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的变化太快,我总是觉得自己跟不上时代。
这是最近长安许多夫子的想法。
最近长安兴起了一段极有趣的文体,备受主流文体的鄙视,但普通百姓觉得有趣,百姓们毕竟不曾瞧过太多正史典籍,能让他们参与已经是极好的。
有醉了酒的武林大汉在街头高喊,“我在清晨的长安
昨夜的梦让我不安
那是十六岁的彼岸
十六岁的他说
你不是我想要的成人模样
哪怕你穿好华服做好伪装自我组装
但是你彷彷徨徨空空****
有自以为是的人群幢幢
只顾此时此刻慌慌忙忙
而十六岁的我
从不像你外貌上点点装装
不像你在人情上框框状状
不像你爱人全是假象
就在这个清晨
就在这个清晨
我才明白自己放下年少的野望
丢掉轻狂
把理想遗忘
活在过往
站在曾经张望
说什么这世界都一样”
如这样普通百姓也能随口成章的所谓文章,它不被这个世界主流接受当然有一定原因的,只因为这实在谈不上什么文学才华上的输出,更不必说什么难度,但它偏偏是被普通百姓喜欢的,这其中的缘由,终究是各自生活世界的碰撞。
直到开始有文人尝试去以这种文体完成更高级的文章,他们明白所谓批判和咒骂并不能让这种氛围变得更好,所以尝试让这种文体也成为一种高级,他们开始脱离一开始需要完成的简单最后文字上的装扮,加入更高级的种种伴奏,最后形成新的文体。
“岁月抛弃前朝岁月剧场
战乱浸透小女孩的泪光
风中只听一句句恐慌
这世界哪里还有能尝到味道的糖
是鲜血遮蔽了这世界的阳光
是遍地疮痍的创伤。”
这样的文章当然还是被传统文人所鄙视和批判的,但是当加入了更系统的锣鼓琴声,再加上其核心从个人的情绪发泄变成了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因此就要高级许多,而在这样的文化割裂和碰撞中,产生了新派和旧派。
于是,这个世界在娱乐活动上的革命,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而更加壮烈的,是当今的圣上忽然决定瞧一眼这个世界,决定开辟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让唐国所有百姓,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每一个人能做到曾经只存在于野史话本才能有的梦,也被称作妄想。
百姓欢欣鼓舞,因为对普通人而言,关于修行者最大的了解就是能够飞天遁地,能御剑飞行,能看到这个世界从天上,从星辰左右,看到一切本来的模样,那原本在神话传说中,是仙人才能够触及的视角。
而现在,我们这位一直很圣明的君主,居然要让每一个人能够看到这一切,所有百姓都开始因此期待,开始赞颂这位君王的英明,赞颂他竟有这样的魄力,似乎这是过去所有皇帝都不敢提起的雄伟大事。
随着君王的每一道命令,从长安开始,每一座城池每天都能看到阵法运转的光芒,还有从世界各处分批次抵达各个城池的不同势力的人物。
正如那位承剑司最高统治者所预料到的,高塔的材质需要墨家子弟完成,只因这需要极致的技巧,其中的每一个齿轮,每一寸刻度都需要极致的精确,类似于这样的繁杂工程,更难得的反而是做减法,这也是一定需要墨家子弟前来的原因。
然而那位活了上千年的老人仍旧低估了这件事随着发展愈演愈烈后所产生的变化是何等巨大。
百姓们一开始因为这件事欢欣鼓舞,且在某些人刻意地引导下,认为这件事一旦完成,唐国就必定迎来千古未有的盛世,而盛世意味着机会,意味着生活的水平将会再次提升,这也是所有人都大力支持这件事的原因。
但是,这个举措宣传之初,百姓们只听到利益,只以为如此庞大的工程里,其实最需要出力出钱的是他们自己。
当整个唐国所有的城池同时开始建造高塔,建造阵台,勾勒纹路以后需要日常的修缮,每一座高塔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有人尽心尽力去盯着,而且官府的人员不足,这个时候就需要百姓加入,一开始只是正常地劳作,就好像那些码头的苦力,每天付清楚工钱。
当今的陛下毕竟不是一个吝啬的人,他在决定做这件事情之前就已经预料到了这一切,他知道因为自己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个宏伟的工程,或将掏空现在看似富裕充足的国库,所以他一开始就决定倾尽财力,只要君主和百姓同心协力,这件事似乎并不算难。
哪怕他知道,这件事在向下实施的过程中,一定会有超出预料的损耗,譬如一些官员想要为自己谋求更多的利益,这是可以接受并且理解的,水至清则无鱼,而且所有的机器在进行运转的时候,都不可避免会有损耗。
只是,他低估了损耗,低估了中途一层层金银钱财筛下去以后,真正到了普通人手里的,不过十之一二。
轩宗三十三年,大寒。
冲猪煞东,大利东北。
这个庞大的千年帝国,在所有人都以为将迎来史上前所未有之辉煌的时候。
东北边疆,有人造了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