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纷至沓来

鞠躬感谢“yylai”大大、“海魂888”大大月票支持!“zjun971210”大大打赏支持!

————————————————

杨必忠显得很是儒雅,坐下之后对着陆政东说道:

“看着市长年轻有为,再看看那些远比我年轻的同行,一见之下才知道自己真是老了,都不知不觉就快到知天命的年纪了,让我不禁生出回家颐养天年的心思了。”

年龄有时候是个宝,因为有时候人的阅历和经历与之成正比,历经几十年风云沧桑的老家伙的确是不一样,这句话说得很是有些味道。

陆政东也笑了笑:

“杨总裁太过谦了,杨总裁不惑之年才开始第二次创业,却是用不长的时间久创下了这样一番规模,这说明只要想干,能动手干,总能干出些什么的,年龄不是不是问题,杨总裁可以讲是这个年龄段创业的典范,是现在很多四零五零下岗职工的榜样,我还想辛苦杨总裁把这样的经历和他们好好分享,让他们对未来更有信心。

呵呵,真要说起来,杨总裁这样的年纪经验眼光都是其他人难以比拟的,正是干事业的壮年时期,姜子牙八十一岁还能出山,杨总裁何老之有?依我看,再干个一二十年不成问题。”

这话让杨必忠也很是受用。

陆政东和杨必忠谈了好一会,其实他的话也没什么新意,不过是把刚才在座谈会上的有些话说得更直白一些罢了。主要也就是给民营企业家们打打气。企业家在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论国有还是民营,都是如此,给他们一个能赚钱,能赚大钱的希望,让这些人放心的投入进来。

杨必忠从陆政东那里吃了一颗定心丸,微笑着上了车,回首看了一眼市政府大楼,他单独见陆政东确实只是一个初步的沟通。其实说穿了,就是施展人格魅力,让对方对自己产生好感,为今后的打交道作铺垫。很多人都问他经商成功的秘诀,其实秘诀很简单,在国内做企业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跟着国家的政策走,跟着经济发展的大势走。

国家说得发展市场经济,那些第一批倒爷都发了财,国家讲要发展股市。于是第一批炒股的多数都成了百万千万富翁。

这个事情看起来是很简单的,但是如何把握其中的火候。这就是真正有眼光的企业家和普通商人的区别……

陆政东送走杨必忠之后,又马不停蹄的去见其他客人,穆先生和赵一芒等人到了安新。

世纪之交,管理层在出台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时,也出台许多对证券市场的激励和扶持政策,这些政策其所激发出的市场能量使股票市场持续走强。例如,改革股票发行方式、扩大股票市场资金来源渠道、允许三类企业上市、允许商业保险资金间接入市、允许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质押贷款等等

特别是“保险资金入市”和“向二级市场投资者配售新股”的双重利好,直接引发了大牛市的启动,不但穆先生等人是把几乎全部身家都投了进去,就连杨璐也在他的指点下携巨资进入了股市。

“政东,网络股走势到底会怎么样?”

一见面,穆先生和赵一芒就迫不及待的问起了这个问题。

陆政东笑了笑,如此大牛市,却让穆先生等人心神不宁,主要是源于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的“黑色预言”。

他在一次与记者的即兴谈话中,对如火如荼的网络经济发表了自己的感想。他说:“目前香港和内地都在炒作网络股,它对高新技术产业利少弊多,传媒最好不要推波助澜。”他认为,“在中国,现在上市的网络股没有几个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股。”

他把矛头直接对准了股市上炒作“互联网概念”的行为。他举例说,最近股价暴涨的一“网络股”其实是做服装的,只不过有一个网址可以在网上买卖,就把它与新经济连起来,这未免太过勉强。最后他用一种很恳切的口吻说:“国内的新经济八字还没有一撇呢,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这段话好像在一盆正熊熊燃烧的火焰上,兜头浇下了一瓢冷水,当即溅出四射的火星。第二天,各大媒体及门户网站都发出了新闻:“经济学家xxx给网络股泼冷水。”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互联网技术从实验室走了出来,日渐成为勃然兴旺的新经济。在之前十年里,它让美国巩固了全球经济领头羊的地位。

纳斯达克指数在九八年它才刚刚跨越了两千点大关,而一年之后的九九年底已经逼近五千点大关,市场的繁荣把人们对互联网的热情推到了沸腾的高度。

在国内,新兴的门户网站如日中天,都纷纷到美国上市,一个新的时代似乎刚刚拉开了华丽的帷幕。

这番话简直就如同当头棒喝,引来了证券界和网络界人士的强烈反击,而他也毫不示弱,一时间舆情汹汹。

而就在他讲话后几天,纳斯达克指数赫然突破史无前例的五千余点,举世一派欢腾,他的声音愈发显得好笑和荒唐。

但穆先生等资本大鳄之所以能成为大鳄,肯定是有着寻常人不曾有的敏感性,股价越是在高位,越是涨得厉害,他们都是越紧张,所以嘴上虽然也跟着其他人一起叫骂,心里却是犯着嘀咕。

陆政东只是微微沉吟了一下便道:

“网络股还是尽快见好就收吧。”

陆政东说得风轻云淡,而穆先生等人则是神情凝重,迟疑了好一会才问道:

“政东也是觉得网络经济不行?”

“那倒不是。网络经济等高科技是世界以及国内未来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单现在还处于初级阶段。尚不成熟,我认同那样的看法是网络股泡沫太过严重,崩盘为时不远。”

陆政东说得非常的笃定,不过他也没在这上面多讲,转而说道:

“当然这不足以撼动大盘,即便在下半年受一些国有股减持、创业板设立等市场利空传闻和前期获利盘套现的影响,证券市场会有一轮快速回调,幅度也相当大。但今年是中*央制定的实现国有企业脱困目标最后一年,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年底重组股的异军突起,估计仍然带动大盘强势反弹,今年股市应该是会很红火……”

陆政东说着又喝了一口茶道:

“股市的大红大紫自然也会有人鱼目混珠,公司行为违规和股价的恶意操纵引起高层的高度重视,加强监管和处罚势在必行,包括各大基金管理公司也不例外,不客气的讲,现在大多数基金公司都问题多多……”

二000年股市的大牛市也暴露出太多的问题。证券管理部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表明加强证券市场的监管成为今后的重要任务。

为此多家上市公司被处罚。甚至出现了证券市场历史上首个遭刑事处罚的上市公司,而在下半年,证券市场又爆出了一个重大事件:一家著名的财经杂志发表了一篇石破惊天的文章,将国内数十家基金公司的黑幕大白于天下,虽然这些公司联合起来极力抵赖狡辩,但在极大的压力之下,管理部门不得不认真进行调查,结果被报道的基金公司几乎无一例外都存在问题。

穆先生的脸色越发的凝重,虽然陆政东这话完全是私下的探讨和交流,但说得如此透彻,他自然也是非常重视,他也清楚火爆的行情使得市场充满投机的泡沫,题材的疯狂炒作,使得大多数个股的估值明显偏高,投资风险加大,这也为后期走势埋下不稳定的因素,这些因素集合在一块,那问题就更大……

陆政东如此泄露天机自然也是有不少想法的,穆先生是资本大鳄,手头握有大把的钞票,更为重要的是穆先生穆先生在国内国外金融界和实业界是呼风唤雨的风云人物,有着极为广泛的人脉资源,而安新的金融业急需提升,如果穆先生能够加入进来,那好处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他在启动安新金融发展的初期,能够有这样一个有号召力的人物就显得更为重要。

当然穆先生不是慈善家,而是商人是资本大鳄,逐利是其本性,安新必须也要有拿得出手的东西,于是陆政东继续说道:

“国企脱困的进一步深入势必面临着新一轮的产业整合和资本重组,而这个高*潮马上就要来临,各行业各公司,都在急尽所能地跑马圈地。全国其他大中型城市是这样,安新也是如此。

对于金融业来讲,这是一个机遇,不过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从目前的情况看,入世应该已经就在眼前,而一旦入世成功,国际金融界对国内巨大市场的渴望与野心将会变成实际行动,国外的金融企业势必大举进入,虽然多会采取合资的方式,本土企业与国际产业巨擎之间的竞争战火不可避免,如果不尽力壮大自己,那么将来和这些巨头竞争将会非常吃力……”

“眼界决定境界,政东恐怕一开始就没有把眼光局限在安新乃至贝湖这片金融业的贫瘠之地,一直是把融资、重组、架构的目光投向更大的世界,只有真正的放眼世界,走出去,请进来,那一地的发展远比想象中来得更大更精彩

。”

穆先生也深以为然的说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陆政东与穆先生之间的对话也越发地深入了,许多人多口杂时不便商谈的私秘话题,借着此时此刻独处的契机,纷纷做了交流,而在一边的赵一芒也会加入进来。

当陆政东在适当的时候抛出了安新建立一家民营银行的设想,陆政东的想法是吸纳包括安新本土有实力和国内有实力的企业界人士加入。

建立银行,肯定是很多金融从业者梦寐以求的事情,陆政东发现当他抛出这个的时候。一直显得沉稳的穆先生眼中透露出一种热切。也说明了这一点。而在其后又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泰然自如。

确实穆先生对此颇为心动。

无疑陆政东是有这样的能力来推动此事的,一来是陆政东背后有云家支持,二来陆政东是吴教授器重的弟子,吴教授作为经济界的泰斗级人物,在财经界金融界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力和人脉,其三陆政东的这些设想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探索性,也有着极强的操作性,甚至陆政东已经做了不少前期的工作。

按照陆政东的设想。这无疑是一个非常规范的银行,按照之前第一家民营银行的模式,董事长应该是由国有银行或者金融机构“跳槽”出来的人士担任,而各大股东担任董事,这是一个心照不宣的规则,因为这样既保证银行发展的方向,也保证股东的利益,对外也能让公众更为放心,而他作为金融从业者,占据这样的先机。那么在其中也会充当非常重要的角色,这对他而言也是一个极好的机遇……

穆先生在安新并没有呆多久。安新市的新闻中播发了詹继东和陆政东会见穆先生的新闻,也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关注。

赵一芒并没有随同穆先生离开安新,他还另有事情,等到穆先生离开之后,他才有机会和陆政东详谈。

“一芒,有没有考虑过从经济研究会出来?”

陆政东拿着一直雪茄把玩着,对着赵一芒问道。

“虽然俗话说小丈夫不可一日无钱,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可是有时候我是看着都累,我就是受不了那份约束才出来的,习惯了自由散漫,受不了那份罪。”

京城中这些子弟中流传着一句话:头脑一般的搞商业,头脑好的搞政治,而赵一芒这样既不从商也不从政,那就算是异数了,陆政东春节的时候见到赵一芒家的老爷子的时候老爷子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所以陆政东才有此问。

赵一芒说着偏过头说道:

“从政,其实生活也会失去很多乐趣。”

人各有志,赵一芒这话让陆政东也有些感触,也不禁道:

“是啊,从政,必定会失去一些东西,但也一定能得到一些什么

。就看你是如何面对,如何比较的了。其实做人,做官,做其他什么都一样,重要的还是在于自己内心想要什么……”

赵一芒也品味着陆政东话里的意思,笑了一下道:

“有些朋友想见见你,不知道政东有没有时间?”

赵一芒在陆政东面前显得很随意,有些东西其实藏藏掖掖的反而不好。

赵一芒是准备给陆政东引荐一些对安新感兴趣的朋友加入到安新这盘棋中来。

对于陆政东来讲,陆政东到安新或许是出于其他考虑,毕竟贝湖省与东部沿海一些发达省市相比起来,实在是算不了什么,经济不发达,政治也比较闭塞,而安新在副省级城市中基本上也就是在尾巴上摇来晃去的,在副省级城市的地位不高。

在京城实力强悍的各种力量中,这个地方属于鸡肋一类,对安新进行政治投资,看起来似乎并不是什么明智的选择,可这也正是云家高明的地方。

因为是鸡肋,没多少人愿意去触碰,更多的是陆政东与贝湖和安新本土力量的较量,而不是云家与其他京城强悍力量在这个舞台上进行较量,也就意味着上层的角力要小得多,而安新作为副省级城市相对的独立性让贝湖省能够干涉的力度小了许多,而其背后京城的力量就可以发挥出很大的作用,这几点给陆政东提供了相当的便利。

至少可以让其从容的应对布局,以取得绝对的控制权。而不像那些耀眼的发达省市的较量,各大势力虎视眈眈盘根错节,那就给陆政东提供了一个机会,一个逐渐地,全面地控制安新的机会。

当然这样的谋划还有赖于陆政东的实施,而陆政东没有让人失望,现在陆政东又迎来一个机会:西部大开发。

西部大开发,看似是对西部的扶持,而更加重要的是一个战略层面的选择,而在这其中,有一个理由恐怕并没有摆上桌面:这又何尝不是高层看到东部经过二十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很快就有遇到瓶颈的一个反应?

东部有些地方经济极度繁荣。极度繁荣就是衰退萧条的前兆,这就需要未雨绸缪,而且就算东部还能继续高速发展,也需要其他方面提供助力来保持持续的发展。

可以讲,西部大开发是一个必然的选择,而这样的选择对于中西部来讲是一个机遇,对于安新就更是一个机遇,安新积弱已久,弱到了极点或多或少都会触底有些反弹,加上有这样的机会,加上陆政东,这就更成为可能,安新迎来了新一轮发展的曙光。

以经济为抓手,实现政治上的突破,这肯定是陆政东想要的,而对他赵一芒来讲,安新就像是

股市里的潜力股一般,在其潜在价值还没有被众多的人买入之前赶紧抓在手里,坐得增值那才是第一要务,这是他的想法,也是穆先生的想法,也是想通过他引荐陆政东的那些人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