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0章,扭转

王长龄又说道:“英军不仅仅炮兵战术运用的好,而且他们很少发动冲锋,除非是在有绝对把握的时候,否则宁可浪费子弹进行远距离对射,也不会贸然出击。所以一场战斗下来,他们损伤的情况不会很严重。”

龙云叹了一口气,说道:“英国人还真是难缠的对手。”

从一开始,吴绍霆就不指望东三省第一路军能打出什么成绩来,不过听完王长龄的汇报之后,他不禁猜疑中国最精锐的部队国防军是否能够顺利完成作战任务。现在已经不是拼军备的时候,更重要的还是军队素质。东三省第一路军只算第二线部队,可国防军真能比英军部队更强吗?

但话又说回来,他不可能单凭臆想来判断实际情况,国防军与东三省第一路军的差距有多大,谁也不能说出一个定论。不管怎么说,国防军四个师总计兵力有八万之众,就不信对付不了六万人不到的英日联军。

一切只能在战场上见分晓!

两天之后,辽东半岛再次传来最新战报,国防军第三师一个混成旅和两个团正式从营口出发,向碧流河增援。这意味着国防军将首次正面与英军展开交战,之前情报部门把搜集到的英军作战特点分析发到了前线各部,国防军第三师在外籍顾问的配合之下,已经制订了一套应对弗伦奇军团的作战方案。

具体作战方式是重新启用骑兵,利用广泛的空中侦查锁定英军炮兵阵地,然后借助正面战场的牵制,和密集炮兵火力群的打击,逼迫英军炮兵向特定的方向转移。骑兵部队快速迂回到英军后方设下埋伏圈,等着英军炮兵转移到自以为安全的地方,然后发起快速突击。

按照外籍顾问的吩咐,即便不能击杀英国士兵,也要尽可能的杀死敌人战马、破坏交通或者摧毁弹药库。英军如果继续向前推进,很快会进入长白山东端的丘陵山区地形,一旦失去足够战马,机动性必然大打折扣,到时候利用骑兵游猎式攻击会有更多进攻的机会,也会更得心应手。

吴佩孚在上任东三省统帅部奉天留守指挥官后,很快将辽东半岛规划出两个战争片区。东三省第一路军和国防军第三师的部队在碧流河的战线,被命名为西线;国防军第四师驻守的东港,以及师部所在的丹东,则被命名为东线。

经过这半个月的作战,目前在西线的敌人是日本第五师团与弗伦奇军团第四师,而集中进攻东港的敌军则是弗伦奇军团第五师和第六师,以及日本第一舰队的海上支援。

对于英日联军而言,西线很显然是为了拖住中**队,东线的作战才是主要。他们的战略目的就是尽快攻陷丹东,进而占领江界,破坏中朝边境的铁路线。

尽管弗伦奇军团第五师和第六师在兵力上与国防军第四师相差无几,但在日本舰队的火力支援之下,攻势异常凶猛。而且英军作战路线十分明确,正是故意将战场维持在沿海地区,不管国防军第四师如何引诱,英军部队都不会离开舰队火力覆盖范围。

这正是让吴佩孚感到很头疼的地方,如果没办法解决日本舰队的炮火威胁,单凭第四师很难坚守东港,甚至连丹东的防守都无以为继。

眼下,唯一可以指望的就是德国远东舰队、辽海支队以及空军部队。为此奉天统帅部从北京调动两个飞行中队到奉天,配合奉天原本驻扎的一个飞行大队,总计一百四十架战斗机。只不过这些战斗机大部分都是旧式的木架飞机,只有四十架是经过改装的“诚式改”战斗机,如今英军已经有良好的防空设备,这对空军作战造成不小的威胁。

只是战争不可能没有伤亡,为了守住丹东,哪怕牺牲再多的战斗机也必须接受。

吴佩孚给空军下达命令是尽可能破坏敌军的交通,其次则是狙击敌军炮兵。破坏交通能够延迟敌军进程,阻碍敌军各部之间的联络,可以最大化缓解东港防守的压力。而打击炮兵部队,则是削弱英军攻坚的力度,同样可以帮助东港防守。

五月初的作战在国防军陆续抵达战场之后,英日联军的攻势确实得到了一定遏制。国防军第三师后续部队基本到达,第一师的先头部队在集合之后则立刻奔赴东港,协助第四师压制弗伦奇军团。

在东线,尽管国防军第一师先头部队还没有抵达,但在中国空军英勇作战的压制之下,弗伦奇军团的进攻步伐拖慢了许多。

不仅如此,德国远东舰队和辽海支队同样开始执行一系列的海上拦截作战,专门从后方偷袭弗伦奇军团和日本舰队的运输船,甚至在五月六日傍晚时分还发动了一次针对中东舰队的正面进攻。

这次海战规模之大,已经超过之前中日黄海海战。中德联合舰队截杀英军中东舰队,双方在接近辽东半岛的海面上激战三个小时。虽然中德联合舰队在舰艇数量上有优势,可以分割包围中东舰队,可是中德联合舰队没有一艘战列舰,在火力上稍显弱势。

最终鏖战到天黑之后,双方各有损伤,最终各自撤退离去。德国一艘巡洋舰被击沉,辽海支队两艘驱逐舰重伤沉没,其中一艘在沉没之前向中东舰队“方舟”号冲撞,可惜后船舱进水太多,撞击力不足,仅仅造成“方舟”号船体破坏。英国舰队两艘战列巡洋舰重伤,三艘驱逐舰被击沉。总得来说算是打成平手。

因为中德海军介入黄海,导致日本舰队和英国舰队不能再像之前那样如入无人之境,从而也极大的影响了弗伦奇军团在陆面进攻的势头。

东港的压力减轻不少,这让奉天统帅部与昆明元首行营都稍微松了一口气。东三省的局势从整体上来看获得了稳定,并且因为吴佩孚的片区规划,让各路作战部队更显得条理清晰。昆明方面也能集中精神专心应付南亚战场。

这是自四月二十三日英军发动金州突袭登陆之后,中**队首次缓过神来,并渐渐扳回局面,不再是一味的被动挨打。

吴绍霆在这段时间里一直关注南亚战场上的消息,二十四师在缅甸已经立下根基,波刚将军还派出特使到昆明与其会见,缅甸的作战可谓是形势一片大好。

不过在暹罗德乌敦的大会战,随着大陆桥兵团的加入战局,暹罗方便也再次增派援军加入会战。如今德乌敦会战双方共投入兵力合计超过二十二万,一时间战况十分激烈,暂时无法取得突破性进展。

河内善后作战实在五月五日正式结束,城内的作战事实上在四月底就告一段落,但是不曾料到越南国王与黑格元帅竟然率领一支军队从东南郊区突围而出。二十师连续追赶了四天时间,才在今天于南定成功围堵住突围部队,生擒黑格元帅、越南国王阮福昶、印度支那联邦总督以及一众越南王公大臣。

吴绍霆在听说这个消息之后,立刻下达命令,派遣宪兵队前往河内,将黑格元帅、越南国王等人押送到昆明来。这些大人物必然还存在许多政治价值,按照之前的预想,黑格元帅可以做为羞辱英国人的俘虏在大肆宣传,至于阮福昶虽然不能在当皇帝,倒是可以扶植成为越南一个封爵,用来制衡越南女帝。

翅膀总有长硬的时候,吴绍霆故意把阮福昶保留下来,就是要时时刻刻警告女帝,“只要有任何僭越之处,中国还能扶持另外一个人来接替你”。

这天一大早,吴绍霆找来越南帝国右相唐绍仪,协商关于册封阮福昶爵位的事情。

这件事并不简单,毕竟越南女帝与阮福昶家族存在世仇,二人又不是同出一脉的血统关系,因此不可能说册封就册封。唐绍仪提出一个建议,可以通过减免越南国债为条件,并且拟定阮福昶成为“仁化伯爵”,封地就在仁化港。

仁化港是一座中国城,越南女帝应该心里很清楚,在这里阮福昶根本不可能培养自己的势力。除此之外,中国方面还能更容易监控阮福昶,一举一动都在掌握之中。

吴绍霆觉得这个提议很好,当即采纳,并叮嘱唐绍仪抓紧时间安排。另外还可以派遣特使前往非洲,将之前被法国人流放的维新皇帝阮福晃也接回来,安排在河内当一个贵族,到时候可以将越南打造成三派势力相互制衡的局面。

唐绍仪自然答应下来,只是说路途遥远,而且维新皇帝流放的地方又是法属殖民地,只怕接应工作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是。

随后,吴绍霆又与唐绍仪交谈关于“河内军事管制区”的建设工作,他叮嘱一定要尽快稳定河内的局势,消除战争影响,恢复民生建设,尽可能的笼络河内本地人心,减少他们对中国人的仇视态度。不仅如此,还要将河内打造成第二个中国城,让中国的势力在这里扎根结蒂,成为永久性的中**事驻地。

唐绍仪记下这些话,表示自己一定会尽量运用帝国右相的权力,做好这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