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那些总是强调个人奋斗的虚伪家伙们来说,皮尔庞特从来都不回避自己是个“富二代”这一事实。富裕的家庭给予他的不仅仅是优渥的生活和更高的事业起点,同时早年接受到的良好教育,更使得皮尔庞特终生都对艺术抱有极大的兴趣。在事业获得巨大成功的同时,皮尔庞特也成为了美国最有名的收藏家之一。
说起来,皮尔庞特的收藏爱好也跟他的父亲有关,朱尼厄斯长期以来都居住在伦敦,那时候伦敦的金融界名流们为了标榜自己不同于那些工商界的暴发户,都喜欢收藏艺术品,以彰显品位。
当朱尼厄斯完成了对法国政府的贷款之后,赚得盆满钵满的他成为了在伦敦最富裕的美国银行家,跻身上流社会,于是朱尼厄斯也开始效法其他银行家收藏艺术品。由于财力雄厚,朱尼厄斯在伦敦王子门的宅邸很快就变成了一个小型博物馆,法国的油画、西班牙的绣品、英国的手工艺品……应有尽有。
受到父亲的影响,皮尔庞特也对艺术品收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可以表现出摩根父子在艺术收藏上所共有的执着特性。1876年,朱尼厄斯见儿子在美国把家族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于是便决心买下当时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一幅人像油画——庚斯博罗的《德文郡公爵夫人肖像》。不承想,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人也看上了这幅油画,于是朱尼厄斯和罗斯柴尔德家族互相竞价,都想要得到这幅画。然而,这幅画没有等来财大气粗的买主,反倒等来了盗贼的光顾。
直到1901年,这幅画重现人间,皮尔庞特便以三万英镑的天价购下这幅画。这时候朱尼厄斯已经去世整整10年了,皮尔庞特把这幅画珍藏在父亲位于伦敦王子门的老宅之中,挂在壁炉正上方那个父亲最喜欢的位置上,由此了却了父亲的一桩心愿。
皮尔庞特一生在艺术收藏上的表现可以用“疯狂”二字来形容,无论是各国文豪的早期手稿,还是著名画家的画作,乃至中世纪的珠宝、瓷器、雕塑、头盔、武器等,都是他的爱好所在。相传他为了获得大诗人拜伦的手稿,曾派一个代理常驻希腊,一守就是好几年,最后,他买下了拜伦的所有手稿。
皮尔庞特横扫艺术品的气势更是无人能出其右,在给姐姐玛丽·彭斯的信中,他写道:“希腊古董我已经搜集得差不多了,现在我的兴趣转向了埃及古董。”
这位收藏狂人,每每看到精美的艺术品,就会不假思索,甚至可以说是不由自主地掏出美元。他对收藏的疯狂和痴迷,除了审美取向之外,更大的动力来自于他的一个信念:为美国网罗到世界上最完美的艺术品。
不过具体到购买某件艺术品的时候,皮尔庞特则表现出了一个银行家应有的精明,他不讨价还价,只在竞价的基础上加10%到15%就成交,倘若卖家拒绝的话,皮尔庞特一般情况下也不会加价——想从他身上赚到更多的钱实在是门儿都没有。在达成交易付款时,皮尔庞特也不怎么爽快,往往延后半年付款。
由于财大气粗,再加上对艺术的痴迷,皮尔庞特的藏品量在历史上真的是无人能及,他的藏品中,单是文学手稿藏品就有两万余份,包括了济慈、拜伦、雪莱等欧洲大文豪的手稿。
皮尔庞特对艺术界的影响之大,以至于他病重的时候,无论是艺术家还是艺术品商人,都担心皮尔庞特去世后艺术品市场会萎缩。更有许多的商人、艺术家赶到皮尔庞特的病床前,他们并非是探望这位金融大亨的病情,而是向他推销自己的艺术品——谁都知道像皮尔庞特这样财大气粗而又热衷收藏的人实属少数。
数量庞大的藏品也给皮尔庞特自己带来麻烦。由于这些艺术品绝大多数都是在欧洲收购的,所以它们都藏在了英国伦敦,皮尔庞特出于“为美国收藏艺术品”的想法,想要在自己去世前将这些藏品都运回美国。但这些艺术品数量过于庞大,前后总共花费了一年的时间,皮尔庞特才将它们从伦敦全部运到纽约。
同时由于那个年代美国为了保护尚不够强大的国内经济,对外来货物征收巨额关税,这批数额庞大的艺术品想要进入美国,所要缴纳的关税也是相当惊人。不过美国毕竟是摩根家族的“老巢”,当时摩根家族在美国的影响力足以撼动国会,为了让自己的艺术品能够运回美国,皮尔庞特通过个人关系,使得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对超过100年的艺术品免征关税的法案。就这样,成千上万的艺术珍品被打包运回美国,一分税钱没上缴不说,海关还选派业务骨干亲赴伦敦,协助皮尔庞特办理通关事宜。
在皮尔庞特去世后,律师统计皮尔庞特留下的全部遗产,发现他所留下的现金加股权共有6830万美元,而他的收藏品总价值也达到了5000万美元之多。一个人拿出自己全部财产的一半来进行艺术收藏,这即使不是空前绝后的,也是世间罕有的。
这些艺术品在皮尔庞特死后,大多数都按照他的生前遗嘱捐赠给了美国各大博物馆,其中给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艺术品有7000件之多,这其中有“文艺复兴美术三杰”之一拉斐尔的大量作品,他还赠送给瓦兹瓦斯博物馆13000件藏品,包括古青铜器和欧洲装饰艺术品,借着皮尔庞特的个人捐赠,这两家博物馆一跃成为了美国排名前五的大型博物馆。
从皮尔庞特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当一个富豪的财产积累到了一定程度之后,财产本身对他来说已经不再是最重要的,通过公益、慈善事业为自己赢得巨大的名声就成了这部分人的追求之一,无论是100多年前的皮尔庞特也好,还是今天的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也好,他们的出发点都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