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顺倒是也希望可以缓一下再进攻,但问题是这个时候只要他表现出一点犹豫来,那么就会成为朝廷攻击的口实,虽然张顺并不在意那些东西,但毕竟还是要考虑一下未来,他也不愿意自己的朝代还没有成立,就被人当成一个笑话来看,他更不愿意别人说自己只敢打那些好打的对手,消灭忽必烈还是要靠自己。

更何况这也是消灭忽必烈最好的时机,如果自己现在退却了,那么也就有可能失去了和忽必烈决战的最好时机。现在这种冰天雪地的环境对于张顺来说非常困难,可对于忽必烈来说就好么?他们已经占领了大都多年,现在的将军也好士兵也罢也都大部分是在大都等地长大的,真正熟悉草原的人又有几个呢?他们和自己的军队没有区别,也许唯一的区别就是自己这边的武器可能会不适应这样的天气、这样的环境,但敌人又能比自己好多少呢?这一切情况综合起来看,自己是有一些劣势的,但也并没有多么差,这应该是一个机会。

最重要的是张顺认为自己一旦放开了道路,任由忽必烈回到草原,那么也就等于龙归大海放虎归山了,时间对于自己很重要对于忽必烈又何尝不重要呢?一旦一个差错出现,那么忽必烈要是跑了那就麻烦了。

其实张顺并不知道忽必烈那边的情况,也并不知道自己这边的人在襄阳做的事情,这些情报都因为风雪将道路阻塞所以没有办法在第一时间送到,所以这个决定他只能依靠自己的判断来执行了。

“好了,不必再说了!这一次和忽必烈的一场恶战在所难免,我们必须尽快解决他们,不能给他们逃走的机会。我知道现在的情况很困难,也知道我们将要遇到前所未有的问题,但我相信我们的军队我们的士兵是都可以经受考验的,在无数次的战斗中他们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也证明了我们已经变成了一支不可战胜的军队,我们必须要经历这样的考验。”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我们从汴梁离开之前就已经通知了其他各路军队,他们都会向这边赶来,虽说路途遥远,但是大家都应该知道这一战的关键性,所以兵力也不是什么问题了。”

谢升看到张顺已经下定决心,自然也就没有话好说了,当即耸了一下肩膀“既然王爷您已经下定了决心,那么我们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咱们干到底不就行了?但是我们该怎么打呢?”他们这群人其实都是一样的,他们可以随时提出自己的看法,但只要张顺决定了就会完全放弃一切争议,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作战上面。

这一下张顺有点嘬牙花子了,他可真的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对于这样的战斗他能想到的也就是一些记忆中的片段,而且都是来自于真正的大明朝。纵观朱明一朝,一直都是和北方的元人在不停地争斗着,虽说在这些战斗中有胜有负,但最终却并没有彻底消灭这个国家也是不争的事实,而真正的大胜却基本上都是来自于大明最开始的时候,那个时候大明将星云集而元人则将星暗淡,所以胜利的天平也就自然朝着大明一方倾斜过去了。

首先就是蓝玉的北伐了,洪武二十一年蓝玉率领王师十五万向北征讨,大军出大宁,进至庆州,探知元主在捕鱼儿海,蓝玉便抄近路星夜兼程赶到百眼井,此地离捕鱼儿海四十里便下令军队穴地而居,不见烟火,乘夜赶到捕鱼儿海南边。当时敌营还在海东北八十余里处,蓝玉命王弼为前锋,率骑兵迅速逼近敌营。敌人以为明军缺乏水草不能深入,故未加防备,加上大风扬起沙尘,白天都看不见什么。

王弼率军突然冲至敌营前,元军大惊仓促迎战,导致大败,太尉蛮子等被杀,其部众皆降,仅元主与太子天保奴等数十骑逃走。蓝玉派精锐骑兵追击但未追上,仅俘获其次子地保奴、妃嫔、公主以下百余人,后又追获吴王朵儿只、代王达里麻及平章以下官属三千人、男女七万七千余人,以及宝玺、符敕、金银印信等物品,马、驼、牛、羊十五万余头,并焚毁其甲仗蓄积无数。捷报奏传至京,皇帝大喜。

其次他能记住的就是朱棣了,这个燕王对于元人来说就是地狱一般的存在,他们的打法和战果都是威名赫赫的。朱棣在朱元璋在世的时候就曾经北伐过一次,当时他就表现出了自己卓越军事才能,雾中进军,忽然出现在元人营外,然后并不进攻,而是派人去劝降,一下子就把原人打得闻风丧胆了。

之后他成了皇帝,还是喜欢御驾亲征,倾全国之力投入兵力五十余万进攻北元,而为了这一站的顺利展开,他还动员了将近百万民众为其运送物资,但就算是这样他们依旧没有将敌人围歼,而只能做到击溃,杀敌数万却还是眼睁睁看着北元的皇帝再次逃跑,虽然这一战也导致了黄金家族彻底从历史舞台退出去,但也一样导致了瓦剌人的崛起,而为之后的土木堡之变埋下了祸根,所以事情永远都有自己的两面性,很难说到底谁对谁错了。

看到张顺一直默然不语,谢升也不敢多说一句话,只是看着张顺,半晌张顺才终于开口了“元人在草原上并没有筑城的习惯,他们说到底还是游牧民族的特性,想走到哪里就去哪里。不过我不相信在这样的冰天雪地里面他们就没有一个集中的地方可以去的?我想还是那个捕鱼儿海最有可能成为他们的落脚之地,既然是这样我们的目标还是那里,我想应该可以在那里找到他们的大部分百姓,将那些人消灭之后就足够让忽必烈心痛了。只有这样才能让忽必烈着急和我们决战,让他在这茫茫的雪原之中找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