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无家 第二章 逆流 (一 上)

一九三九年的春季“交易会”,足足持续了十二天,才因为一场姗姗來迟的春雨而降下了帷幕,由于道路相对安宁,组织秩序良好和收税低廉合理等诸多因素,几乎每家参与交易的商贩,都赚到了往年难以奢求的利润,特别是一些带着茶叶、布匹和西药而來的中原行商,由于当地消费市场饥饿已久和避开了进出城门的盘剥,个个离去时都笑逐颜开。

最高兴的,还属八路军游击队长红胡子,自打账目整理出來之后,他乐得几乎就沒合上过嘴巴,七百三十块大洋,扣除集市搭建和管理成本,游击队在短短半个月时间,就赚到了七百三十块大洋,虽然里边有很大一部分是珍珠精盐和高档浴盐的销售收入,并不是十几天时间就能生产出來的,但毕竟给游击队开辟了一个相对独立的资金來源,今后即便沒有失去了斯琴女王的赞助,也不至于面临无米下锅的尴尬局面。

“读书多的人,就是脑子活泛。”饮水思源,在高兴之余,王胡子也沒忘记了是谁想出了制盐和开市场两大法宝,当着全体游击队员的面,狠狠地表扬了一番张松龄,号召全体干部战士都向他学习,积极主动为游击队的发展壮大献计献策,要把游击队当成自己的家,尽自己所能为这个家添砖加瓦,只有把这个家建设好了,它才可能替屋子里的每个人遮风挡雨,而游击队将來能否主动打破目前的僵持局面,把小鬼子彻底从黑石寨赶出去,也取决于队伍中的每个人,到底付出了多少努力。

作为原东北军的基层军官,叱诧草原多年的江湖大豪,他的话虽然不怎么精彩,却非常有煽动性,总结会刚刚结束,游击队的新老战士们就“嗷嗷”叫着,投入了新一轮的练兵和生产当中,连天空中淅淅沥沥的春雨,都无法浇灭大伙刚刚被点燃的热情。

而趁着这个难得的喘息机会,红胡子也将游击队的基层组织建设问題,悄悄提上了日程,去年深冬那场意想不到的遭遇战,令游击队蒙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损失,一名副大队长,两名副中队长和十余名战斗骨干血洒荒原,整个干部队伍减员超过一半儿,召开组织会议时,三分之二的椅子都成了空座,让人一看见,眼泪就忍不住想往外淌。

不仅仅老搭档吕风的牺牲,让红胡子感到悲伤,更令他难受的是,手中这支队伍的未來,一下子就变得充满了不确定性,从延安直接派过來的副大队长兼副政委吕风虽然为人古板了些,吝啬了些,临战决断水平也不太高,但毕竟能替他支撑游击队的小半边天,即便红胡子在哪次战斗中他不幸受伤,或者不幸牺牲,也可以放心地将游击队的指挥权交到老搭档吕风的手上,自己闭上眼睛好好甚至永远地休息一场。

但是现在,他却发现自己身后空了,万一哪天不幸倒了下去,自己辛辛苦苦带出來的这支队伍就可能分崩离析,而以喇嘛沟游击队所面临的艰苦生存环境和简陋医疗条件,这种假设极有可能成为现实,去年后半年连续几场战斗下來,游击队里头就换了半数新面孔,谁也不能保证,自己就永远是那幸存下來的二分之一,(注1)

红胡子不怕死,他一直戏称自己这条老命,在九一八事变之时就该交代了,能坚持到现在还沒死掉,算是苟活,但是他却怕手中的队伍散架,这支队伍不仅仅是共产党撒在草原上的火种,而且是当年东北军遗留在草原上的唯一血脉,如果在他死之后,这支队伍被小鬼子打散了,或者消灭了,他的魂魄就不仅仅沒脸去见老吕,并且在九泉之下遇到当年皇姑屯与老帅一道蒙难的吴俊升吴大帅,也鼓不起勇气來向后者敬一个军礼。

为了避免最坏情况出现,他已经殚精竭虑,自从去年听闻老吕壮烈牺牲的噩耗那时起,他就强忍悲痛和疲惫,一个人干起了好几个人的工作,为了给游击队寻找稳定的经济來源,他带领弟兄们冒着零下四十度的寒风,去坝上大盐湖中去挖盐沙,为了给游击队创造收入,他在明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不符合上面指导精神的情况下,依旧力撑着张松龄去组织起了月牙湖畔的春季交易大会,为了让手中的薪火传承下去,他甚至毫不犹豫地抛弃了对白音的成见,指使张松龄把盐场开到这个奸诈而又善变的蒙古王爷的领地上,哪怕事后被上级组织在电报里严厉批评,也无怨无悔。

他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不奢求政治上还能有什么更大的进步,也不奢求能平平安安地老死于床榻,大丈夫当马革裹尸,这辈子读得书虽然不多,他却向往着古人所说的那种武将结局,但是在结局到來的那一天之前,他必须把该交代的东西交代下去,该传承的东西传承下去,否则,他相信自己会死不瞑目。

经过这几个月的暗中观察,他已经找好了能继承自己衣钵的最佳人选,稍微有些仓促,并且肯定不符合组织程序,但活人不能被尿憋死,喇嘛沟游击队的情况,本來就非常特殊,特殊时间特殊环境,当然就要特事特办,况且他王胡子做替八路军游击队开先河的事情,已经不是第一回了,相信这一回也和先前那些特例一样,经过解释之后,能得到上级组织部门的理解。

抱着必须赶在自己去见老吕之前,给游击队安排好新的领军人物的心态,红胡子找了个傍晚休息的机会,把张松龄约到了自己的房间,“胖子,你当年在老二十六路时,加入国民党了么。”尽量用平和的声音,他装作很不经意的模样询问,眼睛里,却有两团火焰,在悄悄地燃烧,燃烧。

注1:当年敌后战场的坚苦卓绝程度,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一场恶战下來,某支敌后抗日队伍全军覆沒是很常见的事情,特别是平原地区,由于沒有现代交通工具,通常连撤退的机会都沒有,日军发动一次大规模扫**,就能把某一区域内的所有国共双方抗日游击队“铲除”干净,更悲凉的是,当年正面战场牺牲的将士,好歹还能留下个大体数字,而敌后战场牺牲的英雄,通常连数字都留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