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这可能是假的(求收藏!!!)
第二天,林跃和章辉明一起前往景德镇的古玩街。吃早饭的时候,林跃向章辉明询问景德镇古玩街的情况。听到林跃要去古玩街练摊,章辉明也来了兴趣,昨天一天他并没有将古玩街逛完,今天正好再去一次。去古玩街的路上,章辉明总是找话题和林跃聊,看得出他对林跃有很大的兴趣,不过林跃却兴致缺缺,不过这样倒是可以锻炼人,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景德镇并不算大,很快他们就到了古玩街。景德镇古玩街位于瓷器广场内两栋连在一起的大楼的第一层,形状如大写字母“”,当然这只是有经营权的店面式古玩街,林跃和章辉明他们要去的地方时地摊形式的,如果没有熟人还真难找到。
来到景德镇中心广场,章辉明指着中西广场西偏北说道:“那里是高仿街,主要经营青花与粉彩,那里面没有真货,全是给有需要的人准备的假货,要是你自己来转的话就不要去哪里了,没意思。”林跃点点头,他自然知道“有需要的人”是什么意思,比如碰瓷的,比如那些想附庸风雅却不愿意花钱买真货的人。“走吧,这个地方不适合我们。”章辉明带着林跃向着一个方向走去,几经转折很快就到了一条略显破烂的街道,看着街道两旁的破旧的房子,一般人肯定不会到这里来,但是这里却是古玩瓷器的聚集地。
出现在林跃面前街道两旁一个个的随地摆放或者支起几张桌子的摊位,街道上人人来人往,或停或走,或站或蹲,不过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所有人的眼神都同时望向摊位上的瓷器。景德镇古玩街摊位上主要卖的是瓷器。这才古玩街吗?林跃心中感叹一声,他还真不习惯在古玩店里买东西,太正式,这样的地方才适合简陋和练摊嘛,形形色色的人和形形色色的物品,眼力好的总能发现几个真品。地方虽然破旧,但是更有历史的沧桑感。“一般人找不到这里,除非有门路,一起转转还是分开?”看得出章辉明很想跟自己走,林跃微微迟疑了一下,还是拒绝道:“还是分开了,省的到时候不舒心。
”“恩,也好。”章辉明脸上的失望一闪而逝,他也美白林跃的顾虑。要是两个人再起一起同时看上一件上好的瓷器,很可能就会上演一场你争我夺,这样会伤了和气,而不在一起就各凭本事,看谁手快看谁眼力好。“这样吧,我们中午十一点半在这里集合,看看大家谁的收获大。”林跃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法,这样可以消除章辉明的失望。果然,章辉明听了眼前顿时一亮,道:“好,各凭本事,这样我也看看贺老的高足是怎么样的实力。”“呵呵,同时我也见识见识孙兄的厉害。
”两人都表现出无比的信心,相视一笑,向着两个不同的方向走去。林跃提出分开还有另一层考虑,这次出来主要是为了检验一下自己的异能是不是真的可以通过瓷石的粘稠度来判定瓷器的真伪。旁边跟着一个人,而且还是对自己感兴趣的人,怎么都不方便。检验异能是否这的惯用就不用在乎瓷器的真假了,他随意走到一棵树下看起来比较隐秘的摊位前,随手拿起了一件大型的瓷器。是一个瓷瓶,脖子很粗很长,瓶底略小,有点像现代的刮平只不过没有现代花瓶好看,刚入手,看到瓷瓶的釉色,林跃忍不住身心俱震。
南宋龙泉窑瓷器!!!龙泉窑虽然不比五大名窑,但是它所生产的瓷器却历来手收藏家们喜爱,价格也居高不下,而且没意见都在几百万以上,就算是各大拍卖会也很难碰到宋朝的龙泉窑。南宋龙泉窑最出名的是两种瓷器:梅子青和粉青瓷器。而眼前的这一个看样子是梅子青。不过林跃很快就冷静了下来,一个梅子青的瓷器为什么没有被人发现?尤其还是在瓷都这个遍地高手的地方。难道有猫腻?这个时候林跃注意到坛主的眼神,完全是唯利是图商人的眼神,眼神中露出了贪婪的神色,似乎非常想林跃买下眼前的这个瓷器。
不对!这可能是假的!不过随即林跃却疑惑了,怎么看都像梅子青的瓷器啊,怎么是假的。这只是他的粗略的判断,要想判断真假还需要进一步判断一下。这个时候林跃已经忘了自己来的目的了,全心投入到捡漏的大爷中。他先看了看这个瓷瓶的器型,造型上线条呆板,给人的感觉是缺乏神韵,颈肩部的转折十分生硬,足端部过于整齐,器型比例失调,器物形制的规格和尺寸也不够规范。确实怎么看怎么像后来的仿品。不过随后的釉色却让林跃更加疑惑了。对梅子青的仿烧,一般釉料不用化学配方,而沿用传统配方,即在瓷土中有选择地加入植物草木灰,尽管釉的质感非常像,但缺乏内敛的厚实感,往往浮光隐现。
这是贺常和告诉林跃的,林跃查资料资料上也是这么说的,但是眼前这个这个瓷瓶的釉色却充满了厚实感,而且没有浮光,釉质莹润,颜色如雨后青梅,很是灵动喜人。配合着白色的胎质,很容易让人想到青梅肉,让人有一种想咬一口的感觉。器型很差,釉色却很好,这样来说,应该会以釉色为主,毕竟谁也无法理解古代人的想法,或许这是随意制造的呢。就目前的情况看来,这个瓷器看起来有六成是真的。判断龙泉窑还可以从其他方面来判定,一个是纹饰,一个是装烧方法。
这个瓷瓶根本没有纹饰,林跃自然而然从装烧方法上判定。装烧技术在龙泉窑的每个发展时期都是不相同的。在垫烧的工具上,归结起来就只有垫圈和垫饼两类,但不同时代在圈足上所垫的部位是不同的,留下各时代不同的烧造痕迹。特别是南宋时期的龙泉窑产品的“铁足”、“朱砂足”往往是不规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