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苦处

“大人们操持军备已经到下面去了。”那小官立即答道。

“去,叫他们回来。这出使大事,他们耽搁起吗?”单章这话是说给宁采臣听的。

工部大人们怎么说都是一部大员,漫说他们是在做正事,就是不是,也不是你一个小小的太子舍人吆喝动的。

当然了,如果真有那狗屁不懂的小官跑去叫人了,那也不是没有可能。只是会有人那么傻,这样的人还混官场?

就是真有这么傻的人好了,也叫不来正做正事的大人们。

这个绿衣小官显然懂得官场窍门,他知道他若是跑去叫人,非让大人们狠削一顿不可,事后的小鞋更是少不了。说不定他这工部的差事就这么丢了。

可是不去。这边他也惹不起,只能小声说:“大人,借一步说话。”

“有什么好说的!”单章不乐意。

“大人,这边,小声些。大人,这其实是太子殿下的命令。”看看宁采臣听不到,那绿衣小官立即说道。

嘶-

单章的嘴差点都歪了。这不是坑人吗?

立即问道:“太子是什么时候下的令?”

“就在一个时辰前,是太子宫中的管事来传的令。”

唉!

单章叹了口气,他本来还以为是太子一早下的令,只是忘了,却没想到竟然与自己是前后脚。

殿下啊!你到底是欣赏他,还是在为难于他?

难不成是想使其受到挫折,以好收复?

只是无论是哪一种,现在显然都不是考虑的时候。再说无论怎么想都不重要,在人手下,这差事都要先办了。

单章点点头,知道了这是太子的人,自然就不能再针对于他。可是谁让他官小,虽说是自己人。可是官小之下,自然得脏活累活,全都承下。

单章使个眼色给那小官,分明是说。这事你去回,我不问了。

坑人。

这小官当时便有了与单章一样的心情。这就是坑人啊!

可坑人又如何?官大一级压死人,就是比亲疏有别,自己也比不上人家。

垂头丧气来到宁采臣身边:“大人。”低着头,见了礼。

宁采臣说:“不知我这出使的军备,什么时候与我补齐?”

“大人,非是下官不与补齐。可这事需要有关部门的手续。”

惊见“有关部门”!

这可是个大杀器!有谁知道有关部门是什么部门吗?

单章立时便明白太子为什么会收下这个小官,指使这个小官了。

这礼部的官员不是顾忌名声吗?有的是不顾忌名声的,比如这工部。

只是他们万万想不到,他们自以为低声的叙关系,其实早让宁采臣听了个真真切切。一切都是太子在幕后搞鬼。

宁采臣说:“你是说这出使不重要?老实说我也是这样认为,这出使辽国,去与不去都不影响大局。”

他这是什么意思?难不成是借此不去吗?这可如何是好。

这么大的纰漏,我可担当不起。

给某人一些难堪。小官小吏有这胆子,可是为此承担责任,他们是万万承担不起的。

那小官不得不以目视单章。

宁采臣有摞挑子的迹向。这可不是好事。更加不是一个官员的担当。

正所谓食君之俸,忠君之事。

这从古至今做正事的官员,多多少少都有为他人为难的经历。可无论是最终排除万难把事情办成的,还是没有办成的。最终都有个“办”字。哪有人一遇困境,便不做的。

“宁大人,有这点小事,便不愿出使,是不是不好吧?”单章小声提醒着。

宁采臣却说:“有什么不好的?反正出不出使还不一样。”

看宁采臣似乎是真的不想去,一下子急了:“那大人如何回复陛下。”

“自然是实话实说了。”

“为什么?”

“嗯-这个……”单章想了一下,立即说。“大人正是前途无限。这第一次出使就这样,恐与大人今后仕途有碍。”

“哦,我当是何事,原来是这事。我幼时遇一道人,那道人说我只有五品官之命,所以这事与我关碍不大。”

哪来的道人?怎么如此可恶。这样的批语不是找骂吗?

这位不存在的道人,如果在这儿,单章都恨不能打他一顿。

宁采臣有什么样的官运,他可以不在乎,但是如果宁采臣为此不愿出使,那才是大事。

这事都大到太子宫也背负不起的地步。

“宁大人稍安勿躁,这事必有解决之法。对吗?这位大人。”单章说。

那个小官一脸幽怨。就会往我身上推,我就那么的欺负?

可是想想宁采臣万一真不出使,他也心急:“大人,现在各个工场作坊都在全力生产军备,实在是没有更多的人手。”

这一下单章的脸也黑下来。这是个什么人,怎么这都点不透。莫非你真以为这事闹上金銮殿,陛下会轻饶了你吗?

单章刚刚准备开口,却听那小官又说:“但是如果大人愿意出些辛苦钱,下官可以让他们多工作一些时日,补上大人抽走的军备……”

“你这贪官竟然讹到了咱们头上,洒家非打杀了你不可。”鲁智深一听就火了。

他虽然是习武之人,但是却没有宁采臣的耳力,还以为是这官员在讨要“孝敬”。

看那大个要打自己,那小官立即说:“误会啊!不是下官贪讹,实在是下面工匠的银钱分发不到位,工匠们多有怨言,这才使得军备不足。”

“哦?这是怎么回事?”

看自己的话引起了他们的兴趣,这小官这才松了口气,立即说道:“工部一直都是银钱不足的,那几年还好些,但是自从(花石纲)……”

他一带而过,这些是不能说的,花石纲、岁供,再加上赵佶大把花钱。这些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使得国库空虚,蔡相不得不调用各部银钱。其中我工部最多,一些工场停工,就是不少工匠的工钱,也至今没有发还清。这银子不是下官要的,而是为工部的工匠要的。还请大人怜悯这苦工之人。”说着大拜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