“艹……”朱元璋这才明白他的用意,郁闷的大翻白眼道:“那你爹当过和尚,你要不要去当个方丈啊?”

“目前没这个打算。”老六想一想认真道:“还是海王这个职业更有吸引力。”

“你瞧瞧你瞧瞧,才夸了他两句,这小子尾巴就翘到天上去了。”朱元璋登时气不打一处来,弯腰准备脱鞋道:“我看他就是皮痒了!”

“父皇,说正事呢。”太子赶忙按住老父亲的手,瞪一眼老六道:“不许再胡说八道。”

“哦……”老六这才乖乖点头。

“他妈的……”朱元璋也骂骂咧咧穿上鞋,这小子见不着的时候,总想着他这好那好,一见着了,就恨得人牙痒痒。“刚才说哪了?”

“说到用丐帮的人,走街串巷跟老百姓宣传,效果很好,”太子道:“就是有点不体面。”

“没错,偌大的朝廷,找不出人来了吗?还得让叫花子来宣传国策大政。”朱元璋沉声道:

“不过,官府宣传的效果,还真不一定有叫花子好。”

“没错,宣传一定要讲人话、接地气。”朱桢点头道。

“嗯。”朱元璋捋着胡子,深以为然道:“‘讲人话、接地气’说得好啊,老六能悟到这六个字,真的不简单。不过完全可以做的更体面些——

“咱准备在每个乡下里社,都建造‘申明亭’和‘旌善亭’。前者用来张贴朝廷文告,向百姓直接传达与他们切身相关的政令;后者则张贴本地各种孝行善举,以求教化乡民。

“老百姓不识字,就在每乡选出三五七个识字的,德高望重之辈,定期念给他们听,给他们讲明朝廷的苦心。”朱元璋很得意自己的足智多谋,瞥一眼老六道:“怎么样,这法子比你那个丐帮宣传队上台面吧?”

“是上台面,可有些一厢情愿。”老六却不买账。

“嘿,怎么个一厢情愿了?”朱元璋有些没面子道。

“那些读书人非但不会乖乖念给他们听,还会妖言惑众,混淆视听!”老四主动替老六分担火力,愤愤道:“逼得我们没办法,把那些冬烘先生、落魄书生、地痞流氓、街溜子之类,统统关起来,这才没人跟宣传队唱反调了。”

“要是让官府选人的话,十有八九还是这些货。”朱桢点点头,也十分肯定道:“还不如找些只认识字,但却没读过圣贤书的那些账房、阴阳生、经纪之类照本宣科呢。”

“你的意思是,读书人的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吗?”太子听的微微皱眉,他对读书人的印象还是很好的。但没想到他们扮演了如此不光彩的角色。

“其实就是圣贤书读多了,脑袋才坏掉的。”朱桢语出惊人道:“父皇想要与百姓共天下,就不能用只读圣贤书的读书人!”

“不用他们用谁啊?”朱元璋皱眉道,他也早烦透了那帮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读书人,但凡有替代者,早就把他们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技术官僚。”朱桢便答道。

“技术官僚?”朱元璋一脸懵:“那是什么鬼?”

“就是让有专业知识的人,来管理国家。”朱桢解释道:“比如让精通会计知识,了解财政规律的人管理财政;让精通刑名,懂得法律的人来管理法司;让精通水利的人管水利;让精通营造的人管工程。”

“说白了,就是让内行领导内行。而不是让那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瞎指挥。”顿一下,他沉声道:

“这也是儿臣说缺少人手的原因,像这样懂实务的技术官僚实在太少了,一块地的丈量数据摆在那里,那些只读圣贤书的官员,都算不出它的大小。各乡的黄册数据报上来,他们都不会统计,下面人不蒙他们蒙谁,要他们何用?”

朱元璋听完,沉默半晌,方幽幽道:“你小子,这是要砸了读书人的饭碗啊。”

“是父皇先砸的。”朱桢却笑道。

朱桢敢跟朱元璋提这种敏感话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猜透了老贼的心思,知道老贼也是这么想的。

洪武三年,朱元璋曾下诏开科取士。然而经过三年科举取士的尝试后,他却十分失望,因为选中的都是些只会吟诗作对写文章的读书人,放到朝廷里除了夸夸其谈,啥也不会。

这跟他设科以选拔治国理政、执掌一方官吏的初衷有很大的差距。于是他宣布暂停科举,在诏书中失望的表示:

“朕以实心求贤,而天下以虚文应朕,非朕责实求贤之意也。”

之后,他便采取地方官吏举荐,与自己培养国子生的方式,来充实官员的队伍。效果居然很不错……老六在苏州和江西,都调用了大量学习了算数、理财的国子生。

刘琏当时到江西清丈,用的更是清一水的国子生。

可以说没有老朱以实用主义培养的国子生,就没有江西清丈的胜利。

正因为有了这个前提,他才敢说这个话……

但此议太过惊世骇俗,真要按照老六说的办,非得翻了天不成。就连太子也没法支持,他沉声道:“朝廷以圣贤之道立国,选士用官自然也要用读圣贤书的读书人。具体的事务可以慢慢学习历练嘛……”

“大哥,臣弟也没说不读圣贤书。”朱桢却笑道:“我说的是不用只读圣贤书的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