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就是如此。

李冲元前世虽为南方赣省人,但也知道,这玉米长到可以生吃之时,还得放在玉米杆上继续留着,少则一月,多则一个半月,才能剥下来存储。

要不然,玉米还未完全干透就剥取下来,虽说并不是不能发芽,但坏种必会增多,到时候,李冲元想要留种的话,那可就要多一道麻烦了。

玉米须必须干晒到干巴巴的为止,如此这般,到时候才能收剥下来,然后剥皮再晾晒才方可。

土豆成熟了,玉米也长成了,只是离着成熟还有一段时日。

李冲元虽有些无奈,离着回长安还需要一段时间。

但好在这玉米已经成熟,李冲元让行八等人采摘了一些之后,人手一个,一边啃着,一边往着居所走去。

“小郎君,这味道还真不错,甜丝丝的,唯一的就是不能饱腹。”行八生啃两根玉米之后,有些遗憾道。

李冲元摇了摇头,“你啊你,这玉米可不是这么吃才会饱腹的。咱们这般吃,乃是解嘴瘾而已,可不是填肚子。真要饱腹,那得等玉米干透之后,磨成粉末,然后再做成汤饼,到那时,就可以饱腹了。”

“啊?还要磨成粉才能饱腹啊。那为何当初在东大陆那之时,那些土著都是生吃呢?或者直接煮来吃呢?也没见他们磨成粉末做成汤饼吃呢?”行八听后有些不明所以。

当初,在东大陆见到那些土著之时,那些土著还真如行八所言,吃玉米皆如他们这般的生啃,或者直接剥了之后放在锅里煮熟了吃,却并未如李冲元这般说的磨成粉末状后再做成汤饼吃。

面条,那是华夏的东西。

西方人,要么吃糊糊,要么吃煮的东西,哪有什么面条,汤饼之类的玩意。

即便是到了现代,西方人依然还是吃糊糊,或者吃什么意大利面。

而意大利面的做法,与着华夏的面条做法,又完全不一样。

可见,在当下,不管是东大陆的土著也好,还是往西而去的西边,那边的人,估计到现在还在吃糊糊吧。

据说,西方人吃的面也好,还是意大利面也罢,都说是华夏传过去的。

至于是与不是,不好考证。

因为,有人会持反对意见,说什么马可婆罗到没到华夏都有待考证,还说什么当时朝廷限制汉人十户才能拥有一把菜刀等等。

虽这小麦原于两河流域,由两河流域传到了华夏。

但论吃,作者到是认为,这面条必是华夏人发明的,然后传到当时的西方。

为何这么说?

原因有数。

一就说这菜刀之说吧,朝廷限制汉人十户一把菜刀?

难道没有菜刀就不用吃饭了?就不用切菜了?

农人百姓不是傻子,没有铁制的菜刀,难道就不会用木刀?用石刀等?

难道没了筷子,我华夏人就得学着那些西方人一样,用手抓着吃不成吗?就这个所谓的论点,作者是完全不认同的。

二说这马可波罗吧。

即便他没有来过华夏,但他所述的游记中却是如真实般的说起华夏诸事,哪怕他没有到过,但他能述华夏诸事,可见必有人来到过华夏的,要不然他也不可能知道不是。

即然有人来过,那说明必有把华夏的一些东西带到了西方去了,而这面条,说不定就是其中之一。

作者不是学史学的,虽无法找到任何证据去证明,但却是可以推断。

真实与否,各位看官们自行考量吧。

至少,作者所见所知认为。

这面条之物,必然是从华夏传至了西方。

再一个事来言,丝绸之路的开辟,波斯人来到华夏,又返回,这汤饭的做法,难道就没有带过去?

汤饼即面片汤,也叫不托。

《齐民要术》中早有记载,可见这面条,在当下的华夏,早就盛行,到了唐朝之时,那必然也不可能消失的。

再者,又从当下西方人吃糊糊,再到吃意大利面而言,当时的西方人,肯定没有学到我华夏的精髓,所以才成就了所谓的意大利面。

所以。

纵观各方来推断,不管有无直接证据。

内外中三方面而讲,这面条之物,虽不是什么大事物,茶文化早就传到了波斯了,这面条难道就不能传出去?

闲话少絮,话回正题。

行八说在东大陆见到的土著吃玉米的方法,并未如李冲元说的那般,实在没理头。

同时,心中还带有怀疑之色,‘小郎君怎么知道这玉米的其他的吃法?他又怎么知道这玉米可以做成汤饼呢?’

行八心中所疑,到也正常。

毕竟,玉米也好,还土豆也罢,均是他们一起跟着李冲元去东大陆所寻回来的,可以说大家均是第一次见这种事物。

他们不知道这玉米如何吃法,而李冲元却是知道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心下好奇。

可好奇之余的他,又释然了。

‘小郎君连东大陆有这些农作物都知道,肯定知道怎么个吃法的,看来,我也是傻。’

行八也知道,他要是向李冲元问及这些个疑问的话,李冲元必是不会说的。

而李冲元能知道这些东西,行八虽难以理解,但这么多年过来了,早已是习惯了李冲元的这种行为了。

行八有所疑,又有所释然,但李冲元得他所问后,又不得不解释,“玉米如我们所种的麦子一样,但又不一样。玉米即可生食,亦可煮来吃。而这种吃法太过简单,又不好饱腹。如想要饱腹的话,就得如同麦粒一般,磨成了粉末,要么做成玉米糊糊,要么就做成玉米面,更或者再加一些麦粉进去,做成另外一种玉米面。总之,做成面条状,必能饱腹的。”

行八继续啃着手中的玉米,玉米带着一丝丝的甜味,又听李冲元这么说了后,心中到是有些期待玉米面了。

行八期待,唐力等人自然也带着些许的期待来。

不过。

待他们回到居所之后,李冲元让人架火之后,所行之动作,又让行八他们看不懂了。

小半个时辰后。

当锅中传来了一股清香之后,唐力实在忍不住道:“小郎君,玉米如此这般煮了之后,更加的香气扑鼻,我都有些忍不住了。”

“是啊,小郎君。玉米还可以这么吃吗?实在是太香了。”行八等人附和不已,这眼睛更是直盯着锅里。

李冲元并不多解释。

直待锅中之物差不多好了之后,李冲元让行八赶紧把东西捞出来放凉。

刚从锅中捞出来的玉米,那股香气直接迷漫于灶房之内,让所有人都猛吸不止。

煮玉米的香味,谁也没有闻过。

即便是李冲元,也都相隔十几年没有闻到了。

这一闻之下,就连李冲元都恨不得赶紧剥来吃了。

各分一个,分完之后,李冲元二话不说,直接剥了外衣,大啃特啃了起来。

那股香甜的味道再次回到了嘴中之后,李冲元的思绪,却是突然去了前世。

而各分到一个的行八等人,也学着李冲元那般,剥了玉米的皮衣,大啃特啃了起来,根本来不及再说什么话了。

这可是他们第一次吃到煮玉米,这股味道,或许并不是最好,但绝对是他们难以忘怀的。

待他们吃完一个之后,也不询问李冲元,再拿起一个啃了起来。

跟着李冲元这么些年了,他们早就这般没大没小了,他们更是知道,李冲元绝不会在这样的小事之上认为他们越位了。

同样,李冲元还鼓励他们这般随意一些。

接下来的时日里。

起土豆。

当土豆一起之后,那成山成堆的,足让李冲元备感欣慰。

同时,也庆幸自己来到了这振州种植培育。

即便是没有肥料的情况之下,这土豆的亩产也超过了两千五百斤。

五六十亩的土豆一起完,李冲元根本不顾时间问题,又让人挑选个头大的,切块继续种植。

这里是振州,最适合育种种植的地方。

哪还管什么时间季节的。

有了那些请过来的老家人加入,此次种植土豆,那可谓是顺利的多,时间快得很。

数天下来,五百亩的土豆,已是种完。

而余留下来的土豆,还有数四五万斤之多。

不过,李冲元到是没有再继续种植了。

毕竟,余留下来的土豆,个头小不说,而且挖坏的还不少。

再加上人多买粮不便,李冲元直接就让人把土豆分了下去,充当各家各户的粮食了。

至于吃法,那必然是要说清楚的,省得有人生啃吃得个上吐下泄的。

当所有人尝过土豆之后,连说土豆的美味以及饱腹感,这让李冲元更是肯定了自己的决定。

随着土豆一挖完,再加种植完后,这地里的西红柿,也到了收获的时间。

西红柿种植的不多,也就将将三十亩而已。

采收也只是采收,却不会拔苗。

因为,这西红柿采收一批之后,会继续长。

而且,李冲元今年也没打算再种西红柿了。

这玩意不易保存,也不易运输。

即便自己有明轮船,速度够快,可也无法完整的运送到长安去。

为此。

李冲元准备把采收下来的西红柿,除了挑选个头大的留下做种子之外,其他的均用来做番茄酱。

花生要收,要种。

南瓜要收要种。

葵花籽要收要种。

辣椒要收要种。

当这些收种结束后,这都已经到了十月下旬了。

可是。

李冲元依然没有停下,因为红薯又要开始收了。

而收红薯,这又是一件大事情,毕竟这红薯种的最多,一千亩。

好在有了不少人,再加上王升带来的人,还有自己的人,收这一千亩的红薯到也不难。

好在木薯今年李冲元不打算收,要不然,他李冲元今年还能不能回长安都是两说了。

随着红薯开收,一直到收完继续插纤,再到玉米的收剥和种植,直直用了半个月。

十一月上旬末,该收的都收了,该继续种的也种完了。

李冲元瞧着自己的这片种植基地之上,所堆放的东西,脸上挂满了成就感,以及欣慰,“真好,有了这么些好东西在,不出几年,我大唐的农人百姓将不会再受饿无食了。”

“小郎君,如圣上见到眼前的这副景象,他肯定会重赏小郎君你的。这些可是粮食啊,一亩能产数千斤之多的粮食。如依小郎君所愿,推广至我大唐所有农人百姓手中的话,我大唐一年所产的粮食,能让我大唐吃上十年了。”行八站在李冲元身边,瞧着堆放在居所跟前的所有前段时间所收回来的这些农作物,感慨不已。

李冲元点了点头道:“真要这样的话,我大唐就不会再有饿死之人了。即便是战争起来了,我大唐的百姓也将不会受饿的。”

至于是不是如此,谁也不知道。

有道是,当粮食供给完全够的前提之下,这国家的人口必将巨增。

当下,大唐从建立到如今二十余年,人口从当初的一千余万,到现在怕是已经过了两千万了吧,甚至已经往着三千万奔了。(人口数写个大概,具体无法考证,引用一些学者之考证。)

巨量的红薯堆在居所之前,李冲元知道这样的堆放必会损坏。

不过好在李冲元早就让王升领人建库房了。

库房今年完不成,明年应该能成。

而且,这库房一建就得建不少,少不得要几十个库房,专门用来存储这些粮食。

“行八,让人通知下去,让那些工人今日全部过来这边吃大会餐。他们辛苦了这么久,理该好好歇一歇了,更得奖赏。另外,明日让人先把船装满,然后再让各工人把这些东西都搬到自家去存储,吃用随意。”李冲元心中盘算着眼前的这些东西该如何在下雨之前找个地方存放,而李冲元唯一能想到的,就是那些工人们的家中了。

当天。

两千余人来到李冲元的居所之前,吃起了大会餐。

大会餐,皆以种植基地所产的这些农作物为主,再辅以不少的肉食。

会餐时,李冲元给这些辛苦了一月之久的工人们发放奖励。

有钱财,有布匹,也有物件。

而这一日,所有的工人,以及其家属们皆是吃得高兴,拿得更是笑不合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