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五章 苏天成的分析

一路快马加鞭,渠清泽用最快的速度赶到了登州。.

进入登州府城,渠清泽甚至来不及关注登州府城的繁华,径直赶到了督师府。

苏天成在督师府等候渠清泽,来到登州之后,很多的事情,苏天成无人可以商议,穿越这么多年了,历史发生了改变,苏天成很清楚,自己必须要改变以前的那些思想了,穿越的优势正在慢慢的消失,该做的事情,大部分都在推动了,只是时局发生的一些变化,逼迫自己需要拿出来更好的举措。

进入厢房之后,渠清泽没有寒暄。

“大人,两万五千江宁营将士,分作五批次,先后出发,第一批次的五千人,已经抵达青州,按照大人的要求,在青州驻扎下来了,第二批次的五千人,今夜可以到达青州,第三批次和五千人和第四批次的五千人,后日可以抵达登州,第五批次的五千人,三日后后抵达烟台,此次调防,没有引发很大的波动,将士日夜兼程,路上没有耽误时间。”

苏天成点点头,通过这一次的调防,聚集在登州、莱州和青州的江宁营将士,达到了五万三千人,去年调来一万人,苏天成赶赴登州的时候,调防一万人,前不久从安宁堡和靖边,调回来八千人,加上这次调防过来的两万五千人,可以说江宁营主要的兵力,基本集中到登州、莱州和青州了,加上招募的一万五千军士,总兵力达到了六万八千人了。

江宁营已经融合了不少方面的力量,将士的组成之中,有边军、投降的流寇军士、白杆兵、蒙古部落的军士等等,这些方面的力量。被糅合到一起,成为了一支俾睨天下的江宁营。

之所以留下三万人驻守在辽东,这是苏天成从辽东的实际情况考虑的,边军的战斗力虽然得到了提升,但总体上还是有些孱弱,难以和后金八旗军正面抗衡。辽东的主要任务,是固守关宁锦防线,而不是进攻,如此的情况下,留下三万江宁营将士,加上近十万的边军,以及调防过来的部分榆林营将士,力量足够了。

问题肯定是存在的,鞭长莫及。苏天成只能够未雨绸缪,加快建设登州、莱州和青州,迅速壮大力量,这种壮大的过程,包括了军事和民生方面,不仅仅是壮大军队了。

至于说六万八千军士的驻扎营地,苏天成早就做出来了布置,首要保证的是登州。驻扎在登州府城和蓬莱城的水师,将达到两万五千人。这些人全部编入水师,其次是驻扎在威海卫的将士,计划一万人,驻扎在烟台的将士,计划五千人,位于登州的原来灵山卫所在地点。驻扎五千人,驻扎在莱州府城一万人,驻扎在青州府城一万人,余下的三千人,驻扎在登州府城之内。重点保护督师府的安全。

江宁营部队的建制,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分为了陆师、水师两部分,其中陆师包括有骑兵、步卒、炮兵、斥候、亲兵等等兵种,取消了以前那些所谓的前锋营、骁骑营等等的建制,但名称还是保留的。

这一系列的改变,都是因为鹿善继的那封信,是因为朝廷里面发生了重大的变故。

“老渠,朝廷之中,出现如此的安排,你是怎么看的。”

“大人,下官以为,这是朝廷对大人担心了,开始削弱大人的权力了。”

一路上,渠清泽早就思考这些问题了,他也知道,到达督师府之后,苏天成肯定会询问这件事情的,接到苏天成的信函之后,渠清泽马上开始动用多方面的力量,收集来自于京城的情报,只不过没有来得及组建在京城的情报网络,所获得的情报是有限的。

“这一点是比如的,你分析一下,朝廷做出来这样的举措,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这就要看大人是如何对待了,若是大人反感此项任命,辽东比如出现巨大的波动,这种波动,甚至可能影响到朝廷的稳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后果,下官实在不明白,辽东局势,难得稳定,仅仅因为皇太极成立了汉八旗,朝廷就做出来了如此的举措,得不偿失。”

苏天成微微点头,没有说话。

“大人,下官说的很是直接了,接到大人的信函之后,下官也思索了很久,收集到的情报有限,不过下官觉得,大人还是应该从大局出发,下官相信大人也是如此看的,在辽东留下了三万江宁营的将士,这就是最好的态度了。”

“老渠,你说的有道理,稳定是必须的,辽东不能够出现丝毫的问题,不过这种稳定,能够持续多长的时间,我不敢保证,朝廷圣旨下达,陈新甲出任辽东巡抚之后,辽东会出现何等的改变,谁也无法预料的。”

“大人,下官以为,问题虽然存在,但重大事宜,陈大人还是需要禀报大人的,大人是蓟辽督师,陈大人所做的决定,大人完全可以左右的。”

苏天成摇摇头。

“老渠啊,你还是没有彻底明白朝廷的意思啊,或者说是皇上的意思。”

渠清泽看着苏天成,没有开口。

“朝廷任命陈新甲出任辽东巡抚,也就是将辽东所有的事情,都托付给陈新甲了,从现在开始,我的重点职责,在于登州、莱州、青州,以及大同、榆林和宁夏等地了,至于说辽东的事情,恐怕就不是我所能够决定的。”

苏天成说出来这些话,渠清泽的脸上,露出了焦虑的神情。

“大人,下官以为不妥啊,留在辽东的,还有三万江宁营的将士,不是下官有私心,边军如何的调遣,不管是不是和后金鞑子厮杀,下官都不是很关心,可驻守辽东的,只有三万江宁营将士,这些将士,可不能够随意调遣,若是因为指挥失误,导致了重大损失,辽东就危险了,下官的理解,辽东留守三万江宁营将士,主要还是固守的。”

“这一点你是看准了,你大可放心,我已经给洪承畴写信了,关于江宁营调遣的事宜,必须要和我商议,若是牵涉到重大的变动,没有我的意见,不能够随意调遣的。”

“大人,下官还是担心啊。”

“担心肯定是有的,不仅仅是你担心,我也担心,但朝廷的圣旨马上就下来了,你我是必须要服从的,陈新甲出任辽东巡抚了,也要注意和洪承畴、徐尔一、秦三德搞好关系,否则在辽东也难以做出什么事情来,圣旨的意思是很明确的,这里面的事情,我们就不需要去分析了,皇上的圣旨和朝廷的决定,我是肯定要服从的。”

说完这些之后,苏天成看着渠清泽,说出来最为关心的问题。

“老渠,你是否收集到情报了,有关陈新甲大人的相关情况。”

“大人,有关陈大人的情况,下官收集到了一些,但不是很充分,根据收集到的情报,陈大人很有能力,曾经在辽东抗击过后金鞑子,而且是在崇祯四年大凌河之战之后,作为稳定辽东局势的干将,派遣出去的,朝廷上下对陈大人的评价是很高的。”

“嗯,有没有什么负面的情况。”

“探听到的情况,陈大人有两个方面,朝廷里面颇有微词,一方面是自身的廉洁做的不是很好,喜欢提拔送礼的官员,第二个方面,是有些自负,一旦认定的事情,就必须要办到,甚至到了好大喜功的程度。”

苏天成的心迅速的下沉,他担心的就是这件事情,凭着他对历史的了解,陈新甲确实是有能力的,可陈新甲这种人,属于那种需要被人管住的能人,如果管好了,陈新甲能够发挥出来巨大的作用,可如果管不好,让陈新甲单独负责一方面的事情,稍微把握不好,就有可能惹出来大事情。

辽东是非常敏感的地方,也是必须要稳住的地方,若是陈新甲好大喜功,认为明军在辽东,占据有一定的优势,忍不住发动对八旗军的进攻了,那将是巨大的灾难,辽东的边军,还没有能力击败满八旗。

陈新甲是杨嗣昌推荐的,若是陈新甲在辽东,弄乱了局势,杨嗣昌一样跟着吃亏的,这样的情况下,朝廷也稳不住了。

苏天成感觉到,辽东很有可能要出事情了,但面对这种局势,他也没有很好的办法。

“老渠,有关陈新甲的情况,你还要继续打探,重点了解陈新甲到了辽东之后,会有一些什么样的举措,至于说驻守在辽东的江宁营将士,一定是要稳住的,固守城池,绝不能够离开关宁锦防线,这方面,我会提醒陈新甲的。”

听见苏天成这样说,渠清泽的神情有些沉重,他清楚,有些事情,苏天成也不能够做主,无法干涉,陈新甲到辽东之后,就是代表皇上的,就是要削弱苏天成的权力的,如今苏天成能够调遣的军队,开始大幅度的减少,恐怕一段时间之后,能够控制的,仅仅会剩下江宁营了,至于辽东会出现什么事情,恐怕苏天成的心里也没有底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