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炕,自然是李信想出来应对寒冬的办法之一。

在后世一些地方,火炕可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东西。

听到火炕建好之后,李信忙说道:“走,去看看!”

来到厢房卧室一看,原本摆放床铺的地方,已经变成了一个新砌成的火炕。

拍了拍后世的火炕,冰凉冰凉的。

“不错不错!”

李信开口问道:“试过了没?烧起火来,试试!”

“好嘞!”

仆人应了一声,连忙来到屋外,点起了柴火,塞到了炕洞里面。

木柴噼里啪啦燃烧着,没过多久,火炕已经暖和起来,连带着整个屋内都变得非常暖和。

“不错嘛!”

李信赞赏地说道:“已经入秋了,晚上也有些凉。

有了这火炕,天冷就能派上用场了!

很好!”

赞赏一番之后,李信扭头看着这名仆人,吩咐道:“这件事情,你做得很好!

下去之后,领赏!”

“多谢殿下!”

仆人连忙应道。

“对了,”

李信接着叮嘱道:“还有件事情,要交给你去做。

这火炕,自然不能只在咱们王府用,你带领一些下人,组成一支技术队,前去城内居民点、城外区社里面,给百姓们都传授一下经验。

要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嘛!

东宁冬天很冷,也要让百姓们都暖暖和和的过冬。

好好干!

干好了,还有赏!”

“多谢殿下!”

那名仆人连忙应道:“小的一定竭尽全力,不负殿下重托!”

……

有了火炕,只是其中一个办法。

幸好东宁周围山林众多,百姓们进山砍一点木柴,也能够熬过寒冬了。

不过,李信第二种过冬的办法,那就要用到煤炭了!

去年冬在王府内烤火的时候,李信就在想着什么时候做一个煤球炉子。

比火盆好多了,而且还能够做饭烧水,一举多得。

可惜当时在东宁附近,还没有找到煤矿。

这个想法,就暂时搁置了。

而现在的东宁,煤炭矿务局那边每天开采出来的煤炭,数量众多。

这么多煤炭,除了供应水泥窑、砖瓦窑、钢铁厂等使用之外,还有大量的盈余。

这些煤炭,自然也要派上用场了!

在智能科技里面搜寻一番之后,李信找到了煤球炉子的制作方法。

当即,李信吩咐仆人去收集物资。

他准备在王府内,先行试做一个。

等到成功之后,就可以将煤球炉子批量生产了。

到时候,在东宁售卖,还能赚取大利润呢!

煤球炉倒也简单,外面铁壳子里面陶制内圈。铁壳子和内圈之间,填充隔热材料,在底盘放置一个铁网,便于漏灰。

这种煤球炉,在后世李信小的时候,经常用。

一些农家,贪图便宜,没有带烟囱。

不过李信知道,这种煤球炉子在屋内使用,很容易一氧化碳中毒。

因此,李信还吩咐铁匠那边打造了一个薄铁烟囱,加装在煤球炉子上。

烧水壶、铁锅,也都准备完毕了。

就连蜂窝煤模具,也已经做好了一套。

“开始和煤,踩均匀了!”

李信站在一旁,指挥着下人们干活。

这些下人们都努力地干着,毕竟他们每个人都想像小王一样,因为修好了火炕,被王爷赏识、赏赐。

没多久,地面上的碎煤炭和黄土,已经搅拌均匀。

“来,像这样!”

李信拿着蜂窝煤模具,手把手地指导着:“用力压实煤炭,然后在一旁推出来,进行晾晒。

来,你来操作一遍!”

一名下人接过蜂窝煤模具,学着信王的模样,一点一点做着。

不一会儿,一块标准蜂窝煤就出现在地面上。

“嗯,不错不错!”

李信满意地点了点头,道:“就这样来,好好干!”

有下人们干活,李信倒也清闲。

坐在一旁指导着,不一会儿,蜂窝煤已经全部做好了。

不过,地面上的蜂窝煤还是湿的,要晾晒一两天。

现在已经入秋,秋高气爽。

城外农田里面的高粱,也快到了收割的季节。

这也是李信就藩东宁城之后,第一次收割粮食。

如此重要的时刻,李信自然不愿错过。

他带着东宁府衙的官员,来到了城北一处田地周围,看着红彤彤的高粱米,脸上笑开了花。

“来吧,收高粱喽!”

当即,李信也拿着镰刀,开始割着高粱穗子。

整个田地里面,热火朝天。

这些田地,大都是信王府农垦队集体开垦出来的田地,收成也是整个信王府的。

为了秋收,东宁城内的妇孺儿童齐上阵。

割高粱的,运高粱的。

一旁还有几位壮年大汉,支着脱粒机,打高粱米。

看着成片成片的高粱,被砍下来,打成了金灿灿的高粱米,李信的脸上笑开了花。

东宁农垦队开垦了大片荒地,一连收割了两天,才全部收割完。

在城外,农垦队成员们也将高粱米,摊在空地上晾晒。

等到晒干之后,称重入库。

这也是冬季的口粮!

看到高粱米成熟之后,李信心中是喜悦的。

而让李信更喜悦的是,蜂窝煤也做好了。

“来,试试!”

指导着下人们,将蜂窝煤引燃之后,装到了煤球炉子中。

将风门全部打开之后,蜂窝煤也燃烧的更加旺盛了。

李信又嘱咐下人,在上面续了一块煤球。

烧水壶接满水,放到上面。

下人们则站在一旁,焦急地看着。

片刻,李信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哈哈哈!

煤球炉子也制造成功了!

“你们几个,都有赏!”

李信笑着说道:“这煤球炉子试验成功了,就能够批量生产了!

本王决定,成立煤炉制造局,专门生产煤炉、煤球,在东宁城售卖!

你们几个,就进入煤炉制造局任职吧!”

“多谢殿下!”

一众下人们连忙道谢。

今天的李信,很开心!

火炕,制造成功了。

高粱米,也收获了!

煤炉,也制造成功了!

有了这些东西,这个冬天,就不再难熬了!

可以说是,三喜临门啊!

李信的脸上,也带着灿烂的笑容,朝着家中行去。

“王爷,什么事儿这么高兴啊?”

看到李信走进来,王妃宁小倩笑着问道。

“当然是好事喽!”

李信走到宁小倩身前,抱着她的大肚子,亲了一口,道:“我的宝贝儿子,也快出生了吧!”

“还有一个月呢!”

王妃宁小倩伸出纤纤玉手,推了一下李信,笑着道:“猴急猴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