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两侧的辽军营地,收到情报后,立刻集结队伍,从两侧往中间集中。

等他们赶到正面营地时,宋骑已经杀透了大营,正掉头往西杀过来。

陈兵的一千铁骑在前,五万大军分成四个箭矢状冲锋阵型,卷起漫天的尘烟,满耳朵都是振聋发聩的马蹄轰鸣声。

西侧的辽军顿时陷入慌乱,在将领的竭力嘶吼声中,勉强形成防御阵型,撑起长矛,等待宋军的冲击。

可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宋军骑兵从三面兜过来,跑在最前面的却是亡命奔逃的辽军骑兵。

两千多辽军骑兵,被追着屁股杀,根本顾不上方向,也躲不开自己的阵营,蒙着头冲进了自家阵营。

防御阵型被瞬间冲得乱七八糟,还没等重新集结阵型,宋军骑兵已然冲到了跟前。

陈兵左前方是手持大枪的卞喜儿,右前方是抡着大刀的蝶儿。

两个小姑娘比辽卒壮汉都猛了数倍,纵马冲入地阵,片刻间就梨开了两道沟壑,随后一千夜袭队铁骑横冲直撞了进来。

两翼的宋骑也随后扎入辽军阵地,双方未经缠斗,辽军便败下阵来。

兵败如山倒,哭爹喊娘的辽军四散逃命,根本无视了辽将的嘶吼。

而那几个挥刀吆喝着,组织抵抗的辽将,被李花羽用弓箭射翻。

从大同府城东门过来救援的辽军,眼见大势已去,领头的辽将急令全军掉头,前队做后队,后队做前队,迅速往析津府方向撤退。

临阵撤军,乃兵家大忌,辽将乱中出错,出此昏招。

这个命令带给辽军军卒的是一场灾难。

宋军铁骑分出两万骑,调转方向衔尾急追。

辽军步卒瞬间淹没进宋骑的海洋里。

辽骑亡命奔逃中,掉队的被马踏如泥,成军的骑兵根本无视身后的惨叫,埋头逃命要紧。

这一路追逃,一直奔了近二百里地,宋军才鸣金收兵,止住了追击的脚步。

这一仗尽歼辽军七万余人,逃回不足两万,其余重伤逃散的不计其数。

辽国皇帝耶律延禧,收到信报,辽兵大败不说,还痛失一子,让他差点从龙椅上跌下来。

“这个陈兵是从何而来?”

喘息半晌才颤颤巍巍地问。

有大臣出列回道:“此人是宋国议和使团的监察使,后来不知如何,成了领兵统帅。”

耶律延禧茫然地看着群臣。

“议和使团?谁能告诉朕,这议和使团为何崩溃于道中?”

没人说话。

“还有和亲一说,朕与宋国皇帝已经达成共识,如何半道变成了如此局面,是什么原因?”

依然无人接茬。

耶律延禧用力一拍龙案。

“一个议和使团的监察使,如何领兵五万人,击溃了朕的十二万大军?”

大殿内的空气仿佛被冻结,呼吸都困难起来。

耶律延禧暴怒过后,感到一阵虚弱。

他失魂落魄地看着殿内群臣,期待有人出列,说出一个让人振奋的计划。

可惜,一众文武大臣都低垂着脑袋,大殿内落针可闻。

析津府败势已成,加上逃回去的近两万骑辽军,一共不足七万人马,如何抵挡大宋二十五万边军?

况且还有凶如猛虎的陈兵部,盘踞在大同府虎视眈眈。

正当殿内众人沉默时,又有边军急报传入大殿。

辽阳府告急,完颜宗望部十万人马,攻击甚急,辽阳府城摇摇欲坠。

而挡在临潢府最后一道关口的龙化州,集结了辽国十五万大军,抵挡着完颜宗翰的十万军队。

也是节节败退,败相已成。

耶律延禧眼中流下泪来,堂堂大辽怎么会到了如此地步?

他全身哆嗦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绝望的眼神,看着整整齐齐,垂首而立的文武群臣。

完颜宗望坐在大帐内,安静地听完军卒的报告。

过了良久,他的眼珠才转动了一下。

“呵呵呵,果然厉害,能吃掉本王的五千铁骑,并非幸至。”

站在他座位一侧的一个老者,捋着花白的胡须。

“此人确有雄才大略,当初王爷的注下得有些薄了。”

完颜宗望摇头:“裂土封王啊,不是注下的薄,是此人并未将咱大金国放在眼里。”

“王爷下一步该如何走呢?”

“全力拿下辽阳府,灭了辽国,然后本王好好与他碰一碰。”

“嗯嗯,让他看看咱大金的实力。”

完颜宗望转而望向大帐外,眼神十分坚定。

陈兵将辽国十二万边军击败,收获了无数粮草器械,用马车运了两天,才清理完毕。

大军在大同府城修整了两个月,闻讯从各地赶来的宋人,充斥了整个府城。

五万军队再次扩张了两万人。

焦广海此时身为总教头,已经不用亲自下场,他手下也算能人无数。

依着陈兵的想法,军队训练完成后,趁势拿下析津府,完成整个大宋北部的防线。

但是,自己孤军作战,到现在两年有余,也不知道朝廷是怎么想的。

赵哥又是个什么想法?

李花羽和蝶儿已经给他分析了当前大宋朝廷的形势。

皇帝赵佶只顾吃喝玩乐,根本不理朝政,大权已经落在以蔡京为首的一伙人手里。

这伙人跟陈兵都不对付,包括太尉高俅,元帅童贯,皇宫内还有一个对陈兵恨之入骨的韦皇后。

虽然陈兵在辽国大放异彩,做下了丰功伟绩,却得不到朝廷的认可。

甚至,边关元帅童贯再而三的给陈兵使绊子,置陈兵于危险中而不顾,显然是不想让他回到大宋。

陈兵还在犹豫中,最后让李花羽一句话安定了心思。

“哥,你管别人怎么想干嘛?”

“关键是你自己怎么想的。”

蝶儿补充了一句。

陈兵笑了:“你俩这话说的,让我无法反驳。”

阿三在旁也坚定地说:“你往哪走我们都跟着就是。”

陈兵举起右手:“明日集结队伍,留一万人守住大同府城,其余兵发析津府。”

有传令兵立刻转身冲了出去。

本来安静平和的大同府城内,顿时紧张起来,各自准备着出发的物资。

最忙碌的要数后勤保障部,四处调集粮草马匹还有民夫工兵等等。

焦广海、李文国、易重建、赵普宁四大将领,各领一万五千人马。

卞喜儿和蝶儿率领的一千夜袭队,平时算作陈兵的护卫亲兵营,跟随陈兵列在中军。

到了第三天一大早,六万队伍开拔,由李文国部做先锋,径往析津府方向行进。

析津府辽国边军留守上将军耶律栋梁,四十多岁的年纪,驻守边军已经五年多,属于老牌行伍。

这次冒险抽调边军去征剿陈兵部,他是极力反对的。

虽然宋国边军不可虑,但是毕竟在边境摆了二十五万人啊,怎能无视?

可架不住边军主帅是皇子,还是主帅,一句话便定了方向。

耶律栋梁沉稳老练,听到征剿兵败后,收编了逃回的残余部队,便紧守孤城,闭门不出。

只是,你不找事,事情却偏偏找上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