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方法(一)

“照你这么说,这个朱腾达实在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这日晚膳之后,二郎在书房内写功课,凤行瑞在旁边不时督导,顾昭华刚哄了三郎睡下,这会过来与他说话。

顾昭华拿着一本海外杂记看得仔细,这是赵庆龙从郎国送回来的,当初她派赵庆龙带了大量的金银货物从走私渠道去到郎国,在郎国安营扎根,如今经过几年的经营,华美商行在郎国已有了不小的发展,每年只凭着私路运进大瑞的货物都能为顾昭华创下不少的收益,更别提在郎国的根基稳健,待将来开了海禁,定是有大发展的。

“我以前查过朱腾达,他虽然与朱贵妃是远亲,不过他为人正直,不愿攀裙带关系,否则在福州吹了这么多年的海风,怎会连个安稳的日子都没有?”

凤行瑞微微蹙着眉,似乎在想这个人的履历,没一会眉头一松,“我记起来了,他之前利用朝庭镇海的款项去造般,凤行玉抓着这点不放已革了他的职将他发配到南海充军。”大瑞海防向来薄弱,又素来禁海,一直没有将海防重视起来,所以朱腾达扣了治海的款项私下为朝庭造船,这罪名自然可大可小。

“竟然是这样?”这一年来顾昭华怀着身孕甚少关心外界的事情,都不知道朱腾达竟然已落了难,不过也是,重海一回有许多事情都和原来不一样了。

凤行瑞沉思了一阵子问道:“你觉得大瑞应该放开海禁?”

“你觉得呢?”顾昭华笑着反问。明明心里已经有了答案,又何必再来问她?

凤行瑞失笑,开海禁利国利国,百姓富足朝庭税收也会丰足,自然有足够的银钱去运筹帷幄,“这件事我的确想过,不过南疆的仗打了一年,北边的战事也才刚刚平定,朝庭实在抽不出那么多银子来兴海事,这件事恐怕父皇也不会同意。”

听到他的难处,顾昭华垂目笑了笑,轻轻地翻着手里的册子,突然问道:“二郎,赵庆龙送回的郎国墨可好用?”

二郎抬头看了看他们,又有些无奈地瞄了眼凤行瑞,“父王聪明一世,怎么忘了当世的财神爷就坐在眼前?有娘在,捐几艘战船不是小意思?”

凤行瑞怔了怔,他知道顾昭华的商号赚钱,可在他的心目中,再赚钱也不过是个平民之利,能赚多少?

顾昭华看他的样子轻哼一声,“看来咱们王爷瞧不起我,这几年赵庆龙在郎国运回的东西都获利可观,不敢多说,几百万银子还是拿得出的。”

凤行瑞倒是被这数字惊了一下,跟着笑道:“好大的口气,但你可知道,几百万银子够数百平民百姓衣食无忧渡过一生,放在军中却是连个响都听不着。”

顾昭华“啪”地一声合上书本,站起身来走到他的跟前,虽然比他矮了大半个头,却也努力直视着他,“那一千万呢?两千万呢?三千万呢?”

看着凤行瑞眼中的讶色,顾昭华一扬下颔,“王爷要不要跟我打个赌?如果我能为福州海师筹得三千万银子,王爷就要答应我一个要求。”

她这一副骄傲小孔雀的样子凤行瑞看在眼中爱在心里,忍不住笑出声来,“你这么说就是有把握,想要我答应什么?”

“那你别管。”顾昭华唇边的笑容始终没有放下,“你只管找到朱腾达,让他一展长才,有他在福州一日,就可保得海上一日平安!”

凤行瑞沉吟一阵,点头道:“朱腾达我去找,父皇那边我也会去劝服,但你的银子一定要尽快到位。”

顾昭华心里盘算着,“一个月时间,定然如你所愿!”

这日过后,夫妻二人便分头行事,顾昭华有着自己的打算,办起事来自然尽心尽力,集合了京城商会的各大商户,将这次赵庆龙带回的商品无偿地分给了他们。

顾昭华的法子很简单,她现在虽然在郎国立下脚跟,可与京中的富商巨贾比起来连人家一根头发丝都比不上,好在她有虎皮可扯,极乐王妃的名号如今在京中响得很,如今正值为国出力的时候,她自己的银两不够,但别人有。

“王妃慢行。”顾昭华从商会步出时,一个中年胖子和一个头发花白的长者自后追上,叫住了她。

顾昭华回头笑道:“陈掌柜、刘老板,不知有何赐教?”

陈刘二人相互对视一眼,一同将顾昭华让进了商会旁的茶楼说话。

“不知王妃刚刚提出的皇商之议是真是假?”陈胖子满眼期盼地问道。

顾昭华笑道:“事关皇家声誉,难道我会用这样的事情来欺瞒天下?如果陈掌柜不信,自可去王府向王爷询问。”

“小人不敢。”陈掌柜攥着袖子抹抹头上的汗,“要说朝庭久战之后正是需要银两的时候,可刚刚王妃所说之数甚巨,捐赠如此巨额银两只得一皇商称号……”

“你错了。”顾昭华笑意盈盈,“这皇商的称号,可不是捐银子就能得来的。京中三百六十行,每行都有头有首,半个月后本王妃会在商会中举办竞标之举,十二皇商十二家商号,价高者得。”

一直没有出声的刘老板咳嗽一声,“皇商之名虽好,可最少也要捐赠五百万两之巨,数额太大,恐怕老夫不能与各位共襄盛举了。”说完他站起身来,朝顾华拱了拱手,就此离去。

顾昭华也不急躁,看着满头是汗的陈掌柜笑问:“陈掌柜家的布行是不是也囊中羞涩,要错过这唯一的机会呢?”

陈掌柜连连摆手,“王妃说笑了,不过刘老爷子乃是现任商会会长的亲叔叔,他不参加竞标,恐怕其他商户也不会有人敢来参加。”说完又急道:“王妃见谅,这也是商行的规矩。”

“我知道。”顾昭华心不在焉地把玩着茶碗的盖子,“没有人来也不要紧,我已派人去关北、江南、晋中分别通知当地的商户,十二个名额而己,我想总会有人把握。”说罢将茶碗盖子一扣,起身欲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