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少年徐阶 第十回 履名山临大川脱胎换骨 中举人题金榜奉旨完婚(3)
殊不料乐极生悲,不几天,县学秀才狎妓放浪白龙潭的消息就不胫而走。顾俊父亲恨铁不成钢,狠狠地揍了顾俊一顿板子。县学查实以后,对顾俊他们做出停廪半年,停学三月的处罚。谚云:城门失火,
“殃及池鱼。”县学对秀才们严格了管理,加码了课读分量,搞得徐阶他们有苦难言。
到了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三月,北京政坛发生了一场“地震”,顽劣成性的武宗皇帝“大渐”了。这“大渐”,是中国封建时代特有的用于皇帝的专用术语之一。“龙体违和”是说皇帝病了;“大渐”则说病势沉重凶险要死了;“崩”即一命呜呼!“大行皇帝”是指刚死的前任皇帝。就算皇帝当了俘虏,成了敌方的阶下囚,也有一个非常光彩的专用名词——“—打猎去了,连当俘虏也潇洒。狩”——可见做皇帝的好处不胜枚举,无怪乎一部封建史只见杀来杀去,争当皇帝,皇族间也势不两立,甚至不共戴天。朱元璋的儿子燕王朱棣,不就是从北平起兵,杀了个昏天黑地,才杀进南京城,从亲侄儿手里夺取皇位的吗?就这么个残忍的主儿,年号倒蛮好听——永乐。死后还叫成祖,大概宣示他夺位成功吧。
且说武宗,躺在豹房那张恣意取乐,不知糟蹋了多少女子的**,面如金纸,两颊深凹,干瘦得几无人样,已经是只见出的气没有进的气了,身边没有皇后,没有太后(因为她们是不来这娱乐场所的),也没有一个大臣,围在他身边的是一群撺掇他狠命地玩的太监玩伴,所以,直到断气,武宗也不知道该留下点什么遗旨。最后,只留下那几句官样文章:“朕疾不可为矣。其以朕意达皇太后,天下事重,与阁臣审处之,前事皆由朕误,非汝曹所能预也。”似乎临死还在护着太监。这些话都由太监转述,可信度不高。
武宗一死麻烦的事儿一大堆,享年三十一岁的武宗没有儿子,皇位谁来继承呢?内阁大学士杨廷和根据祖训,提出“兄终弟及”的惯例,主张由武宗堂弟朱厚熜继位。此议经皇太后懿旨批准,内阁执行。就这样远在湖北安陆的年仅十五岁的朱厚熜喜从天降,捡了个皇冠,进京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宣布明年(公元1522年)为嘉靖元年。
跨入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按例应天府的乡试开考。华亭县学把希望寄托在徐阶、顾中立、王白谷三人身上给他们开小灶强补。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徐阶双眼视力竟频频失明。开始时感觉是两只眼睛上下两片黑幕,渐渐向中间推进合拢,然后是一片漆黑。稍隔片刻,黑幕又渐渐向上下拉开,渐渐又恢复视力。起始间隔时间还比较长,后来就越来越频繁了。这种情况,怎么参加乡试?不但徐府上下着急,而且县学教谕、知县聂豹也着急。于是请医诊治,无效;找偏方煮汤汁喝,无用。而徐阶呢,一着急,那病就越发加重了。
看来,参加乡试已无望,再等三年吧。当然也有怪命运的,说是徐阶时运不济,举人无望。眼见得试期逼近,徐阶反倒不着急了,反正赴试无望,也就认命了。
休息在家,徐阶也不看书,也不撰写文章,但思索是不用眼睛的,那就思考县学布置的试题,怎么立意,怎么破题。一天,徐阶正思索间,一声“无量天尊”直灌耳朵。忙问缘故,仆人回说,门外有位道长求见。顾夫人被蓝老道吓怕了,连忙问,何处来的道士?回说东岳行宫。原来是本地岳庙的道士,夫人这才放心,出门迎接。那道士年龄四十光景,白面长髯,手执拂尘,走路一瘸一瘸,动问“贵姓”,说是“姓谢”。“不知道长驾临,有何见教?”“闻听贵府公子目疾,前来一访,看能治否?”
欢迎您转载分享并保留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