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老骥伏枥
“诸位爱卿,对立储一事,如何看待?”武则天很平静地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群臣顿时呆住,把方才对突厥人的义愤之情抛到了九霄云外。毕竟,北疆的事情再严重,也在千里之外,而立储的事情,就在京城里。而且,这立储的事情,无疑关系着百官们的前程,不同的皇帝的用人风格都不一样。一朝天子一朝臣,谁都不能确定,新皇即位之后,自己还能立于这朝班之上。
因此,群臣对立储之事的关注,远在北疆战事之上。
不过,大家又不敢对此发表意见。因为立储一事,极为敏感,说错一句话,便有可能万劫不复。大多数的官员,也只是敢在暗地里向某一位热门候选人表示忠心,到了朝堂之上为他造势、呐喊,却极少敢于直接道出“立某某为太子!”这一类的话。
今年以来,尤其是狄仁杰拜相以来,武则天渐渐偏向了李家。对自己的两个儿子释放出了善意。首先,是皇嗣旦得以和太平公主一起,作为李家的子孙前去北京府祭祖,然后是庐陵王显被接回了神都,其幼女也被封为郡主。
这些事情,无一件不是惊天动地,牵动着亿兆百姓和朝中群臣之心。“武党”的人固然是略略心惊,“李党”的人也不敢过早地欢庆胜利。因为女皇帝就喜欢玩这种虚虚实实的游戏了,她这些动作,都有可能只是试探。若是你将之当真,很有可能遭致灭顶之灾。
一时间,群臣噤若寒蝉。几乎每个人都想说出自己的想法,但最后纷纷选择沉默。最后,还是老丞相狄仁杰站起来,奏道:“陛下,国有副主,则上安下定,朝廷上人心安定,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因此,立储,会成为陛下现今最圣明的决断!”
狄仁杰是“李党”的领袖,也是和武则天私交最好的大臣,他一出口,“李党”群臣自然是纷纷表态,支持立太子。而“武党”群臣见了,都不免惊疑不定,有些不知所措。
待得大家都发表了一阵子意见,武则天也点头道:“诸位爱卿所言极是,朕最近也是一直在思量立储之事,也终于下定了决心——”
众人听得此言,呼吸都急促了起来。大家都知道,女皇帝下面的几句话,将决定着这朝堂之上,上千大臣的前途,也决定着没有在这朝堂之上,许许多多男女老少的未来。这可绝对不是闹着玩的。
“朕决定择日立皇嗣旦为太子,让春官和司常寺、司仆寺一起,商议一下礼仪,测算一下黄道吉日吧。至于这制书,就交由狄国老去草拟吧!”武则天淡淡地说道。
“臣遵旨!”狄仁杰颤声应道,一言方了,老泪纵横。苦等了多年,这太子之争,终于算是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李党”终于是在他的领导下,暂时压倒了“武党”。虽然现在还没有进行册封大典,太子更远远没有践祚为帝,武党的人还绝对有翻盘的希望,但这一切,都无法阻止这位老人流下了欢欣的眼泪。
武则天也终于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这些年以来,她一直被“立谁为太子”这个问题,困扰得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她已经对这个问题有些厌烦了。
再过不多久,她就将七十六岁,在如今这个时代,她已经算是极为高寿了。尽管她还没有退位让贤的打算,心底也难免生出了一丝厌倦。尤其是有了那位可人而又知心的小情人之后,她对于朝政,就越发的倦怠了。权力不能放弃,繁琐的政务最好是推出去,这就是她现在的想法。
立个太子,既可以帮着处理一些无关紧要的公务,又能省下一桩心事,好一心一意地去和小情人快活,这真是何乐不为。
“退朝!”武则天轻声道了一句,在群臣的“万岁”声中,步入了偏殿。
一石惊起千层浪,没有过多久,这次的朝会,就变成了神都城街头巷尾议论的中心话题。就连那些一向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的贩夫走卒,“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也是大为增强。一方面,大家严词斥责突厥人趁火打劫,没有道义,没有廉耻。另外一方面,大家又开始议论、憧憬起李家的太子登基之后,大周将会走向何方。
众所周知,李家的两位皇子皇嗣和庐陵王,如今都在女皇的威势之下,“主动”改姓,成为了武家的人。可是,只要不是一个超级笨蛋,绝不会相信他们内心里真会情愿放弃自己威名赫赫的祖宗,而改去祭祀武家那小门小庭的那些不知名的祖先。那么,一旦他们登基,会不会把自己的姓氏改回来呢?再往深里想,他们会不会把国号改回来呢?会不会废弃武家的太庙呢?会不会把女皇的这些新政都一体废除呢?
这些,一样都没有发生,却都是完全可期的。这些,未必和这些风吹日晒讨生活的普通百姓有关,却是他们极为感兴趣的。
而有些看起来应该对这些问题更加关切的,反而对这些事情显得漠不关心。比如说首席宰相狄仁杰。
一大早,狄仁杰就回绝了许多“李党”骨干大臣以及一些原先摇摆不定,如今却有意投靠的“武党”、“清流”大臣的拜访,径直便装去了娄师德的府上。
通传过后,狄仁杰在娄师德的客厅里,见到了这位和他年纪相仿,性格却大不一样的同僚。
“娄公啊,你这次怎地如此糊涂,竟然主动请缨,去北疆受苦?”狄仁杰这次入相,乃是娄师德所荐,所以他把娄师德视作知己,也视作师长。对于娄师德前往北疆的选择,十分的不解。
“我为何去不得?”娄师德捻须一笑,一如往常的气定神闲。
“娄公啊,若是在三四十年前,我相信你不但去得,而且是绝好的人选。可惜,岁月不饶人,咱们都老了,比不得那些年轻人……”
娄师德敛去笑意,喟然道:“你说的不错,我的确是老了。不过,就是因为老了,我才更要去!”
狄仁杰不解,问道:“却是为何?”
“所谓‘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人的一辈子,若是真如草木一秋,无声而过,又有何意义呢?难道,忙忙碌碌一辈子,战战兢兢数十年,就为了谋个最后无声无息地闭上双眼吗?不说其他,就拿狄公你来说,陛下若是还没有宣布立李氏子孙为太子,你会不会继续拼搏,会不会继续和各种势力尔虞我诈?”娄师德罕有地激动,
狄仁杰也感受到了这位老友特殊的情绪,却仍是有些为他担忧:“可是,你——”
“狄公啊,人都道我娄师德胆小怕事,我的确是谨小慎微,但我也不是完全没有脾气的。一些无伤大雅的话,我娄师德听了自然可以置之一笑,可是,对于一些小人无耻的聒噪,我面上虽然不言,心中还是难以平静的。狄公啊,我终究不是圣人,这些年以来,年纪越来越大,对于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就越来越后悔。若是当年我能稍微强硬一点,不论是国事还是家事,都未必会到今日这一地步。我老了,时日无多,我一直都在期盼着,上苍能给我这样一次拨乱反正的机会。我要证明给世人看,我娄师德终究不是懦夫,我不但有老骥伏枥之心,也有老骥伏枥的胆略和本领!如今,这机会就摆在面前,我如何能轻易放弃?”娄师德激愤地说道。
狄仁杰终于不再劝,他看得出来,娄师德是真的下定了决心。他心下也有些愧疚,曾几何时,他也在嘲笑娄师德的队伍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