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六章 成事在天 第十四节
十月上,冀州,邯郸,大将军行辕。
关中、关西局势连续突变,天子危在旦夕,而河北诸府却因为救灾赈济和秋收秋种的事忙得焦头烂额,一时间无力西顾。
洪灾过后正值夏季高温,死去的百姓和牲畜尸体来不及掩埋,瘟疫还是不可避免地爆发了。李弘、张燕等人不顾疲劳,带领数万大军日夜奋战在抗灾前线。襄楷大师率领大知堂弟子冒着生命危险四处治病防疫。华陀大师也带着弟子赶到了河北。九月底,气候转冷,疫情终于得到了有效控制。
同时间,河北三州开始了秋收秋种。冀州受灾,粮食减产,河北要想平安度过难关,必须要保证三百多万灾民吃饱穿暖,必须要帮助他们重建家园,重耕土地,而最关键的一段时间就是今年冬天和明年春天。李弘为此急告河北诸府,想尽一切办法多收粮食,筹措救灾物资,务必保证灾民没有一个人饿死,没有一个人冻死。
这次大灾难,耗尽了河北的赋税、粮食和各类物资。河北虽然还在勉强支撑,但它就象一个伤痕累累的巨人,随时都会轰然倒下。
钱、粮和时间决定了河北的生死存亡。
这个时候,河北三州的门阀世族富豪们表现出了惊人的忠诚,他们在河北最危急的时刻,伸出了援助之手。
从七月底开始,长公主和张温、马日磾、崔烈、袁滂等大臣开始游说冀州大族,王柔、令狐邵、郭蕴等大臣奉命赶到并州游说。卫固、卫觊、苏先等大臣赶到河东游说,鲜于辅、刘范、田畴、公孙瓒等大臣在幽州游说。河北的存亡直接关系到三州门阀世族富蒙们的利益,他们在得到长公主和李弘的承诺后,同意出卖土地,赊借粮食和物资,这大大缓解了河北紧张局势。
与此同时,河北三州所有县衙,都接到了长公主和大将军的求援书信。长公主和大将军请求各县衙张贴榜文,遍告百姓,希望他们能尽绵薄之力,帮助三百多万灾民度过难关。河北百姓毫不犹豫,纷纷赶到县衙捐助粮食和物资。
大漠胡族诸部也接到了大将军的书信,大将军请求他们给河北捐助牲畜以帮助灾民过冬。胡族诸部落王立即派出使者,带着牛羊等牲畜急赴冀州。
三百多万灾民没有象过去一样陷入恐慌和绝望,更没有逃亡,他们对大将军和河北诸府非常信任。在各级府衙的妥善安置和救助下,他们平静地度过了最为艰苦的几十个日夜。洪水退尽后,灾民们立即返回了家园,开始了重建。
钱、粮的问题暂时解决了,剩下的就是时间。河北需要恢复元气的时间。
从目前形势来看,北疆军已经无力阻止袁绍占据关中和关西。袁绍的实力在短时间内将迅速增长,而曹操和田楷因为躲过了这场灾患,获得了休养生息的时间,他们的实力也将得到一定增长。河北担心的是,袁绍、刘表、曹操、田楷会不会趁着冀州遭受重灾的机会,联手出兵攻击。如果袁绍会盟各地州郡兵马同攻河北,形势将再度恶化。
由此引出一个最棘手的问题,天子救不救?如果把天子救到河北,也就等于给了袁绍联合各地州郡攻击河北的一个最佳借口。
如果不把天子救到河北,那关西就不能放弃,否则天子何处安身?关西不放弃,也就等于拖住了袁绍,但关西战场就要展开持续大战,这对河北来说,是一个沉重的包袱。
争论因此变得非常激烈。
在过去的几年里,勤王是河北大吏们的共识,是最为迫切的事,是关系社稷存亡的根本。
然而,今春北疆军杀进关中后,天子却拒绝到河北,并联合袁绍等叛逆围攻北疆军,致使北疆军损兵折将,不得不退出了关中。勤王失败了,河北大吏们的共识随即也就崩溃了。
紧接着黄河决堤,河北三百万灾民无家可归,河北生死悬于一线,这更极大地刺激了河北大吏。
几年来,晋阳大学堂,邯郸大学堂都在极力推习郑玄的“新经”,河北硕儒名士们也常常聚在一起探讨荀子的“隆礼重法”之道,思考孟子的“民重君轻”之言。随着改制的逐渐深入,河北大吏和士人们开始意识到勤王不是社稷存亡的根本,让千千万万的百姓活下去才是社稷存亡的根本。
先贤们的思想传承了数百年,虽然屡遭劫难,但从眼前的形势来看,无疑它是正确的。
天子高高在上,任用奸侫,祸国殃民,最后百姓没有活路了,黄巾军开始叛乱了,十年下来,社稷终于崩溃。重君轻民,民不堪忍受,最后民不但摧毁了君,也摧毁了社稷。如果继续下去,中兴大汉显然是一场不切实际的梦。
民富则社稷兴,社稷兴则君重,这个理念在河北大吏中逐渐得到了认可,并且随着勤王失败,黄河决堤,河北遭受重创而最终得到了广泛认同。
大将军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准备再次勤王,放弃关西的建议竟然遭到了河北上下一片反对。
反对最为强烈的就是张温、崔烈、马日磾等一帮老臣。
放弃关西,袁绍的实力就会骤增。袁绍实力大涨,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他可能重建皇统。皇统一旦重建,大汉就会出现两个天子。双方以黄河为界,一南一北形成对峙,平定天下中兴大汉就更加艰难了。
其次,救回天子,朝廷就要跟着到河北。天子、朝廷是否信任大将军和河北大吏,我们暂且不说,我们就说说改制。河北改制许多地方直接触及了天子和朝廷利益,和大汉律法也有很多冲突。天子和朝廷会不会接受和同意河北改制?会不会继续坚持改制?如果天子和朝廷反对改制,推翻改制,甚至追究改制者违律的责任,我们怎么办?
如果大将军以武力相胁,逼迫天子重建朝廷,同意和推行改制,那么在天下人的眼里,大将军和董卓、李傕等叛逆挟天子号令天下又有什么区别?袁绍等叛逆不正好有借口攻打河北了吗?
救下天子等于把河北推进败亡的深渊。这有必要吗?这明智吗?
过去我们有定策,说改制未成之前,不能勤王。但因为董卓死了,李傕和郭汜等叛逆又中了离间计互相杀伐,天子和关中陷入危急之中,不救也得救,所以我们今年勤王。不过,我们今年勤王有个前提,那就是必须占据关中,以确立平定天下的优势。
然而,事实却和我们的预料大相径庭。如今我们未能占据关中,关西又旦夕不保,天子又不相信我们,河北自身又陷入危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要勤王,还要放弃关西,这岂不是自取败亡之路吗?
有张温、崔烈这些老臣出言反对,李玮、谢明、司马朗、田畴、陈群、崔琰、唐放、余鹏、陈好、傅干这些年轻大臣们当然是高声附和了。
老臣们比较保守,不敢触犯天子的威严。但年轻大臣们就不一样了。
李玮、司马朗提出放弃天子,同时也放弃关西的建议。
我们已经到关中救过一次天子,此次放弃关西也是迫不得已。天子也罢,官僚士人也罢,既无法怪罪大将军,也无法怨恨河北。
天子不到河北,我们不但可以规避天子和朝廷祸害河北的危险,顺利推行改制,增强实力,还能摆脱天下人对大将军的误解,同时也能得到某些州郡大吏的支持。
袁绍一直拒绝尊奉当今天子,把天子让给他,任由袁绍去废黜,去重建皇统。这样,我们就得到了恢复元气的时间,而袁绍却背上了一个大包袱。
袁绍稳定关中需要时间,重建皇统需要时间,尤其废黜当今天子,他要承担很大风险,他必须要得到各地州郡大吏的支持才行。但刘表、刘备、曹操、袁术这些人为了各自的利益,为了掣肘袁绍实力的剧烈膨胀,绝不会轻易答应袁绍废黜当今天子。
不久,袁绍会因皇统问题消耗极大精力,会因为皇统问题和各地州郡大吏产生很大矛盾。等到袁绍把当今天子废黜了,估计他也众叛亲离了。那时,我们可以重整兵马,可以合纵连横各地州郡,打着勤王诛逆的旗号直杀中原,平定天下。
李玮、谢明、余鹏、田畴、唐放等亲信掾属的一致反对,对李弘震动很大。这么多年来,他和李玮等人还是第一次在如此重大问题上,产生如此严重的分歧。
诸多老臣,河北门阀世族和亲信掾属们异口同声的反对,给了李弘很大的压力,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建议。
荀攸、张范、张承、朱穆、魏攸、刘翊、陈宫、张邈、臧洪等一些混迹官场多年的大臣,这次却一反常态,坚决支持大将军的提议。
天子必须要救回来。虽然救回天子对河北的影响很大,很可能是致命的影响,但为人臣者,不能丧失忠义,不能丧失礼法。如果我们都不尊奉礼法,我们都无视忠义,那我们还有什么资格说别人是叛逆?我们还拿什么去勤王兴汉?
袁绍已经拿下关中,关西绝对守不住。死守关西,除了让河北雪上加霜以外,没有任何好处。
“诸位大人到目前为止,目光都盯在救回天子的坏处上,却没有多想想救回天子的好处。”荀攸很平静地说道,“救回天子,重组朝廷,我们倚仗河北的实力,完全可以再建大汉的威仪。天子有了威临天下的实力,朝廷有了驾驭天下的武力,试问天下还有多少叛逆敢和天子,和朝廷公开对抗?”
“当年,奸阉凭什么祸国?董卓为什么迁都?李傕、郭汜为什么要挟持天子?很简单,皇权。拥有天子,就拥有皇权。拥有皇权,就可以号令天下。奸侫拥有皇权,则祸乱社稷;贤者拥有皇权,则可以造福天下。这么至高无上的权力,这么大的好处,诸位大人为什么视而不见?”
荀攸刚刚说完,便立刻遭到了反对派的猛烈抨击。
天子到河北后,是主政还是不主政?如果天子主政,如何保证改制地继续推行?这个问题随即牵扯到皇权和相权的分离,牵扯到官制和朝廷重组。长安旧臣如何处置?河北大吏如何掌权?朝堂上的权力如何失衡。
天子到了河北,朝廷重组,大将军应该身居何职?大将军是不是应该主掌国事,把持权柄?大将军独掌权柄,会不会出现天下群雄联兵齐讨的局面?但如果大将军放弃独掌权柄,后果会更严重。河北的情况非常复杂,不管是大漠胡族,还是河北百姓,一旦失去控制,大汉的半壁江山就算没了。
天子到了河北,朝廷重建成功,河北军政是不是仍由大将军主掌?河北在未来的中兴大业中处于何种地位?承担何种责任?河北现在自身难保,如果天子非要命令北疆军即刻出战天下,平定叛逆,河北能否承担如此重任?
袁绍占据了关中和关西后,霸业已成,假以时日,他的实力将非常强大。同时,刘表、曹操、刘备、袁术、田楷也逐渐形成了大小不一的势力。在这种情况下,朝廷和河北将采取何种对策平定天下?朝廷和河北的对策能否保持一致?如果两者在策略上有分歧,矛盾日渐扩大,怎么办?
尤为严重的问题是,袁绍如果重建皇统,天下出现两个大汉天子,河北怎么办?
许许多多的难题,都来自于天子被救回河北之后,而产生这些难题的根本原因,是天子不相信大将军和河北众吏。
在今春大军入关勤王之前,很多河北大吏,甚至包括李弘自己,都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这个问题。然后,天子的倒戈一击,让他们不得不重新考虑河北的利益,考虑他们自己的利益。
鲜于辅、张燕、赵云、颜良、张郃、高览、文丑、高顺、徐晃、妾舞、何风、吴雄被紧急召到大将军行辕。
八月,鲜于辅被大将军从幽州召回行辕主持兵制修改,这场关系到大汉未来的争论他一清二楚。经过他仔细地解说之后,三种意见被摆上了案头。
不救天子,也不放弃关西。不救天子,但放弃关西。救天子,同时放弃关西。
“鲜于大人已经把这三种意见的后果说得很透彻了,你们立即给我一个明确答复。”李弘非常严肃,大帐内气氛很紧张。
第一种意见太保守,付出的代价太大,将军们不约而同地放弃了。
“关西放弃了,我们可以打回来。天子没有了,我们可以再立一个。”颜良冷笑道,“第二种意见可以让我们以最小的代价平定天下,无可挑剔。选第二种了。”
文丑、姜青、何风、吴雄随即响应颜良“你们认为呢?”李弘指着赵云、张郃、高览、高顺、徐晃五人说道,“你们是不是同意第三种意见?”
“把天子救到河北后,虽然我们遇到的困难非常大,但一旦天子相信了大将军,相信我们河北能够中兴大汉,其威力之大,非是我们所能想象的。”赵云诚恳地说道,“大将军,当年,你带着我们南征北战,吃尽了苦头,我们不都挺过来了吗?现在我们有了河北三州,有了上千万的百姓,有了十几万大军,难道挺不过来了?”
“中兴大汉,如果都象你这样婆婆妈妈,东也舍不得,西也丢不得,那要打到猴年马月?要死多少无辜性命?”颜良嗤之以鼻,“大将军,你认为呢?”
李弘没有回答。
长公主一直没有参加三府合议。
自大将军返回冀州,勤王失败的消息传遍河北诸府后,勤王的声音便销声匿迹了。长公主在北疆前前后后待了六年,北疆的事情她非常清楚。天子的突然倒戈对河北大吏的伤害太大了,对她的伤害也同样严重。
河北的大灾让北疆军陷入了动弹不得的困境,勤王变得非常渺茫。这时候,长公主盼望关中局势能够稳定下来,盼望天子能够支撑到北疆发动第二次勤王大战。然而,事与愿违,仅仅过了两个多月,天子就逃到了潼关。
河北上下为是否解救天子争论起来。长公主理解这些河北大吏,也理解大将军的处境,所以她一直没有露面,她希望河北大吏能在激烈的争论中找到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几年来,大将军和这些大吏们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了今天,她相信大将军和这些大吏们一定会救出天子,一定能中兴大汉。
她在耐心地等待,等待大将军的奏议。
大将军缓缓地走进了她的视野。大将军瘦了,面色漆黑,眼窝深陷,颧骨高耸。虽然他依旧高大魁梧,但从他沉重的脚步里可以听得出来,他已经心力交瘁,疲惫不堪了。
长公主站起来迎了上去。
大将军躬身行礼。长公主脚步不停,一直走到他身边,轻轻握住了他的手,“你几天没睡了?”
大将军勉强笑笑,身躯摇晃了一下。长公主一把扶住他的腰,心痛地说道:“你这样下去,会垮掉的。”
“陛下回来了,臣就可以好好睡觉了。”大将军悄悄前移一步,不易察觉地挣脱了长公主扶住后腰的手,但胳膊还是被长公主紧紧地挽着。
长公主心里一喜,脸色不禁红晕起来。她相信大将军,她相信大将军的承诺。这种信任从她第一次看到画像上的眼泪,从她第一次踏足北疆的时候,她就深深地刻在自己的心里。大将军从来不会骗自己。
“殿下,臣需要你的帮助。”大将军站在大帐中间,忽然抬起右手,放在了长公主挽住自己胳膊的两只小手上,望着长公主激动的双眼,一字一句地恳求道,“臣需要殿下的信任和帮助。”
“我信任你,就象信任我自己。”长公主轻启朱唇,抬头看着大将军,非常坚定地说道,“无论何时何地。”
深夜,张温、马日磾等八位老臣,三府长史荀攸、李玮、朱穆,三府司马张范、谢明、田畴,镇北将军鲜于辅,右将军张燕,龙骧将军赵云被请到了大将军中军大帐。
长公主高居首席。
李弘请众人坐下后,站在长公主身边,大声说道:“我已奏请殿下,命令征西将军徐荣、左将军麴义立刻率军勤王。待天子平安到达河东后,北疆军全部撤出关西。”
张温神情悲苦,喟然长叹。李玮双眼紧闭,沮丧摇头。荀攸脸显喜色,捻须微笑。
“没有时间了,我必须要做出选择。”李弘默默看了众人一眼,嘶哑着声音说道,“虽然我做出了对河北最为不利的一种选择,但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完全可以把这种大不利变为大有利。”
“殿下信任我们,我们也同样信任殿下。今天当着殿下的面,我们商量天子到河北以后的事。原则只有一条,那就是把你们认为对河北不利的事统统解决掉,把不利的事全部转化为有利的事。”
大帐中一片沉寂。
“长安朝廷中的大臣怎么办?”田畴问道。
“天子蒙难,叛逆肆虐,皆为臣子之罪过,统统罢免。”长公主用力一挥手,“新朝廷的公卿大臣,就是在座诸卿。”
“大将军在朝廷中身居何职?”李玮急忙问道。
“大司马、大将军,参隶尚书事,主掌国事。”长公主接着又指指张温、李玮、鲜于辅等大臣说道,“诸位大人皆为公卿,与大将军同掌国事。”
“河北军政由谁主掌?”谢明问道。
“大将军。”长公主说道,“天下未定之前,大将军依旧主掌六州四郡的军政大权。”
“天子何时主政?”荀攸问道。
“二十岁。”长公主肯定地说道,“陛下若不依,或者在这期间做出祸乱纲纪的事,我力主废黜天子,重建皇统。如有违此誓,则天诛地灭。”
众臣无不惊骇。这时,他们霍然发现大将军站到了长公主的身后。
“如果袁绍重建皇统,我们如何应对?”张温担忧地问道。
“刘表、刘备都是宗室大臣,不会轻易答应袁绍。袁术和袁绍仇怨甚深,我们可以利用。田楷是北疆人,和我们中间的许多人是朋友,我们可以说服他。西凉的韩遂已经和我们结盟,袁绍想坐稳关中,恐怕很难。我们所要对付的,无非就是袁绍和曹操而已。”李弘自信地笑道,“只要河北稳定,两三年之内,当可扫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