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目四顾,世界上有多少人受情绪所困扰?因为情绪不佳,多少人的工作、事业、家庭、生活以至人生受到影响?因此,情绪是人生中最具影响力、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题目,同时也是在人类历史上最被忽视、最少研究的题目之一。

“情绪”究竟为何物

英国一位文学家曾说过:“对好思索的人而言,生命是喜剧;对只凭感觉的人而言,生命是悲剧。

生活中,人随时随地都会有喜怒悲惧的起伏变化,人的一切活动无不打上情绪的印迹。情绪像是染色剂,使人的生活染上各种各样的色彩;情绪又恰似催化剂,使人的活动加速或减速进行。人需要的、快乐的情绪,它是获得幸福与成功的动力,使人充满生机;人也会体验焦虑、痛苦等消极的情绪,它使人心灰意冷,沮丧消沉,若不妥善处理,还可能严重危害身心。人的一生,就是这样游弋在情绪海洋中,在色彩斑斓的情绪世界里领略着人生百味。古往今来,人们为此感叹,亦因此迷惑,不断提出一个古老又常新的问题——情绪、情感究竟是什么?

情绪泛指一个人的心灵、感觉、感情的**,指任何激越或兴奋的心理状态。或指一个人的感觉及其特有的思想、生理与心理状态及其相关行为倾向,如愤怒、恐惧、痛苦、羞耻、忧伤、冲动、讥讽、自卑、暴力、快乐、兴奋、自信、爱心、毅力、迷恋等都是。人的一切言行及其最终结局皆源于人的情绪及心理活动。

从对人的作用,或者从“人生理的意义”这个角度看,情绪不只如上述定义那么简单。在这里,让我介绍情绪的七种意义。

1.情绪是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从生理学的角度分析,情绪其实是大脑与身体的相互协调和推动所产生的现象,因此,一个正常的人,必然是有情绪的。不仅如此,没有某些情绪的人,其实是有缺憾、不完整的人,其人生不是有欠缺,就是痛苦至极。

2.情绪绝对诚实可靠和正确

除非我们内心里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系统有所改变,否则,每次对同样的事我们都会自然地有同样的情绪反应。如果你是一个对死老鼠或者某些事物特别反感或害怕的人,每次偶然遇上,你的惊叫、跳起来或者其他的行为,不是每次都一样,并且马上出现吗?某人的嘴脸,或者他说的某些话,在你每次遇到他时不是都触起你同样的情绪反应吗?

3.情绪从来都不是问题

如果你感到不适去看医生,医生说你的额头很烫,需要做手术切除,你会觉得这个医生精神有点不正常吧?人人都知道额头很烫是身体有病的症状,可能是肠胃有毛病,也可能是感冒。症状使我们知道健康有问题,但它本身不是问题。情绪也是一样,它只是症状而已,可是绝大部分人都把情绪看作是问题本身(家长往往针对孩子的情绪而加以斥责,目的只是制止情绪的出现,便是最普遍的例子),情绪只是告诉我们,人生理有些事情出现了,需要我们去处理。

4.情绪是教我们在事情中该有所学习

人生中出现的每一件事都提供我们学习怎样使人生变得更好的机会。情绪的出现,正是保证我们有所学习。每种情绪都有其意义和价值,不是给我们指明一个方向,便是给我们一份力量,甚至两者兼有。如果我们甘心被别人看低,我们便不会发奋;如果我们没有痛的感觉,我们便不会把手从火炉上抽回;如果我们没有恐惧,生命定会变得脆弱!

5.情绪应该为我们服务,而不应成为我们的主人

如果情绪能被妥善运用,是可以使人生变得更好的。只是要“运用”它,必须先使它臣服,受你驾驭。情绪即是生命的一部分,就像我们的手与脚、过去的经验、累积了的知识能力等,是为我们服务,使人生更美满的内容。可惜的是,在今天社会上有很多人都陷入了迷惘苦恼中,不能自拔,成为自己情绪的奴隶,而不是驾驭自己情绪的主人。这种情况是可以扭转的,有很多技巧可以帮助每一个人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

6.情绪是经验记忆的必需部分

我们的大脑在把摄入的资料储存为记忆的过程中,把这些资料的意义决定下来是最重要的一个程序,称之为“编码”程序。这个程序其实是把摄入的资料与已存的过去资料比较合并后得出的模糊意义,经由我们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系统做一次过滤,所得出的意义才能纳入我们的记忆系统做长期储存。这份意义必有一份感觉并存。没有此等感觉的,便是没有做或者未做好“编码”程序。何以见得?你少年时在学校曾经熟读的那些书的内容,现在还记得多少?相反小学三年级时被老师罚站在教室门外的一次经历,却永世难忘。何解?那便是因为前者未做好“编码”工作,而后者做好了。如果说《长恨歌》那么长的唐诗你也记得,那是因为诗中的每一句你都有很深的感觉。所以,感觉是记忆储存的必需部分。

7.情绪就是我们的能力

活到今天,你当然拥有很多能力,在很多事情上,你都有自信、勇气、冲动,或者是冷静、轻松、优悠,或者是坚定、决心,又或者是创造力、幽默感,更或者是敢冒险、灵活、随机应变……所有这些能力,细想一下,你会发觉都是一份感觉,一份内心里的感觉。即使有知识、技能和其他的资源去助你,使用这些资源的原动力,仍是这份内心里的感觉。没有这份感觉,我们即使具备了这些资源也不会去用,或者用不好。

情绪有哪些我们不知道的特性

1.情绪的生理特性

情绪发生时,个体身体内部会出现一系列明显的生理变化,这是情绪的一个重要特点,我们称之为情绪的生理特性。

所谓“测谎机”,是根据“说谎—紧张—生理反应”的原理制作的一种包括测试皮肤电、脑电波、呼吸、脉搏、血压等反应在内的多道生理仪。

2.情绪的外显特性

当个体发生情绪时,还会出现身体的外部变化,这是情绪不同于其他心理现象的又一个显著特点,我们称之为情绪的外显特征。这种情绪的身体外部变化,就叫做表情。

情绪的三个基本成分:表情行为、情绪的生理反应、情绪的主观体验。

表情分言语表情和非言语表情。言语表情是通过一个人言语时的音高、音响、音速、停顿等变化来反映其不同的情绪。非言语表情又包括面部表情和体态表情两方面。

表情的特点:第一,表情具有先天性;第二,表情具有后天性;第三,表情具有可控性。

3.情绪的情景性

特定的情景产生相应的情绪,当这种情景改变后,情绪也会随之改变。

当一个人获得成功时,一般会产生兴奋、欢快、喜悦、满足等情绪;当一个人遭受失败时,则可能会出现悲伤、沮丧、失望、不满等情绪。

情绪种类繁多,差别细微,变化多端,复杂异常,其短暂性更为明显,瞬息万变屡见不鲜。

4.情绪的两极性

情绪具有两极性。它首先表现为情绪的肯定和否定的对立性质。如满意和不满意、愉快和悲伤、爱和憎等等。在每一对相反的情绪中间存在着许多程度上的差别,表现为情绪的多样化形式。构成肯定或否定这种两极的情绪,并不绝对互相排斥。客观事物是复杂的,一件事物对人的意义也可以是多方面的,因此,处于两极的对立情绪可以在同一事件中同时或相继出现。例如,为崇高事业而壮烈牺牲的烈士的亲人,既体验着对烈士为国捐躯的崇高爱国主义的荣誉感,又深深感受着失去亲人的悲伤。革命者的坚忍性正表现在这样的体验中。

情绪的两极性可以表现为积极的或增力的,消极的或减力的。积极的、增力的情绪可以提高人的活动能力,如愉快的情绪驱使人积极地行动;消极的、减力的情绪则会降低人的活动能力,如悲伤引起的郁闷会削弱人的活动能力。在不同的情况下或不同的人,同一种情绪可能既具有积极的性质又具有消极的性质。例如,恐惧易于引起行动的抑制,减弱人的精力,但也可能驱使人动员他的精力与危险情景进行斗争。

情绪的两极性还可以表现为紧张和轻松(紧张的解除),这样的两极性常常在人活动的紧要关头,或人所处情景的最有意义的关键时刻表现出来。例如,考试或比赛前的紧张情绪,和这样的处于关键时刻的活动过去以后出现的紧张的解除和轻松的体验,能代表这种两极性。紧张决定于环境情景的影响的行动、任务的性质,如客观情景所赋予的对人的需要的急迫性、重要性等;也决定于人的心理状态,如活动的准备状态,注意力的集中,脑力活动的紧张性等。一般来说,紧张与活动的积极状态相联系,它引起人的应激活动,有时候过度的紧张也可能引起抑制,引起行动的瓦解和精神的疲惫。

情绪的两极性还可以表现为激动和平静。激动的情绪表现为强烈的、短暂的然而是爆发式的体验,如激愤、狂喜、绝望。**的产生往往与人在生活中占重要地位、起重要作用的事件的出现有关,同时又出乎原来的意料,违反原来的愿望和意向,并且超出了意志的控制。与短暂而强烈的**相对立的是平静的情绪,人在多数情景下是处在安静的情绪状态之中的,在这样的场合,人能从事持续的智力活动。

最后,情绪的两极性还可以表现在强度上,即从弱到强的两极状态。许多类别的情绪都可以有从强到弱的等级变化,如从微弱的不安到强烈的激动,从愉快到狂喜,从微愠到暴怒,从担心到恐惧等等。情绪的强度越大,整个自我被情绪卷入的趋向越大。情绪的强度决定于引起情绪的事件对人的意义以及个人的既定目的和动机是否能够实现和达到。

以上从情绪两极性的分类中归纳了情绪某些表现形式上的特征,这些特征是从不同的侧面,又从每一侧面的两极形式加以归类的。这些从不同侧面归纳出来的情绪的表现形式,往往成为人们度量情绪的尺度。即情绪的强度,情绪的紧张度,情绪的激动程度,情绪的快感程度,情绪的复杂程度等。

情绪变幻如何进行

一个震惊世界的重要时刻,北京时间2004年1月4日12时35分,地点是美国宇航局指挥中心,全世界瞩目的焦点。

“我们回来了。我们登上火星了!”一个狂喜的美国宇航局官员在高声叫喊着,刚才的压抑与安静的气氛被彻底打破了,所有的科学家、政府官员和工作人员都兴奋地拥抱在一起,这里面还有一个身穿美国星条旗图案、戴着眼镜的黄皮肤年轻人,挥舞着右拳,满脸兴奋地欢呼,情不自禁地在人群中转着圈子,手舞足蹈,他就是在这次计划中起着关键作用的华裔科学家李炜钧……

科学家获得重大科学成果的那种兴奋情绪溢于言表,他们对科学发现的强烈感受,以及欣喜若狂的情绪状态,极其真切地让人们分享着。这样的情绪状态,也只是众多情绪状态中的一种。

作为具有多种变相形式的情绪状态,比较常见的有心境、**、应激三种。

1.心境

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而在较长时间里持续存在的情绪状态。心境不是关于某一事件的特定体验,它具有广延、弥散的特点;它似乎成为一种内心世界的背景,每时每刻发生的心理事件都受这一情绪背景的影响,使之产生与这一心境相关的色调。

心境对人的生活、工作、学习有着直接而明显的影响,能对人的情神状态产生很大的影响。当人们处在某种心情时,在几乎完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这种心情就不自觉地扩散到人们的活动过程中,使其以同样的情绪状态看待一切事物,从而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心境状态的形成往往由对人有重要意义的情况所引起而滞留在心理状态之中。举凡工作的顺逆、事业的成败、人际关系、健康状况、甚至天气、环境,都可成为某种心境的原因。人对引起心境的原因并不都能清楚地意识到,但它的出现总是有原因的。

心境对人的生活活动有很大的影响。积极、良好的心境有助于提高效率、克服困难;消极、不良的心境使人厌烦、消沉。除了外界因素可以影响人的心境外,身体的自我感觉(如健康状况、个性特点等)也可以引起心境的变化。例如,心境稳定与否和人的个性特征息息相关,乐观洒脱的人心境一般都很愉快,而悲观狭隘的人心境通常都很郁闷。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很难发现引起心境变化的原因,经常听人说:“不知道怎么搞的,这几天烦透了。”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心境不好的时候,就应当努力找到导致这种心境的原因,并设法改变这种情绪状态。与那些飘忽不定、影响时间较短的心境相比,每个人所特有的稳定心境才是构成人们各自独特性格的主要原因。

一个人稳定的心境是由其占主导地位的情感体验所决定的。例如,有的人总是生气勃勃、笑口常开,这种人愉快的心境占主导地位;有的人总是死气沉沉、愁容满面,这种人忧伤的心境占主导地位。我们要注意培养、保持积极健康的稳定心境,和谐的关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健康的身体等,都是形成积极性稳定心境的重要条件。

因此,对自己或他人心境的觉知,有助于对消极心境的克服。

2.**

**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短暂的情绪存在形式。**属于在“激动—平静”维量中偏激动极的情绪。**常常是由意外事件或对立意向冲突所引起的。**可以是正性的,也可以是负性的。暴怒、惊恐、狂喜、悲痛、绝望的激烈状态都是**的例子。

**有明显的外部表现,整个人都被卷进。在**状态下,人的认识活动范围往往会缩小,在短暂中,理智分析和控制能力均会减弱。因此,对负性的过分激动应当避免。例如,使注意转移以冲淡**爆发的程度。积极性质的激动虽有动员人的力量的作用,但过度激动并不十分可取。

3.应激

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例如,汽车司机在驾驶过程中出现危险情景的时刻,地震、火灾等时刻,都会使人发生应激状态。应激被认为是一种紧张而带有不愉快的情绪。应激英文stress是由拉丁语stringer所派生,意为“费力地抽取”或“紧紧地捆扎”。运用于心理生理反应中,含有紧张的意思。指紧张而带有压力的情绪状态。应激与其他情绪相结合可以形成各种复合性的情绪。如与痛苦、惧怕、失望等情绪相结合表现为抑郁性紧张;如与恐惧、厌恶、愠怒等情绪相结合,表现为焦虑性紧张等等。引起应激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它们通常不能直接引起个体的应激。

研究表明,在刺激与应激之间还有许多中间因素,如生活经验、应付能力、个性特点、健康状况、认知评价、理想和信念、社会支持等等。产生应激状态的认知原因有:

(1)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与当前所面临任务的新要求不相一致或者是新异情境的要求是过去所从未经历过的,这时就会导致应激状态。

(2)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使人对当前的境遇感到无能为力,也会导致应激状态。人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下,对健康不利,甚至会有危险。加拿大生理学家谢尔耶等人的研究表明,人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会击溃一个人的生物化学保护机制,使人的抵抗力降低,容易得病,引起“一般适应综合征”。在生活中要尽量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应激状态,并且还要学会科学地对待应激状态。

4.情绪还有一种表现状态,就是表情

表情是表达情感状态的身体各部分的动作变化模式。表情动作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情绪语言,它以有形的方式体现出感情的内在体验,成为人际间感情交流和相互理解的工具之一,也是了解感情的主观体验的客观指标之一。

(1)表情类别

表情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声调表情。面部表情是额眉、鼻颊、口唇等全部颜面肌肉的变化所组成的模式。例如,愉快时额眉平展、面颊上提、嘴角上翘;悲伤时额眉紧锁、上下眼睑趋近闭合,嘴角下拉;轻蔑时嘴角微撇、鼻子耸起、双目斜视等,形成标定各种具体情绪的模式。由于面部表情模式能最精细地区分出不同性质的情绪,因而是鉴别情绪的主要标志。姿态表情是除颜面以外身体其他部分的表情动作,例如,狂喜时捧腹大笑,悔恨时捶胸顿足,愤怒时摩拳擦掌等。其中,手势是一种重要的姿态表情,它协同或补充表达言语内容的情绪信息。手势表情是后天习得的,由于社会文化、传统习惯的影响而往往具有民族或团体的差异。

面部表情和姿态表情均由随意运动所支配,因此可在一定程度上被随意地控制。姿态表情虽不像面部表情那样能细微地区分各种情绪,但它能与面部表情一起表露情绪信息。也往往在人有意地控制面部表情时,而由身体姿态泄露真情。例如,一个人用和蔼微笑的面容去掩饰对对方的愤怒时,他那紧握的拳头、僵硬的肢体却明白无误地泄露了真情实感。除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外,声调也是表达情绪的一种形式。声调表情指情绪发生时在语言的音调、节奏和速度方面的变化。例如,悲哀时语调低沉,语速缓慢;喜悦时语调高昂,语速较快。此外,感叹、烦闷、讥讽、鄙视等也都有一定的音调变化。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言语中音调的高低、强弱,节奏的快慢等所表达的情绪,则成为言语交际的重要辅助手段。在上述三种表情形式中,姿态表情和声调表情都不具有标定特定情绪的特异模式,唯独面部表情所携带的情绪信息具有特异性。因此,面部表情在情绪的通讯交流中起主导作用,姿态和声调表情则是表情的辅助形式。

(2)面部表情的先天预成性与后天习得性

面部表情是先天程序化的模式。达尔文在《人类和动物的表情》一书中总结道:“表情是动物和人类进化过程中适应性动作的遗迹。”在种族进化过程中,有些对机体生存具有适应价值的面部动作,最初并不是有意识地传达情绪的。但由于其适应意义,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固定的生理解剖痕迹而遗传下来,发展成为表达特殊情绪的面部肌肉模式。

例如,啼哭时嘴角下撇、眉眼皱起的面部模式源自人类祖先在困难、痛苦中求援的适应性动作;愤怒时咬牙切齿、鼻孔张大的面型是准备搏斗时的适应性动作;厌恶表情源自呕吐的面部动作。这说明面部表情是具有原始的生物学根据的。

许多研究都证明了面部表情的先天预成性。首先,婴儿生来就具有表情,在出生后一年内,婴儿逐渐显露出兴趣、愉快、厌恶、痛苦等基本情绪表情,这些表情是随着婴儿的生理成熟而逐渐显现的。其次,先天盲婴在发生早期显露与正常婴儿同样的面部表情。只是由于盲婴得不到来自成人面部表情的视觉强化,他们的表情才在以后逐渐变得淡薄。再次,跨文化研究表明,基本情绪的面部表情模式通见于全人类,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艾克曼在上世纪60年代做的一项研究表明,从未与西方文化有过任何接触的新几内亚原始部落民族,按照向他们讲述的故事情节,能准确判别西方人的面部表情(照片);而这些原始部落人的表情模式也能被西方人的面部表情(照片)所感染;而这些原始部落人的表情是先天预成的程序化模式。正如艾克曼所说的那样,外国人的表情不是“外国语”;表情在很大程度上使人相通。表情在个体发展中不断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使得表情的显露从先天预成性向整合性、随意性转化。

诚如前述,为了适应社会情境、文化规范以及人际关系的需要,表情经常被主体所修饰。表情的随意性体现了情绪的社会适应性,是情绪的生物适应性在人类身上的延伸。面部表情的社会化使得人类表情极大地复杂化起来,具有后天习得的性质,所以面部表情兼有先天预成性和后天习得性。

先天盲童的表情不像常人那样灵活与丰富,且日见匮乏和单调,这种情况说明,社会强化对于表情的维持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面部表情社会化的另一结果是形成文化差异。在不同民族之间,某些带有特定文化意义的表情信号可能是不相通的,而且在表情规范方面也存在着文化差异。

例如,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含蓄,情绪的喜怒不形于色;日本人强调礼仪,在陌生场合绝不表现愠怒;而美国人则追求个性,情绪表达较为开放。

情绪的钟摆效应

情绪本身没有好坏之分。情绪就如世上所有事物一样,应以对人生的成功快乐有没有贡献为衡量标准,有没有这个效果决定了一种情绪状态是好还是坏。传统上,我们认为某些情绪是不好的,例如愤怒、悲伤,称它们为负面情绪,于是,世上就有了正面(好的)情绪和负面(不好的)情绪。

有人因为压力太大,受不了情绪上的折磨,学会了“麻木感觉”,听之任之,意思是不再对事情有同样的情绪反应。这是一种保护机制,短期如此,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长期这样,就会对这个人有很大的损害了。也就是常说的情绪适应不良。

原来,当一个人在某种情绪上调减了反应的强度时,他在所有其他情绪上也会有同样的减少。那些所谓负面的情绪减少了,正面的情绪也会同样地减少,就如同钟摆的摆动一样。

对别人的责骂,这个人“反应麻木”了,不觉得像以前那样愤怒;看了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他也不会像其他人那样难受:“有什么好哭的,只不过是电影而已!”同时,对一个笑话他也不会感到好笑:“有什么好笑的?只不过是笑话而已。”不好的事不会创伤他,好的事也不会使他欢欣、喜悦、满意和骄傲。

情绪麻木,日久天长,他就会对任何事情都没有了感觉,变成一个能够走动的植物人了!每天的生活枯燥乏味,有一天他醒来会问自己:“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每天的挣扎,难道只为延续这种没有乐趣的存在?”

应该怎样做?与那个人刚好相反,把自己的情绪强度尽量扩大。如此,每天每件事给我们的喜悦、满足、自豪、信心,我们会完全得到,并达到极点,心中充满人生的意义和乐趣。偶然有一次,事情给我们负面的情绪,虽然强度达到,但因为每天所得的喜悦、满足、自豪、信心太多,我们也能承受得了。何况,我们有种类繁多的技巧去处理“负面”的情绪:消除、化淡、运用、配合。

“正面”情绪我们充分享受,完全拥有;“负面”情绪有这么多的方法去处理,成功快乐的人生,便是如此掌握。

认识自己的情绪

一个好斗的武士向一位正在打坐静思的老禅师询问天堂和地狱的区别。

老禅师说:“你性格暴躁,行为粗鄙,我没有时间和你这样的人论道。”

武士顿时恼羞成怒,拔剑架在老禅师的脖子上大吼:“你敢对我无礼,看我一剑杀了你!”

禅师慢慢地说道:“这,就是地狱!”

武士恍然大悟,心平气和地放下剑,伏地鞠躬,感激禅师的指点。

禅师又说:“这,就是天堂!”

像那位武士一样,我们求助的原因众多,其中不乏因为对本人,对他人,甚至对所身处的环境感到困惑。这些困惑常经由不同的情绪状态表达出来。有人沮丧,有人忧心忡忡,有人深感自卑,觉得处处不如人,有人吸毒、酗酒,有人得了胃溃疡,更严重的有人精神崩溃,甚至以自杀来结束生命。

往往我们在陷入某种情绪的时候并不清楚自己已经深入魔道,总是在事情发生后,经过有意识的反省才会发觉。

你的情绪健康吗?

以下表格请以平常心来检查,看看你有多少焦虑的症状。

生理上的反应

认知上的反应

情绪上的反应

感觉身体发热

心悸

心跳加快

胸部紧

胃不舒服

换气过度

常觉得很虚弱

发抖

晕眩

口干

思想混乱

无法专心

肌肉紧张/痛

疲倦

我做不来

我觉得自己很傻

人们常注视着我

我可能会昏倒

我得了心脏病

让我离开这里

没有人会帮我

我没法独自出门

我没法呼吸

我快要死了

我会发疯

我陷入困境了

我不愿意出门

假使有人受伤、生病

或是有火灾怎么办?

害怕

激动

恐慌

过度的担心

不安

感觉世界毁灭或是

忧暗的或是悲哀的

被困陷住,无处可躲

被孤立

失去控制

难堪

罪恶感

抗拒

生气

忧郁

假如你有了上述三个以上的状况,请问自己下列问题:

担心焦虑症发作会限制我的现在/未来的生活吗?

我是否每天躲避这些反应呢?

我是否常常感到紧张?

如果自己回答“是”的话,请注意照顾好自己。

了解负面情绪的征兆

当自己生气的时候,自己一定会察觉到“我在生气”吗?未必!我们的情绪起了变化的时候,注意力会放在引起情绪反应的事情上,也就是陷入情绪当中,无法“跳出来”,经常在事后才察觉到“我刚才很生气”。试着在有情绪反应时,除了注意到引起情绪的事件之外,也能分些注意力去体察自己内心的情绪状态。

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应对情绪变化的准备。

格尔曼认为,几乎所有的情绪都是进化配制好的程序,是驱动人们应付环境、即刻行动的反应冲动。

人类情绪反应的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各有其不同的生物特征。以下就是格尔曼列举的,促使有机体做出不同反应的情绪生理机制:

1.人在愤怒时,血液涌向手部,便于抓住武器,打击敌人。此时心率加快,肾上腺素类激素分泌猛增,注入血液,产生强大的能量,应付激烈的行动。

2.人在恐惧时,血液流向大骨骼肌,如流向大腿,以便于奔跑;脸部则因缺血而变得惨白,同时会有血液流式的“冰冷”感觉。而能有一瞬间,躯体僵化,也许是争取时间来衡量藏匿是否为上策。大脑的情绪回路中枢激发大量激素,使躯体处于全面警戒状态,一触即发,密切注视逼近的威胁,随时采取最佳的反应行动。

3.人在快乐时,大脑中枢抑制消极情绪的部位激活,产生忧虑情绪的部位则沉寂,准备行动等能量增加。不过,除这种静止状态外,并无其他特殊的生理变化,这将有利于机体从消极情绪的生理激发状态迅速恢复。这一机制不仅可使机体以逸待劳,而且还有养精蓄锐之意,可随时迎接一起挑战。

4.人在温柔、性满足时则激活复交感神经系统,在生理反应上,刚好与恐惧和愤怒引发的“战斗或逃跑”反应相反。复交感神经系统主要是“放松反应”,使机体处于一种平静和满足的状态,乐于合作、配合。

5.人在惊讶时,眉毛上扬,扩大了视觉搜索范围。视网膜上接收到更多的刺激,可获取意外事件的更多信息,有助于更准确地判断事件性质及策划最佳行动方案。

6.人在厌恶时,上唇扭向一边,鼻子微皱。这种表情几乎全世界都一样,它明白无误地显示:某种气味令人恶心。达尔文认为这是为了关闭鼻孔,阻击吸入讨厌的气味,或是张嘴呕出有毒食物。

7.悲哀的主要功能是帮助调试严重的失落感,诸如最亲近的人失去或重大失败等。悲哀减退了生命的活力与热情,对消遣娱乐已全无兴致,继续下去几成抑郁,机体的新陈代谢也因之减慢。但这种回撤提供了一个反省的机会:悲悼所失,同时细嚼生命希望之所在,重聚能量,重整旗鼓,从头再来。

悲哀可能是能量暂时衰退,就早期人类而言,可把他们留在家里,因为此时他们较脆弱,易遭受伤害。其实这是一种安全保护机制。

很多时候,人们在尚未知晓有某事发生之前,已出现该种感受的生理反应。举例来说,当怕蛇的人看到蛇的图片时,皮肤的感觉器可观察到汗水冒出来,这就是焦虑的征兆,但这个人并不一定感觉害怕。

甚至在图片只是快速闪过时,他并没有明确意识到看见了什么,当然也不可能开始感到焦虑,但仍然还是会有冒汗的情形。

当这种潜意识下的情绪刺激持续增强时,最后将凸显于意识层。可以说人们都有意识和无意识两层情绪,情绪到达意识层的那一刻,表现在前额叶皮质留下了记录。

在意识层之下,某些激昂沸腾的情绪会影响人们的反应,虽然他们对此可能茫然不知。

比如说,你早上出门时摔了一跤,到单位里好几个小时都因此烦躁不安,疑神疑鬼,乱发脾气。但是你对这种无意识层的情绪波动一无所知,别人提醒你时你还颇为惊讶。

一旦这种反应上升到意识层,便会对发生的事重新评估,决定是否抛开早上的事带来的不愉快,换上轻松的心情。

拆除你的情绪地雷

在一个企业中,一位男性主管很烦恼:“我发现自己很容易发火,每当碰到员工或客户开会不守时,我就会怒火中烧,往往忍不住指责对方不够尊重,因此得罪了不少人。”他继续说,“我也知道这么做不好,可是我就是控制不了,怎么办呢?”

同样的情绪状况再三出现,这的确是许多人常见的情绪难题。为什么会如此呢?

1.为什么情绪会重蹈覆辙

如果你仔细想想,就会发现自己的情绪反应其实是很固定的模式。会让自己生气的,往往就是那几种状况;而会让自己感到沮丧的,也不外乎某几样事件。每当这些特殊的情境发生时,我们就会启动固定的情绪反应,如同计算机设定好的程序般,很自然地就会发生。这是因为你我所有的学习经验都会在大脑中产生新的神经回路,情绪反应的学习自然也不例外。所以当我们第一次碰到别人约会迟到,就忍不住将自己的不满宣泄出来,这个情绪反应的经验就形成了一个新的神经回路;如果自己不去有意识地加以修正,以后只要再碰到类似的状况,就会不假思索地再次做出大声斥责的行为。

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常常在情绪上重蹈覆辙的原因。而如果这些负面的情绪反应模式不改变的话,就会发现自己老是为某事生气,不然就是经常为某事担心。这些负面情绪久久不处理,就容易造成身心失衡的现象,也很容易让自己产生压力感。

2.找出你的情绪地雷区

及早改变情绪反应,进而阻止负面情绪的出现,是一项很重要的释压技巧。那么该怎么做呢?

首先该做的,就是找出自己的“情绪地雷区”。既然这些会引爆我们负面情绪的事件都有迹可寻,那么你我首要任务,就是应该把这些情绪引爆点搞清楚,我把它称之为“情绪地雷区”。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情绪地雷区,需要靠自我反省及检视,才能画出完整的情绪地雷图。一个人的情绪地雷区可能是另一个人的安全区,例如,有人很在意别人守不守时;而另一个人对他人迟到完全不以为意,却很看不惯别人说谎。

会形成这些差别的原因,是每个人从小到大都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父母的教导、自己的历练,再加上本身的个性,每个人的情绪地雷图于是也就有了不同的风貌。

怎么做,才能画出自己的情绪地雷图呢?

请你回想过去一个月内,曾出现过如下情绪的情境(至少各列三项):

(1)当时,我感到很难过(伤心)。

(2)当时,我感到很生气。

(3)当时,我感到很担心(害怕)。

(4)当时,我感到很厌恶。

(5)当时,我感到压力很大。

3.思索自己的核心价值

所谓的核心价值,指的是你我心中那些根深蒂固的理念及想法,这些核心价值观的组合,就形成了我们每个人“我之所以为我”的基础。正因为如此,核心价值观并不容易改变,而且往往成了一辈子的坚持,如果任何人(包括自己在内)的言行违反了自己的核心价值,我们心中的怒火就会一触即发,毫无转圜余地地急速增温,也就往往成了情绪地雷。

例如,有人认为诚实很重要,是他的核心价值之一,那么只要他发现别人说话有所隐瞒,就很容易按捺不住,大发脾气。如果有人深信“人人平等”,要是别人说话时贬损了某个族群或是老瞧不起哪个团体,他就会觉得此人大大不对,而马上面有愠色,挺身主持公道。

这些对我们而言非常重要的信念,往往也就成了我们情绪地雷的导火线,所以当然得先检查一番。

要找出核心价值观,请试着回答下面的问题:

(1)我认为一个人该表现出的理想特质包括什么?

(2)对我而言,生活中有哪些价值及规范是非常重要的?

(3)我欣赏的偶像身上具备哪些超赞的特质?

现在你该对自己的核心价值有所了解了吧?不论是“谦虚”、“诚恳”、“守信”、“负责”等,找出这些价值之后,不但能让自己更了解自己,也能有更多的线索去发现自己的情绪地雷。

4.采取避雷方案

画出情绪地雷图之后,接着就得采取避雷方案啰。

首先,不妨把自己画好的情绪地雷图贴在显眼的位置,好时常提醒自己,这些地方是情绪死穴,该努力地开始自我扫雷计划。

怎么做?这就要靠你自己来发挥创意了,想想看,怎么样才能让这些地雷不被引爆呢?

5.安排B计划

这是个很棒的做法。例如,你的情绪地雷是“他人迟到”,每次只要跟你约的人没准时,你就必定会暴跳如雷。现在呢,开始随身带本书,别人晚到了你就展开B计划,把书拿出来认真地看,既不会浪费时间,又可以避免自己因东张西望而把心情弄得焦躁不安。反正这会儿再急也于事无补,先拆了自己的地雷,你就会发现自己甚至能好整以暇地告诉来电道歉的朋友:“别急,慢慢来,反正我有事可做。”这么一来,既保住了自己的心情,又能征服朋友的心,岂不漂亮优雅多了?

自己的地雷自己拆,请快快想想,你能用哪些高招去拆除地雷呢?

6.公开自己的情绪死穴

另外,情绪管理高手也可以将自己的情绪地雷图和周遭的人分享,索性昭告天下,自己有着这些地雷区。

例如,身为主管的人,就明白地告诉部属很容易让你情绪失控的情况是什么,然后笑着说:“请大家多帮忙,在我还没成功拆雷前,请尽量避开我的死穴。”这么做不但救了自己,也帮助周遭的人避开了地雷区,防止不知情人士误闯地雷丛林,而被炸得莫名其妙。

当情绪地雷一个个被拆除后,你会发现自己的情绪地雷版图日渐缩小,而自己的心情就会愈来愈放松了。

管理自己的情绪

二次大战期间,德国集中营牢房每天都要处置一批战犯。处置的方式是让被处置的战犯蒙上眼睛,靠绞刑台直立站着,周围站满了其他等待处置的战犯,然后让刽子手将战犯动脉血管割破,让血一点点往下面的血桶里面流淌,直到慢慢死去为止。在整个处置过程中,滴血的响声最让人揪心,让人害怕。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有一次,在处置一个战犯时,所有的程序都相同,唯一改变的是杀手不是用刀刃,而是改用刀背,在另外一个等待处置的战犯手上轻轻地划了几下,然后叫人模仿滴血的响声,将水慢慢地倒在水桶里,这个等待处置的战犯由于以前亲眼目睹过其他战犯被处死的整个过程,因而心里极度恐惧,就这样,他也慢慢死去了。事实上,处死他的不是刀,而是他的心态或者说是他的情绪。

长期的负面情绪会危害身心健康,影响人的工作、学习与生活;反过来,正面情绪多少也有利于身心健康,对人的工作、学习与生活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当然,负面情绪也好,正面情绪也好,都是人类的一种习性,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催化剂。事实上,人生若没有**就会成为荒原,会失去生命本身存在的价值。生活中再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我们的情绪——我们心理的感觉——更能影响我们的生活了。然而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重要的是情感要适度,既要学会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地点,用适当的方法表达出来,又要学会将负面情绪转化为正面情绪。情感太平淡,生活将枯燥乏味;太极端,又会成为一种病态,容易演出人生的悲剧。

克制不愉快的感受正是情感能否得到否幸福的关键,而极端情绪正是情感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但这不是说我们只应追求一种情绪,永远快乐的人生既做不到,也未免平淡乏味。痛苦也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痛苦能使灵魂得到升华。苦乐同样使人生丰富多彩,重要的是苦乐必须均衡。如果说人生是一道复杂的数学题,则幸福感取决于正负情感的比例。

如果你正在开车赶路,碰上前面一位老年人,他开的车很慢,你很可能会心急如焚,拼命按喇叭,大喊大叫,伺机冒险超车,甚至会情绪失控……事实上,倘若你静下来,想想你自己的老祖父,想想他们已经不多的人生时光,进而又想到自己也会到这一天时,你也许会平静许多,你完全不必气坏自己的身子,太不值得了!

巴尼·罗伯格是美国缅因州的一个伐木工人。一天早晨,巴尼像平时一样驾车去森林中伐木。巴尼打量了一下周围的树木,决定把一棵直径一米左右的松树锯倒,但出人意料的是,松树倒下时,重重地压在了他的右腿上。剧烈的惨痛使他感到眼前一片漆黑。但他知道,此时此刻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不能感情用事。他试图推动松树,但办不到;又企图把腿抽出来,也行不通。腿被压得死死的,且在不断流血,根本动弹不得。巴尼很清楚,要是等人来,极有可能因流血过多而死去。他知道只能靠自己了。

他拿起斧子,拼命用力砍树,可是由于用力过猛,斧柄断了,斧头也坏了,他感到自己这下真的全完了。他喘了口气,朝四周望了望。还好,电锯就在不远处,他躺下身子,靠树枝一点点拨动电锯,把它移到自己身边,然后开始锯树,刚锯几下,他发现,由于树呈45度角斜躺,巨大的压力会把锯条卡住,如果电锯出了问题,那他真的只能束手待毙了。左思右想,他终于认定只有一条路可以走了,那就是锯断自己的腿,保全性命!他狠心地拿起电锯,以常人少有的智慧和胆识,对准自己的右腿,进行了无可奈何的截肢……

巴尼简单包扎了一下受伤的右腿,慢慢地朝车上爬去,一路上,他忍着剧痛,一点点往前爬。他一次次昏死过去,又一次次苏醒过来,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活着回去!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艰苦爬行,他终于爬上了自己的汽车,并用左脚驾车回家。

当他历尽千辛万苦,保住自己的性命后,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生命的价值与宝贵,感受到了人性的巨大力量与智慧,感受到了信念、意志、信心、决心对人生的重要性,感受到了正确驾控情绪的重大现实意义……

你能掌控自己的情绪吗

我国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一次因事赴台北,当晚他的一位朋友把他带到台北最热闹的大街上去散步。突然“呼啦”一声,一盆水从高楼上泼下来,恰好浇在两人头上。他朋友急忙去找管理人员理论,但管理人员却不予理睬,他朋友因此气得双唇发抖,半天说不出话来,并准备武力解决。余秋雨先生却坦然一笑,拍拍他朋友的肩膀说:“按照逻辑,这只是一起很偶然的事件,说不定当事人正躲在屋里,连话也不敢说呢!”他朋友一听也笑了,于是两人又继续轻松地散步……

可以设想,如果余秋雨先生同他朋友一样感情用事,唇枪舌剑乃至流血事件必定在所难免,而随后的结局肯定会让余先生失望。但余先生毕竟是个成熟的、极富涵养的人,他这种驾控情感的高超技艺为后人广为传颂,也值得我们好好借鉴。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浇愁愁更愁”——这是不一样的心情。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而产生的一切主观体验,伴随着一定的生理变化和面部表情,比较微弱,有时短暂,有时很持久,能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有的人认为,情绪可以从“愉快——不愉快”、“紧张——轻松”、“激动——平静”三个方面描述,也有人把情绪的内容分为“快乐、愤怒、警戒、憎恨、悲伤、恐怖、惊愕、接受”八个方面。心情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呢?苏东坡说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事实上,工作的顺逆、事业的成败、人们相处的关系、健康的状况甚至自然环境的影响等,都可以成为引起某种心情的原因。

正常的心情应该是稳定而快乐的,是对主体的身体和工作都有益处的。在正常的生活中,心情可以有悲伤、惊恐等否定性情绪内容,但是必须是与引起这种情绪的情景相称、作用时间随客观情景而转移的短暂的情绪过程。

健全的心情状态能提高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效率和持久力,而且促进内分泌保持适度的平衡,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不良的心情会使自己厌烦消沉,影响自身的健康,影响工作。

一般人一生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处于情绪不良的状态,比如,因为一点小事烦躁,就把火气带到单位,同事成了他的出气筒;由于受到一点小挫折,就长期郁郁寡欢,提不起工作的热情,这都是不善于自我调控情绪的表现。

不良心情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心情控制是心理调适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要自觉控制心情,不要长期被烦恼、悲伤等消极情绪左右,同时保持情绪的稳定和适度,快乐时不得意忘形、目空一切,愤怒时不鲁莽冲动、意气用事,恐惧时不畏首畏尾、张皇失措,悲哀时不垂头丧气、意志消沉。

如何控制你的情绪

情绪控制是对情绪的更紧密的把握,自觉地维护情绪平衡。特别是对消极情绪,要迅速有效地纠正过来。

最近,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家南迪·内森的一项研究发现,一般人的一生平均有十分之三的时间处于情绪不佳的状态,因此,人们常常需要与那些消极的情绪作斗争。

情绪变化往往会在我们的一些神经生理活动中表现出来。比如,当你听到自己失去了一次本该到手的晋升机会时,你的大脑神经就会立刻刺激身体产生大量起兴奋作用的“正肾上腺素”,其结果是使你怒气冲冲,坐卧不安,随时准备找人评评理,或者“讨个说法”。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你应该压抑所有这些情绪反应。事实上,情绪有两种:消极的和积极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情绪,它是我们对外面世界正常的心理反应,我们所必须做的只是不能让我们成为情绪的奴隶,不能让那些消极的心境左右我们的生活。

消极情绪对我们的健康十分有害,科学家们已经发现,经常发怒和充满敌意的人很可能患有心脏病,哈佛大学曾调查了1600名心脏病患者,发现他们中经常焦虑、抑郁和脾气暴躁者比普通人高三倍。

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学会控制你的情绪是你生活中一件生死攸关的大事。以下是专家提供的几条最新劝告。

1.寻找原因

当你闷闷不乐或者忧心忡忡时,你所要做的第一步是找出原因。29岁的弗兰西丝是一名广告公司职员,她一向心平气和,可有一阵子却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对同事和丈夫都没好脸色,后来她发现扰乱她心境的是担心自己会在一次最重要的公司人事安排中失去职位。“尽管我已被告知不会受到影响,”她说,“但我心里仍对此隐隐不安。”一旦弗兰西丝了解到自己真正害怕的是什么,她似乎就觉得轻松了许多。她说:“我将这些内心的焦虑用语言明确表达出来,便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糟糕。”

找出问题症结后,弗兰西丝便集中精力对付它。“我开始充实自己,工作上也更加卖力。”结果,弗兰西丝不仅消除了内心的焦虑,还由于工作出色而被委以更重要的职务。

2.尊重规律

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罗伯特·塞伊说:“我们许多人都仅仅是将自己的情绪变化归之于外部发生的事,却忽视了它们很可能也与身体内在的生物节奏有关。我们吃的食物、健康水平及精力状况,甚至一天中的不同时段都能影响我们的情绪。”

塞伊教授的一项研究发现,那些睡得很晚的人更可能情绪不佳。此外,我们的精力往往在一天之始处于高峰,而在午后则有所下降。“一件坏事并不一定在任何时候都能使你烦心,”塞伊说,“它往往是在你精力最差时影响你。”

塞伊教授还做过一个实验,他在一段时间里对125名实验者的情绪和体温变化进行了观察。他发现,当人们的体温在正常范围内处于上升期时,他们的心情要更愉快些,而此时他们的精力也最充沛。根据塞伊教授的结论,人的情绪变化是有周期的。塞伊本人就严格遵循着这一“生物节奏”的规律,他往往很早就开始工作,“我写作的最佳时间是早上”,而在下午,他一般都用来会客和处理杂事,“因为那时我的精力往往不够集中,更适合与人交谈”。

3.睡眠充足

最近一项调查表明,美国的成年人平均每晚的睡眠时间不足七小时。

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的罗拉德·达尔教授的一项研究发现,睡眠不足对我们的情绪影响极大,他说:“对睡眠不足者而言,那些令人烦心的事更能左右他们的情绪。”

那么,一个成年人到底睡多长时间才足够呢?达尔教授做了一个实验,他在一个月的时间里,让14名被试者每晚在黑暗中待14小时,第一晚,他们每人几乎睡了11小时,仿佛是要补回以前没睡够的时间,此后,他们的睡觉时间满满地稳定在每晚八小时左右。

在此期间,达尔教授还让被试者一天两次记录他们的心情状态,所有的人都说在他们睡眠充足后心情最舒畅,看待事物的方式也更乐观。

4.亲近自然

许多专家认为与自然亲近有助于人们心情愉快开朗,著名歌手弗·拉卡斯特说:“每当我心情沮丧、抑郁时,我便去从事园林劳作,在与那些花草林木的接触中,我的不快之感也烟消云散了。”

假如你并不可能总到户外去活动,那么,即使走到窗前眺望一下青草绿树也对你的心情有所裨益。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家斯蒂芬·开普勒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分别让两组人员在不同的环境中工作,一组的办公室窗户靠近自然景物,另一组的办公室则位于一个喧闹的停车场,结果他发现,前者比后者对工作的热情更高,更少出现不良心境,其效率也高得多。

5.经常运动

另一个极有效地驱除不良心境的自助手段是健身运动。哪怕你只是散步十分钟,对克服你的坏心境都能收到立竿见影之效。研究人员发现,健身运动能使你的身体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其功效与那些能提神醒脑的药物类似。但比药物更胜一筹的是,健身运动对你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不过,要做到效果明显,你最好是从事有氧运动——跑步、练体操、骑车、游泳和其他有一定强度的运动,运动之后再洗个热水澡则效果更佳。

6.合理饮食

大脑活动的所有能量都能来自我们所吃的食物,因此情绪波动也常常与我们吃的东西有关。《食物与情绪》一书的作者索姆认为,对于那些每天早晨只喝一杯咖啡的人来说,心情不佳是一点也不足为怪的。

索姆建议,要确保你心情愉快,你应养成一些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就餐(早餐尤其不能省),限制咖啡和糖的摄入(它们都可能使你过于激动),每天至少喝六至八杯水(脱水易使人疲劳)。

据最新研究表明,碳水化合物更能使人心境平和、感觉舒畅。马萨诸塞州的营养生化学家詹狄斯·瓦特曼认为,碳水化合物能增加大脑血液中复合胺的含量,而该物质被认为是一种人体自然产生的镇静剂。各种水果、稻米、杂粮都是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7.积极乐观

“一些人往往将自己的消极情绪和思想等同于现实本身,”心理学家米切尔·霍德斯说,“其实,我们周围的环境从本质上说是中性的,是我们给它们加上了或积极或消极的价值,问题的关键是你倾向选择哪一种。”

霍德斯做了一个极为有趣的实验,他将同一张卡通漫画展示给两组被试者看,其中一组的人员被要求用牙齿咬着一支钢笔,这个姿势就仿佛在微笑一样;另一组人员则必须将笔用嘴唇衔着,显然,这种姿势使他们难以露出笑容。结果,霍德斯教授发现前一组比后一组被试者认为漫画更可笑。这个实验表明我们心情的不同往往不是由事物本身引起的,而是取决于我们看待事物的不同方式。

心理学家兰迪·莱森讲了一个他自己的故事:“有一天,我的秘书告诉我,你看起来好像不高兴,他自然是从我那紧锁的双眉和僵硬的面部表情看出来的。我也意识到确实如此,于是,我便对着镜子改变我的表情,嘿,不一会儿,那些消极的想法便没有了。”是啊,生命短暂,我们何苦自寻烦恼呢!

改善情绪妙方

1.别急!慢慢来+正面思考

当我们面临千钧一发的紧急状况时,往往心中只想着赶快完成它,而遗忘了我们自己的样貌,可能是慌张、紧绷的,有时还会对别人怒目相向,甚至说出伤害性的话语,造成人际关系的不良影响……而事后再回想的时候,就算感到后悔,双方的裂痕却已不易修补,所以,下次面临同样的状况时,你可以试着告诉自己“别急,慢慢来”、“就算结果不尽如我意,至少我已经学到了不同的经验”诸如此类的积极想法,它会很神奇地舒缓紧绷情绪,让你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反应。

同理可证——遇到失败或挫折的时候,正面思考的力量对自己情绪的安稳也很有帮助。

2.倾听+承认自己的错误

想做个高EQ的人,学习倾听别人的话语可是第一要务。认真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让别人觉得受到尊重,而且,当发现自己错误的时候,勇敢地面对它,绝对是EQ指数向上跳跃一大步的指标。

3.沟通,再沟通

凡事有起有落,当与别人的意见相左的时候,试着不厌其烦地沟通,充分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但不是用攻击性的语言噢),如果状况还是“卡住”,那么就坦诚地面对与接受当下的困境,相信会有雨过天晴的时候,而你也一定会有所学习和成长。

4.观察+凡事多思考

在面对不同人、事、物的当下,记得给自己预留一些空间,不要太快做决定(除非是一定要这样做、或者你确定这样做比较有利……),所以,你可以告诉自己或对方:“谢谢你的提议,我会仔细思考……”,“这个提议很好,值得考虑,请给我一些时间思考”,让对方感受到你重视他的意见,同时也知道你真的需要时间;所以,凡事多观察,你会有不一样的发现;凡事多思考,你便不至于做出让自己后悔的决定。

5.慎选好朋友

人生中有许多事由不得人,也许你很难量身定做一个默契十足的好上司,但是对于该和什么样的朋友往来,你有绝对的主导权,睁大眼睛,选择真正对你知无不言、可以患难与共的朋友吧!在你情绪即将失控的时侯,他们会是你很好的刹车与润滑剂,同时更是你提升EQ的好帮手。

6.表达明快而果断

试着用最精练简洁的词句表达你的意见想法,别拉拉杂杂闲扯淡,那不仅会混淆了自己想说的事情,让接收的一方一头雾水,也会惹得自己心烦意乱。你可以事先拟好草稿或是用条例式的方式陈述,还有,自己先私下多演练几次也很重要。

7.理性+就事论事

我们常犯的毛病是容易人事不分,一面对他人的批评就直觉地以为别人和自己过不去,结果往往导致自己的反应过度,或是觉得心理受到伤害……而一个EQ高手是不会让他人有这种感觉的。你可以学习以较理性、就事论事的态度来处理事情,以“我……”的讯息来告知对方你对事件的看法,如“对于xx事,我的感受是……”,而非“你怎么这么做,事情都被你搞砸了”。

8.如果被拒时,不要恼羞成怒

当你的提议被否决时,记得人际关系第一要务——“倾听”,先耐住性子听听对方的解释,也许对方有不同的考虑,可以进一步讨论,千万别马上板起脸回敬一句:“那没什么好说的了。”要提醒你的是:“怎么收获则怎么栽。”当你表现得像只刺猬时,别人也不会对你太和善。

9.不要妄自菲薄+自信

对自己有自信,也是提升EQ指数的法宝。譬如,当一个你甚有好感的异性婉拒你的邀约时,别一口咬定是“你”的原因(如太胖、不漂亮……)让他却步,也许他真的有事,或是有其他不方便的原因。所以,试着别太小题大做吧。

10.判断事物的轻重缓急

生活中要处理的事实在多如牛毛,有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不妨看开些或先将它摆在次要处理的位置;而要将心力放在急迫而深具影响力的任务上,因为通常琐事最是折煞人的,相信大家一定都有类似的经验……事情一开始堆积,心情自然不会太好,此时如果能稍加分类,判断适宜的处理时效后再着手进行,对于情绪上的稳定可是有惊人的效果呢!!

11.专心+万全准备

在执行一项活动或任务之前,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而在开始倒计时的关键时分,将全副心神放在活动重点上,如果觉得紧张,试着想象活动将十分圆满地结束,它会让你稍微镇定,且较能专注在流程细节上,成功完成任务的概率也会相对提高。

12.直接表达需求

“你不说我怎么知道?”相信这句话应该不陌生吧,没有人能完全了解别人的心思而做出符合他期待的事情,包括你跟我都一样。所以如果你期待人们都具备读心术,可以准确无误地得知你的需求,那么这样的期待恐怕会为你带来挫折与失望。不妨试着主动直接表达自己的需求,让别人知道可以怎么做,保证你们之间的沟通障碍就已成功地跨越了一大步。

13.避免无止境的抱怨

如果你内心有所埋怨,找个好朋友吐吐苦水,然后把它抛在脑后吧。因为高EQ的人并不会将怨怼藏在心里,更不会总是带着抱怨!因为抱怨往往只会引起更多的抱怨,最后让你深陷其中。

认识和管理别人的情绪

没有人能隐于世外,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碰到人。你必须与之相处,因为人无所不在;你必须了解人,因为你永远无法独自成功。

但丁在《神曲》中这样说:“一个人在智者面前可要小心呀!他不仅看清了你的外表行为,就是你内在的思想他也能看清楚呢!”

“你的人生品质有很大一部分都取决于你对人所做的判断。”读人,从而了解人、热爱人,并防范和制服那些不怀好意的人。这不仅将使你成为更有影响力的老板,更有进取精神的员工,更有吸引力的伴侣或家长,更富于同情心和善解人意的朋友,而且会使你变得更加从容、更加机警、更加敏锐、更加精明和练达。

1.大度读人

有的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递给你一把伞,而下雨的时候却打着伞悄悄地走了,留给你的是背影。

你读他时,千万不要责备他。因为他也有不想被雨淋的时候,与其埋怨,不如自己常备一把伞。

有的人,在你拥有某种权力时,围着你团团转,笑脸相迎;而当你的权力消失了,他却与你形同陌路,和从前判若两人。

你读他时,千万不要责备他。因为他需要的是你的这种权力带给他的某种东西;你的权力消失,他也就不必再为你吟唱赞美诗了。与其埋怨,不如擦亮自己的眼睛。

有的人,在你面前说话像一条清亮的小河,语言甜美透彻;而人后却是潜藏的汹涌大江。

你读他时,不要生气。因为凡是带着虚伪的假面具做人的人,人前人后活得也挺辛苦的,说不定哪天他也会被同类的虚伪所欺骗。体谅他的这种生存方式,让他在往后的生活中获得人性的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