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不同

米国的医院跟华夏的有很大的不同,首先米国各个医院的医疗水平很少有大的差别。根本就没有什么三级二级和一级医院之区别,南方与北方,小城镇与大都市,医疗设施和医护人员的配比基本上都是一样的,没有名医院和一般医院之区分。患者可以就近去任何一家医院看病,因此很少出现患者都朝某一所或几所大医院涌的状况,即便是在普通医院里也有医术很高明的医生。

比如,在纽约州一个小城镇的一所医院里有一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每天按时坐诊。但是,这个医院从不会打广告宣传,说我们医院里的一个医生是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大家都不要去其他医院,到我们这来吧。

上述这些跟华夏实在有着太大的不同,华夏医院是有等级之分的,等级越高的医院越集中了更先进的医疗设备还有医术高明的医生,所以老百姓有点什么大毛病就得兴师动众、求爷爷告告奶奶的奔大医院去,曾有人用一句话形容华夏看病难,这句话就是:看病难,难于上青天!虽有有些夸张,但也是华夏医疗环境的真实写照。

上述的那些仅仅是很小的一部分,在米国患者备受上至国家政府,下到医生护士的普遍尊重和关爱。医生会把每一位患者视为自己同一战壕的亲密战友,与患者一起对抗病魔。比如,你头晕,打电话给医生需要去医院看,但称走路不方便。或者干脆就是心情不好。不愿意挪步。需要救护车的帮助,医生就会立即安排免费的救护车和担架来接你,不管你真的不能走动,还是能走但不想走,没有人求证和计较这些,因为他们觉得你已经是一个病人了,是弱势群体,需要同情和帮助。医生不仅会医治患者的病痛。还医治他们的心灵。

这点在华夏可做不到,首先医生跟患者是对立的,也就是敌对关系,在华夏医院到处就流传这一句话,怎么才能成为一名好医生?视病人为敌人你就是一名好医生,如此病态的关系,不得不说是华夏医生跟患者的悲哀。

在说救护车这,本市的接诊是免费的,但当你的病在这所医院治不了,需要转院去远在其他城市的大医院去治疗时。不好意思是要收费的,别的地方暂且不说。就说林城这个距离京城只有两个半小时的城市,从林城人民医院转院到京城医科大学,需要支付高达1200元的救护车运输费用,而且这个费用不在报销比例之中,全部患者承担,1200快在很多人看来似乎不是很多,但这个世界上更多的是普通老百姓,他们一年的收入也才三万快左右,有些甚至更少,当得了大病后,这1200快钱就对他们十分珍贵了!

有人问了,不是有医疗报销吗?对,是有国家的医疗保险,但是这个保险在每一个医院报销的比例是不同的。

国家明确规定在当地医院住院,住院费报销百分之八十五——七十,每个城市不同,但真的能报销这么多费用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首先你住院了要收一笔门槛费,一般在600-1000,这些钱是不给报销的,其次用的药品有些不给报销,但你还不得不用,在算上其他的乱七八糟算下来,其实报销的比例只有百分之六十左右,如果你的病当地医院治疗不了,需要转院,这个报销比例就降低到百分之四十左右了,到大医院还有上述说的那些不在报销范围之内的费用,最后算下来,能报销到百分之三十就不错了,当然这些只是针对老百姓来说,领导们享受百分之百的报销,无论去那个医院都是如此。

这些是华夏的医疗制度,在看米国,米国的法律规定,交纳了一定的医疗保险,到65岁后才能享受国家的免费医疗,但法外柔情的是,如果查出患上重特大病情时,却不受这条规定的约束,可以提前享受国家免费医疗救助,在华盛顿,有一位叫鲁道夫的病人,35岁的他,于三年前查出了尿毒症,需要进行透析治疗,每透析一次大约需要500米元,一年大约需要65000米元。但两年多下来,鲁道夫透析没有花一分钱,全部是免费的。

鲁道说,这样做是因为米国政府认为,即便你是百万富翁,一旦患上重特大病情,长久下去也会因病致穷,变得一无所有。因此会帮助患者交这笔费用,他现在在等待合适的肾源,只要鲁道夫不放弃透析和等待,政府提供的免费医疗就会一直持续下去。

在华夏除非政府官员,老百姓是别想享受这个福利了。

在这里说下一个很有意思的事,米国有的监狱里的犯人也享有很好的公费医疗,更离谱的是部分监狱里还包括一些在外面享受不了的医疗,例如整容和护牙。堪萨斯州一监狱里的一位整容医师艾里斯说,每年米国都有一些人,特别是一些无家可归、生活不富裕的流浪汉,他们会先摸清哪些监狱里能提供这些免费的整容护牙医疗,然后故意在其附近犯些不大的罪,好被顺理成章地逮进去,在里面边服刑边好好护理一下牙齿,整整容什么的。

艾里斯还说,三年前,有一位年轻的女郎,因为不满意监狱里对自己进行的整容效果,曾在三年内先后四次故意犯罪,每次进去都要求里面的整容医师对她的面容进行新的“修改”,结果把对方差点弄神经。

这些看起来有点天方夜谭,但却实实在在的发生的米国,试想他们的监狱中都有如此好的医疗环境,而我们那,监狱就不说了,单说乡镇的卫生院,老百姓去看病都是提心吊胆的,生怕赤脚医生把他们给治死了。

这变向的说明华夏的医疗资源十分贫乏,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个是医学院校毕业的大学生不想去乡镇,他们认为那里太落后了,便都一股脑的奔向大医院,可大医院里的医生早就饱和了,国外回来的医学高材生早就占据了各个位置,如何还有他们这些刚毕业的学生位置?为了生活他们不得不转行,去销售药品、医疗器材,或者去干其他的行业。

每年医疗院校毕业的学生足足得有几百万人,但真正能进到医院中的只有百分之一,这还有钱有关系的人,这种循环下,华夏的医疗资源如何不贫乏?

在看米国,他们每年医学院校毕业的学生几乎百分之百都可以进到医院中,或者成为一名私人医生。

华夏医疗资源贫乏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医生待遇普遍太低,只有大医院的医生才能拿到高昂的收入,其他的医生就不要想了,由于这个原因乡镇那种小医院更留不住人,是人就得吃饭,没钱怎么吃饭?

在来看米国医生的收入,皮肤科和麻醉科医生一年能挣到50万米元,眼科医生则能挣到100米元,而骨外科则能挣到150米元,如此高的收入,在加上米国所有医院医疗水平都相差不多,他们的医生自然不会跳槽、辞职去干别的。

上述的这些问题陈致远早已经看清楚了,政府在短期内根本就没办法解决国内的医疗环境,原因很简单,体质问题,资金问题,所以陈致远想要自己解决这个问题,这是个疯狂的想法,但陈致远正在一步步走下去。

今天他跟胖金来到了医院,这是他第一次来米国医院,从整体设施来看米国的医院跟华夏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他们也分科室,穿戴上医生也穿白大衣,就连医院内的气味也跟华夏很相似。

但是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的精神状态都跟华夏很不同,值班的医生会在查房后跟病人闲聊,这在华夏简直是大逆不道,上班时间跑去聊天,让领导看到肯定要倒霉的,但是在米国却没有这个情况发生,医生跟病人聊天这在米国人看来是一种交流互动,有助于医生引导患者的心理状况,是好事!可在华夏看来是医生不负责,其实这真的不存在不负责的情况,医生是在跟患者聊天,但他就在病房中,其他患者有什么状况,他依旧可以及时的赶到,会耽误患者的诊治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有了这种医患之间的交流,所以很多医生跟患者脸上全洋溢着笑容,在华夏医生一般都板着脸,一副不拘言笑的正经样子,患者则都是愁眉苦脸的,这种状态真的好吗?

胖金跟这里的医生护士还有患者都很熟悉,一路走来他都在不停的打招呼,看到这些,陈致远突然感觉在这里住院的患者仿佛就跟医生护士是一家人似的。

路过一间病房,陈致远无意中看了一眼,竟然发现里面几个医生、护士正围在一名患者的床旁一块看棒球比赛,从他们的表情来看,他们没有患者、医生之分,只是单纯的球迷。(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