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九章 论
一个士兵没有斗志,转过身开始夺路逃命的时候,战斗已经没有了悬念。网溃败成了必然,就是布莱曼固然开始时候还在叫嚣着坚守,可到了后来他也没有了斗志,他也只能逃走,总不能让他一个人拿着枪去战斗吧,把自己凸出置于明显处,那就是在找死,这和笨蛋无疑!
东面战局突然变化,让原本胶着僵持的局势有了改变!东面不仅仅是布莱曼指挥的一个团失败的问题,也不是他所在的一个师的安危问题,而是关系到整个战场成败的问题,关系到新义州以西所有美军安危的问题。
生生撕开了一道缺口,这次轮到了部队,缺口正在不断在扩大,布拉德利获知消息后,第一时间就下达了夺回阵地的命令,而于东山知道这个好消息后,他惊喜之余同样加大了兵力!于东山命令必须巩固阵地并积极扩大战果!
这是13军全体将士拼搏的结果,也是用着13军牺牲将士的生命换取的战果!这次13军用巨大的牺牲来证明了自己价值,也挽回了13军之前的不利形象。
中美双方在新义州,在新义州东面都投入所有能调动的部队!预备队都投入使用!激战一个小时后,东面逐渐成了整个新义州战场上最为激烈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战场!
敌我双方都杀红了眼,一个排、一个连在往里填,没有了,再派!这个小阵地失守了,很快又被夺过去!寸土必争同样在这里上演!每一步都有敌我双方的士兵的生命来铺垫!
当炊事班的战士都派往这里的时候,意味着于东山手中真的是无兵可派!而东面同样说明还是非常危险!美军的火力非常的凶猛!重火力不停覆盖!每一发炮弹爆炸都将意味着有战士受伤牺牲!时间一分分的流逝,于东山也不停在焦急等待!
他等待的是能听到胜利的消息,能听到陈飞尘打来电话告诉自己敌人重新被包围了!当电报终于来的时候,于东山没有等到好消息,相反听到的是坏消息!东面攻占阵地全部丢失,战斗又回到原有的阵地上,意味着13军付出巨大的牺牲所取得的优势已经没有了!
于东山这个时候真正的体会到美队的战斗力,他也相信一但兔子急了,也会超水平发挥!美军现在战斗力已经比之前所爆发的战斗力要提高了不少!自己的部队已经逐渐有点抵挡不住美军的攻势!
南面的攻势依旧没有取得根本『性』进展,依旧被美军挡住!美军防御阵地同样是源源不断有新生力量注入,同样杀不胜杀!同样杀光了一批又有一批,原以为可以占领阵地了,可进攻时候又发现敌人又冒头了,依然还有大批敌人存在!他们同样也体会到了美军攻击部队的感受!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可是战果却让人失望!欣慰的是士气还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
战斗有开始就有结束!美军主力还是走回到了朝鲜,越过了新义州回到朝鲜!而我军追击部队也就是在最后包围了美军一股部队,全歼之后才发现这里面的敌人只不过一个团!战斗到现在,基本上已经宣告要告一段落,大战基本上即将要降下帷幕!
同样美军的攻势也逐渐开始停止!美军攻击部队也很不甘心,解救了十多万兵力的部队,可阵亡就有六万余人!这相当于被围部队一半不到的兵力!这如何让布拉德利甘心!可作为一名优秀指挥员而言,心里素质绝对要过硬,不能心理失衡!他再怎么不甘心也只能下令转入防御姿态!
反观陈飞尘方面,陈飞尘除了消灭近二十万美军部队之外,剩下的也就是占领新义州这个前进基地!外带收复海参崴!收复海参崴对于陈飞尘而言就是一块遮羞布!能重创美军的情况下却没有达成!这让陈飞尘如何能甘心?可同样的道理,局势的变化很现实告诉陈飞尘,战斗到现在也该停止了!
新年的一月,东线战场上大战基本停止,只有小战斗还在进行!可这都已经与大局无关痛痒!二个月的大战,让陈飞尘指挥的东线部队伤亡惨重!先后投入二十个军,其中主力部队就有十二个军!总共伤亡超过了三十万!单单伤亡率要超过美军,从战略层次上看,中方还是占了一点优势,那就是收复了海参崴!但是美军也没有吃亏多少!
美军消灭了大批精锐部队,致使东北边境上精锐部队基本上遭受沉重的损失!11军损失一半兵力,13军基本上没有了战斗力!其余各参战部队都损失了三分之一到一半!东北战线兵力出现了严重不足!
而这个时候,西线的林刚指挥的部队却节节胜利,苏联的守卫部队一再撤退!阿塞拜疆基本上已经没有了悬念!八成的土地已经被攻占,歼灭苏军超过五万人!缴获了大批的军需物资以及武器弹『药』,更为重要的还是炼油设备以及石油!
林刚最终的目的是巩固阿塞拜疆!就是拿下阿塞拜疆并成功守住,要横跨里海两岸!林刚心中非常振奋,多少日子里都盼望着自己能重新指挥部队战斗,能重新回到指挥员的岗位上指挥大军战斗!
林刚生平最希望的就是能和苏联打一仗!早在留苏治病时期,林刚就对苏联很不感冒,在苏联遭受不平等的待遇,让林刚一直耿耿于怀,他也从那时候开始发现苏联和美英国家没有什么两样,都是对中国充满了野心!
第二次中苏战争,虽然林刚是总指挥,但是最终却没有真正的战胜了苏联,更多的还是陈飞尘的因素!这次是自己正名的最佳时机,错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了!今后自己就没有这么好的机会!
他心中有一个声音在不停告诫自己,“林刚不能之过急,要稳住,不能大意失荆州!要真正战胜苏联才能松口气!东面陈飞尘那里还没有结果,如果陈飞尘那里还是胜利了,那么自己这边就不能有什么纰漏,要天救那必自救!自己都不争气那还怪什么!”
苏联当局获知部队对阿塞拜疆发起攻击的时候,他们都是大惊失『色』,在他们看来即使要反攻,那么也只能从新疆开始,可是怎么也没有想到会选择阿塞拜疆,竟然会渡海作战!他们也没有想到巴库丢的会如此之快,他们也没有想打会如此有魄力,竟然不急着收复新疆,反而会把战火燃烧到了自己家门口!
苏联当局都不得不佩服选择的位置非常的好,阿塞拜疆盛产石油,苏联全国一半以上的石油都来自这里!来自远东!况且阿塞拜疆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阿塞拜疆真的被拿下,那么欧洲就将真的要让中国发出声音,自己的大门就完全敞开!如果没有高加索山脉阻挡,那么欧洲腹地将完全敞开在的拳头之下!
阿塞拜疆是苏联必须要夺回来的,所以苏联不得不往格鲁吉亚派出重兵!不得不在高加索山脉地区集结兵力!这么一个动静迫使苏联不得不修改作战计划,把派往新疆的部队不得不抽调到那里来对付林刚的部队!
当苏联方面知道自己的对手是林刚的时候,他们都非常吃惊,他们也没有想到还会让林刚指挥部队,在他们看来林刚应该在东面,而陈飞尘应该在西面,陈飞尘的指挥风格已经让苏联『摸』索的差不多,他们也有了足够的应变准备,可是换上林刚后,他们都不得不改变策略,很多原本可以对付陈飞尘的计划此刻显得丝毫没有用处!本书首发
措手不及,战略以及战术上的措手不及,指挥员的人选上措手不及!这么多的措手不及让苏联在开始阶段就陷入被动!新疆固然开局非常顺利,也让苏联方面开始的时候有了足够的自信,士气也显得非常高涨!
可是现在,苏联已经没有了这么好的想法,美梦已经没有,他们也该梦醒,他们积极开始应对林刚!林刚在苏联情报机构里位列第五位,军方将领排列第一!这个位置要远远超过陈飞尘,林刚可是斯大林非常重视的人物!
而这一切都需要时间,苏联方面下达的命令就是阻止的进攻,在满足这一点之后再让部队不能控制住阿塞拜疆,为反攻收复阿塞拜疆打下基础!
这一切林刚都不是很关心,对于林刚而言,敌人的计划如何不重要,关键的是如何消灭敌人才是关键!尽可能消灭敌人!利用阿塞拜疆来最大限度消灭敌人!他不愁苏联不上套!如果苏联还真的不上套,如果苏联还是加大新疆方面的攻击,那么林刚就必须要加大自己这面的攻击力度,要让苏联方面不得不重视自己这面!
林刚负手看着悬挂在墙壁上的地图,这个时候他接到了一份电报,他看完之后虽然脸上没有『露』出什么表情,但是心底却高兴非常。不是当面之敌的情报,也不是自己指挥的部队又有了什么胜利的消息,而是陈飞尘指挥的东线战场基本上已经宣告结束了!
结果也出来了,林刚没有理由不高兴,除了收复海参崴还能说说之外,其余的根本就没有什么值得表扬的!就是海参崴也不过是满足一下民众的情绪!拿下海参崴根本就没有什么难度!在那么好的局势下竟然让美军突围成功,这说明什么?那就是陈飞尘无能!没有什么其他借口!付出了这么多的代价竟然也只不过这点成绩!
不过,他没有表『露』出来,因为周围都有陈飞尘的耳目,自己指挥的部队大部分是来自陈系部队!卢建飞、李华他们都是陈系干将!
想到陈系部队,林刚就又有了一丝的感慨,因为这次作战伤亡最大的还是陈系部队,第7军、39军、40军都是伤亡惨重,靠向陈系的13军、11军都是伤了元气!都进入重建序列!如果中央撤销番号恐怕也有可能!就是不知道自己这里大战过后,陈系部队还有多少能保存元气!恐怕『主席』知道后也要纠结很长一段时间。
李华与卢建飞都不在指挥部,卢建飞是前往一线担任前敌总指挥,李华则是刚刚去后勤部门负责关注后勤补给情况!林刚很想知道他们俩知道这消息是什么样的表情。
北京。『主席』的脸『色』依旧很正常,没有欢喜也没有愤怒!刘副『主席』心情却非常高兴,当然表情不会如此表『露』!他不仅是因为陈飞尘,还是因为『主席』!『主席』越是如此,就是越说明『主席』对陈飞尘感到很失望!『主席』的脾『性』向来都是如此。
总理还是第一个发言,他还是能尽可能说一下陈飞尘的战绩,他说道:“虽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是我们还是需要看到海参崴的收复,还要看到新义州依旧在我军的手中,这是『插』入敌人的一个绝佳的位置!美军伤亡比我们要小,但是美军依旧伤亡了二十万!这可是二十万,同样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这个数字也恰恰是在美国接受与否的一个临界点!超过了,美国势必要狗急跳墙与我们展开决战,少了美国也会纠缠着继续加大攻击力度!我们与美国开战就是要让美国清醒点,少一个敌人多一个朋友,这是共识,我认为陈飞尘同志应该给予表扬!大家认为如何?”
总理的话一说完,会议室里没有窃窃私语,而是诡异的沉默!没有人表态。『主席』也是看了看在座的每个人,他也想看看大家是什么反应,可是大家的这样的反应也出乎『主席』的意外。只不过『主席』很能控制住自己的心情!
在等待了好几分钟后,还是没有人回答!总理不得不继续发言,这个僵局也必须要由总理来打破!总理清咳一声,大家的目光自然聚集到了总理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