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战争的无奈
但叶飞却直接拒绝了这一**,同时也驳回了某些原国民党海军官兵提出的“逼日本人弃船后派人上去搜集一些战利品,反正这也是破交战中的国际惯例。”的建议,因为“我们可以是复仇者,但不可以是强盗。”。而且一旦让舰员们真的干起海盗的勾当,他们的思想难保不被金钱腐蚀,这也是叶飞所绝不愿意看到的。更重要的是,这种上船搜集战利品的行为如果形成惯例,日后就很可能被敌人利用,以伪装了的武装商船设下陷阱,不久前给大家讲课的德国海军军官就提到过这一点,一战时期德国的潜艇没少被英国的伪装船用这种办法阴掉,叶飞可不想自己的舰队也因为贪婪而自找死路......
此外,叶飞在鸣炮要求对方停船后,一开始还准备给那支日本船队留三分钟下船逃难的时间,作为一个老党员,他心底里对破交战这种以平民为攻击目标的作战方式还是有些反感的,虽然迫于形势不得不采取这样的打法,但无谓的杀戮还是会尽量避免。
三分钟的时间连收拾细软也来不及,但组织得好的话,至少放下救生艇保住船员的性命还是没问题的,可是那个日本船主却为了减少自己的损失而让三艘船分散逃逸,根本罔顾船员们的性命,这登时就将叶飞激怒了,当即下令两舰开火。
虽然两艘重巡上原本的鱼雷发射管早已撤除,但此时双方距离极近,又是轰击海船这样的大家伙,舰炮也同样给力,直瞄的命中率几近百分之百不说,威力也相当可观,对于毫无装甲保护的民船来说。别说是203mm口径的主炮,甚至127mm的高平两用炮都可以对其船体造成巨大的破坏,尤其两艘重巡舰上的炮手还故意瞄着水线开火,就更是对其构成了致命的伤害。而且更要命的是,三艘散货船的最大航速还比不上两艘重巡的巡航速度,当其中一艘先被击沉之后,剩下的两艘无论如何也没了摆脱追击的机会......
绝望了的日本船主这才下决心弃船。但为时已晚,在船上爆炸不断的巨震中救生艇很难顺利放下,而水手们越是心急就越是容易出错,结果这三艘日本散货船全被击沉的时候,总共也只有两艘救生艇得脱大难,而即使算上他们搜救起来的人数。总共生还的也就区区几十人而已。
等到这三艘散货船都被击沉之后,台湾高雄航空队的飞机才姗姗来迟,此时海面上早已经不见两艘中国军舰的踪影。不甘心的鬼子飞行员驾机四处寻找,但因为两艘重巡上的舰载雷达对于高空飞行的目标探测距离超过了80公里(主要是对于高空目标,地球曲面不再影响短波雷达的视界。),而鬼子的飞机是要寻找目标的,自然不可能飞得太低。因此特遣编队可以提前发现敌机而预先避开其前进的方向以逃避侦查,何况现在即使是鬼子的侦察机,巡航时速也不过三四百公里,而且一开始并未对这次袭击引起高度重视的他们出动的飞机数量也不够多,哪儿有那么容易便找到目标呢?
次日特遣编队又找到了他们的第二个猎物,虽然只有一艘,但却价值更大,因为这艘排水量过万吨的大型油轮载满了日本从米纳斯油田采购的优质原油。值得一提的是。米纳斯油田(以及印尼的其他油田)所产的原油品质世界第一(在北海油田被发现之前),甚至可以直接代替重油给大型军舰使用(注1),虽然因为其挥发性较强,散逸出来的蒸汽与空气混合后,一旦碰到明火便有爆炸的危险,但由于此时两舰自带的重油储备才用掉了不到五分之一,混入这点比例的印尼原油完全不必担心(这与历史上鬼子军舰烧的全是印尼原油有很大区别)。所以叶飞还是破例同意派人登船,抓紧时间补充一些油料......
不过也正因为两舰的燃油储备之前消耗得不多,因此那艘油轮上大部分的原油就只能放弃不要了,虽然其中的大部分都在大火中烧了个干净。但是仍有一部分流入了大海,再加上原油燃烧时那滚滚的黑烟,这些都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早就从胡卫东那里知道了污染这个概念的叶飞自然明白这一点,但他又不能不这样做,“战争本身就是最大的污染源,想要减轻它的破坏,就只能想办法尽快结束它......”
油轮起火后产生的冲天烟柱就如同古代的烽火一样给台湾的日军指明了目标,而万吨级油轮被击沉也足以引起他们的充分重视,在台湾日军将手里几乎所有的三百多架飞机都先后派出进行拉网式搜索后,特遣编队的行踪终于被日军高雄航空队的侦察机率先发现了,但很显然台湾的鬼子飞行员对于中国军舰的强大防空能力还缺乏概念,高雄航空队为了抢功,居然不等友军赶来便独自发起了攻击......
在“七七事变”之前,日本的飞机总数并不算多,因此当时的高雄航空队仅有不到20架飞机,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的飞机产能飞速增加,但由于台湾远离战争前线的缘故,这里的陆航与海航部队扩编幅度都很有限,就拿高雄航空队来说,飞机总数不过区区36架,而且“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战斗机、轰炸机、侦察机等各种机型一应俱全,因此其中的轰炸机自然数量有限,全加起来也就12架,而高雄航空队的小鬼子们居然还真就以这区区12架轰炸机对具有区域防空能力的特遣编队发起攻击......
注1:历史上太平洋战争中后期鬼子的军舰基本就是直接烧印尼原油的,至于不加提炼就可供给飞机使用的说法则完全是谣传,重油品质要求低,而且本身特性与原油较为接近,因此才能代替,而当时飞机烧的是汽油,辛烷值还不能低,别说是比重大、质地粘稠的原油不能代替,就算是炼油水平差一点,都很难生产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