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
对外分封,已经成了大唐的传统了。
只是让李承乾没想到的是,这稚奴明明自己就已经是被分封的那个,还对外分封。
当然!
在读完了信件以后,李承乾也已经是大概地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只能说……
这位侄子多少有点不知好歹。
据李承乾所知,老师的那四个儿子,李昂然,李悠然他们可是辽国的四柱国。
你要是跟这一家子人关系不好,那以后,争斗绝对是难免的了。
所以……
稚奴这才想出了要把太子送出去。
只是……
你送别的地方去不行么?
偏偏要送到西域去。
他都还没有跟稚奴要美洲的地呢。
李承乾感觉是不是可以交换一下。
毕竟……
西域也算是大唐的自留地。
可不能白白地送给对方。
随后……
李承乾便叫来了姚元崇等人,问问接下来怎么办。
等众人都了解完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
咳!
实话实说。
他们也从来都没有见过有提出这么过分的请求的。
不过……
从反面来说,之所以能提出这样的请求,那也证明了,两国关系不错,关系紧密。
但又有一个问题,摆在了姚元崇他们的面前。
这辽国的国君,竟然可以在臣子跟太子之间,选择了臣子。
这该说是有着多大的毅力。
咳!
这四家也不怕功高震主?
事实上……
在李治做出决定那一刻。
四家的家主都已经打算退下来了。
可以说……
这里头就没有赢家。
当然,一些子嗣什么的,原来是什么样的官位,还是一样地保持不变。
至于这新的太子。
自然是选择跟四家没什么太多矛盾的。
当然!
这目前还只是一个计划。
还没实施到这一步。
然后辽东城这边。
一位大臣也是急匆匆地把这个重磅消息,告诉了太子。
太子一听,父皇竟然想要废掉自己?
心里面就很急。
不行!
他必须要为自己谋出路!
什么叫做父慈子孝!
学学人家交趾那边是怎么做的!
……
元亨二十八年,五月的某一天。
辽国太子打算趁着他父皇不知道,而且借着李悠然他们交权后,再无兵权,并且是政务交接,正好有点混乱的时候,来一个篡权夺位。
本来以为可以万无一失的。
只可惜……
他终究不是自己的曾祖。
一位参与者,由于经受不住巨大的心理压力,结果提前把这事给告诉了李治,还告诉了李治,太子把他的药给换了。
李治只能说很痛心。
不过这又能怪谁呢?
当即便让人把太子以及一干党羽拿下。
他质问太子为何要这么做。
太子便给他讲了交趾的事。
而且还丝毫不承认自己的罪过,对李治大声道:“是你逼我的,父皇!儿臣不明白!儿臣不明白你为什么要对那四家这么好!”
李治倒是更想反问对方,“像四家这样的贤臣,你为什么不能跟贤臣亲近!?”
太子这下多少自知有点理亏跟心虚,可他还是不得不嘴硬道:“贤不贤的谁知道。反正事已至此,随便你怎么处置。大不了,不就是一死!”
李承乾这边还想说,随便自己的这个大侄子去那边折腾,最后自己坐收渔翁之利。
结果……
这想法都还没有捂热乎,很快,消息便又传来,辽国太子谋反,被贬为平民,要被流放南海。
在听完了使臣的话后,李承乾不由得有些感慨。
所以说……
以后他们也要警惕这样的事情发生。
不过确实!
李悠然他们在辽国的地位太过于超然了。
之后……
李承乾便也将这事告诉了李重。
李重觉得,他们应该举家搬回来大唐住的。
只不过……
也有一个问题。
可能是李治觉得,自己目前还离不开李悠然他们。
总之……
就挺麻烦的。
李承乾:“老师你怎么看?”
李重:“这是内部平衡没有做好。应该早点做好统筹的,不过……这虎父犬子,也没办法。自己不争气,那就会被时代所淘汰,这好像也怨不得谁。李悠然这边,肯定也有问题。你看,像我,我在大唐不说到处都是朋友,但至少,没有人说会恨我吧。”
李承乾便点了点头,说道:“倒也是。”
李重:“只能说……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地奇妙!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
李承乾:“可老师你好像很擅长看到将来的事情。”
李重:“其实你只要能够洞悉人性,你也可以做到。如果李治不是及时地这么做,那么,李悠然他们应该就会被害死,到时候……在史书上,就会是满门忠烈一类的评价。前提是,后面辽国太子的恶行逐渐地暴露出来。往往,在史书上,不就是这样的事情最多?”
李承乾:“还好稚奴没有那么做。”
李重:“感觉还是让李悠然他们回来吧。”
“只不过……这样对稚奴是不是有点太残忍了?”
李重扭过头来,问李承乾。
李承乾想了想,便道:“人总是会死的,就当李悠然他们已经死了。”
李重:“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如果稚奴是真的理智的,那么他理应这么做。感觉……大唐是不是可以跟辽东交换一些大臣?”
李承乾:“额……”
这又是玩哪一出?
李重继续道:“虽说李悠然走了,但是,或许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后,也不一定就比之前差。”
“这大唐不是还有很多科举没考上,没有门路,所以当不上官的。”
“让这些人去试试。”
“辽东向来是苦寒之地……”
“不过,如今好像也不能这么说了吧。寒冷是寒冷了点,但应该已经谈不上是苦了。”
“让李治过来跨国搞一个科举选士。”
李承乾也只能是持怀疑的态度说道:“这靠谱吗?”
李重:“树挪死,人挪活,这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何乐而不为。”
这样,估计也就不会有黄巢起义了。
实话实说……
这科举什么的,也确实该改一改了。
起码把这糊名制给弄上,这才公平吧。
现在的大唐,其实还是一个人情社会。
虽说……
也不乏在选官上,有能够做到公平公正的考官。
但多多少少,这出身家境什么的,也还是会对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比如说你一个泥腿子出身,跟一个世家出身。
那别的不说,给考官的印象肯定不一样。
要那么做吗?
李重默默地在心里想着。
其实要不要这么做,都对公主府没啥影响。
毕竟……
他的儿子,都是一上来就起步五品的。
只有没有背景的人,才必须从九品开始做起。
不过这是自己儿子能不能当官的问题吗?
根本不是!
而是,这绝对会得罪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