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新政中,袁世凯训练的新军让英国公使刮目相看。而在半个世纪之前,英国人曾在日记里写:“有一个排的优秀欧洲士兵,带上足够的弹药,就可以踏遍中国。”

过去中国有民谚道: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后来,我读郭沫若的《沫若文集》,上面有诗云:好铁必打钉,好男要当兵。哪个对呢?都对,只是要放在不同的历史情境里。清朝的兵,除了八旗之外,绿营军的士兵是准贱民。世袭为兵,自成系统。待遇低,素质差。头上包头,身着号衣,背后写一个大大的“勇”字。服装供给不上,平时穿出来破破烂烂,像叫花子似的。军饷不多,长官还克扣。所以只要开拔,走哪儿抢哪儿,老百姓人见人恨。

太平天国覆灭之后,清朝的国军实际上已经是淮军了。淮军的现代化程度,就武器而言,已经相当高了。西方武器进步,他们也跟着进步,装的枪炮射速快,威力大。但是,由于历史的惯性,原来作为新军的淮军,时间一久又走了绿营的老路——世袭为兵,军官克扣军饷。大兵出来,依旧如丐帮。行军打仗,大呼小叫,漫无纪律。对付国内的叛乱还凑合,拉出来跟外国兵打,一塌糊涂。

甲午战争中,淮军跟日军对峙,不管见没见到敌人的影子上来先放枪,有没有军官的命令都无所谓,反正就是放枪。阵前跟老百姓办喜事放鞭炮似的,等子弹打光了,敌人上来了,只好撤退。炮兵不看见敌人无法按单元射击,因为不懂仪器;等看见敌人,没有步兵掩护,敌人很快冲上来,于是只好弃炮逃命。清军拥有威力强大的机关炮,却不知道掩护,被敌人冷枪敲掉几个炮手,炮也就哑了。就这样,拥有优势火力的淮军,打一仗败一仗,从朝鲜的大同江,一直退到山海关。易守难攻,拥有坚固工事的旅顺要塞,日军只用了一天就将之攻下。威力巨大的克虏伯海岸大炮,还没尝到敌人的血呢,就成了人家的战利品。

后来八国联军打进来,与之对阵的清军已经是从淮军基础上改进了的练军,却依旧是淮军旧模样,打一仗败一仗。人家想去哪儿,就可以去哪儿。军服鲜亮的洋兵,没有人把中国的叫花子兵当回事。

然而,清廷新政时,袁世凯开始大规模练新军之后,这个局面改观了。新军,首先是北洋新军,人头整齐,都是20到25岁,个头齐整、身体健康的年轻人。不像旧军,有可以做爷爷的胡子兵,也有拖鼻涕的娃娃兵。世袭为兵,就是这个德行,能补上兵,就可以领军饷,一家子都往里挤。克扣军饷的没了,袁世凯定下严格的制度,点名发饷,军官没法中饱。新军的服装都是仿造外国的咔叽布军装、皮绑腿、皮靴。加上训练又好,拉出来遛遛,军容整齐,步伐整齐,兵的相貌也整齐。不是熟人,分不出张三、李四。新军一出来,老百姓都围着看,没有丝毫的畏惧。而新军也绝少有犯纪律的,偶尔有一个,查出来肯定枪毙。

一个英国武官在参观了北洋新军的演习之后,发现北洋军士兵动作非常迅捷,绝对无半点嘈杂,依照教科书演练,一丝不苟,连一个步点都不会错。没有命令,别说开枪,就是多走一步都没有。北洋军跟他见过的日本兵,几乎一模一样。而此前的中国兵,只要哪个地方有他们出现,哪里就变成集市,热闹得一塌糊涂。不用仔细打探,凭噪音的响动就可以判断这里有多少士兵。

不仅如此,做新军军饷高,比淮军要多一倍,而且大半直接寄到家里。做了军属,家里还有减免租税的优待。这样一来,人们眼里那种叫花兵的形象,被新军一扫而光。不仅老百姓乐意当兵,连一些秀才,甚至举人都有报名从军的。“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民谚不灵了,好男,包括乡里地位很高的士绅,也有想当兵的了。

这样的新军,虽然还没有机会跟外国兵较量,但已经让列强感觉到了一丝寒意。当年的英国公使曾经郑重建议,欧洲各国以后不要轻易发动像八国联军这样的入侵,因为中国已经变了。

1858年,英法联军第一次进攻大沽炮台之后,英国公使额尔金在日记里写到,有一个排的优秀欧洲士兵,带上足够的弹药,就可以踏遍中国。这样的豪言壮语,一直在欧洲人中间传颂了半个多世纪。然而,见了新军之后,英国人说,这样的世纪已经结束了。中国的军事现代化,至此方开始有了一个模样。

民国了,经过几次反复,几番折腾,不管怎么说,新军的成绩还是留了下来。否则,日本全面侵华,中国人未必能坚持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