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远东故事 第六百五十七章 (下) 骑士之战?
林缚虽然回头看见了背后追过来救援的鲁泽尔小队4架小白鸽,不过速度上的优势和之前击落击伤对方各一架飞机的巨大成功,使得这厮的信心格外膨胀,尤其是看到不远处的后方赵甲弟小队的三架战机紧紧咬着对方那4架fokkerdviii的尾巴之后,这厮就更没有后顾之忧了。
什么叫打的天昏地暗杀红了眼,1918年7月28日晚上的这第二波联军航空队和德国空军的空战就是最鲜明的例子,悲催的肯特.冯.多林少尉被本小队被击落2架击伤1架的惨状弄的失去了方寸,加上这厮素来以打不过就跑为最高原则,所以脑子里一根筋就光想着怎么摆脱后边得理不饶人的4架联军se5战斗机的追击和开火,根本就没有想办法和鲁泽尔的四机编队汇合后脱困的意识。
鲁泽尔也是骑虎难下,看前方联军那个se5小队4架飞机追着多林不依不饶的架势,自己一旦放弃多林掉头对付身后的3架se5,估计至少能保持不败,可前面的多林几乎难逃一劫,尼玛,联军不但那个笨头笨脑的dh4平飞速度快的惊人,就是se5这架双翼战斗机,这速度也不是fokkerdviii真心追的上的。
看着前面的联军小队4架战机轮流开火,而多林的战机东躲西藏的窘境,鲁泽尔有心要缩短和前面联军se5小队的距离狠狠的在屁股后头给对方一家伙,却受制于自己的战机速度不如对方,怎么都缩短不了,而身后的3架se5则已经阴魂不散悄无声息的逼近到了自己身后600米不到的距离。
一旦进入500米,对方很可能就会开火,见识了对方勃朗宁大口径航空机枪威力的布鲁诺.鲁泽尔中尉要救多林不假,可肯特.冯.多林少尉的性命比起第2小队和自己的性命哪个更重要,这对鲁泽尔中尉是不言而喻的事情,联军的se5在西线就是一架非常让人头疼的战斗机,没相当到了东线中国菜鸟手里,换装了大口径机枪的se5的火力如此炙热可怕。
在高速盘旋和飞行的空战中,巨大的空气风阻面前,德军fokkerdviii战斗机上安装的08航空机枪的弹道明显不如对方大口径勃朗宁机枪的弹道更直更通透,至于击中目标后的威力更是不可同日而语,鲁泽尔试图在接近600米的距离射击前方的se5,但是对方一直在蛇形机动,mg08飞出去的弹雨明显弧线巨大偏的离谱,要打中简直难上加难。
德国第1战斗机联队当初在他们的红男爵的影响下,都养成了在最近有把握的距离上才扣动机枪扳机的习惯,对敌机的射击开火距离一般至少在150米到100米之内,甚至几十米都有,这会儿突然要在600米的距离上射击,能击中当然是见了鬼了。
当追到背后500米左右的赵甲弟的3架se5开火后,鲁泽尔不得不在弹雨中带着自己的小队开始拉升翻滚和转向,当然,跟斗是一定要翻的,虽然距离还不算最近,但联军战斗机大口径机枪的威力大家已经见识过了,真不敢说500米距离对方就不会击落自己。
救了多林的并不是自顾不暇的鲁泽尔小队,而是从五千米高度上翻滚着扑下来的德国第1战斗机联队的联队长赫尔曼.威廉.戈林和他带领的直属联队部的4架fokkerdviii,原来多林林缚鲁泽尔赵甲弟这一伙追追逃逃已经不知不觉来到了乌克兰边界南侧5公里的位置,这也是联队长赫尔曼.威廉.戈林带领3个小队在5000米高空埋伏的空域。
赫尔曼.威廉.戈林此时不过是25岁的中尉联队长,虽然第1战斗机联队的飞行中队从4个扩充到了7个,联队长阁下和他的前两任一样依然只是陆军中尉,今晚的伏击行动虽然出自于第26战斗机中队布鲁诺.鲁泽尔中尉的软磨硬泡,其实依着戈林的急躁脾气,如果他还在第26中队中队长的位置上,只怕他比今天的鲁泽尔还要更着急。
在之前几天沿着边界双方对峙的过程中,戈林已经发现联军航空队的中国飞行员虽然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初哥和菜鸟,但是编队飞行的本事却已经练的七七八八,虽然没有看到对方耍出马戏团作战的架势,也没有看到同时超过2个中队的战机出现在自己跟前,但戈林心头却总有一丝挥舞不去的阴影,那就是联军航空队的战斗力究竟如何?
如果空中骑士之间战争只是比双方的飞机数量和性能,那么德国的fokkerdvii显然早就处于协约国se5和斯帕德3以及骆驼飞机的下风,而信天翁ii和iii甚至未必能对付对方的轰炸机。幸运的是自己的联队率先装备了福克飞机公司最新款的单翼战斗机fokkerdviii,半金属机翼蒙皮使得飞机的空重只有405公斤,一个人就能在草地上推着跑。
戈林作出今晚诱敌并伏击联军航空队巡逻小队的原因之一在于摸清对方的虚实,会熟练的编队飞行不代表着会操纵飞机完美的进行空战,虽然由于哈尔科夫前敌总指挥那个赫尔曼.冯.弗朗索瓦将军的限制,德国空军不能侵犯伏尔加联邦的领空更不许主动进攻对手,毕竟现在伏尔加联邦和乌克兰政府之间脆弱的中立邻邦关系并没有撕破。
虽然明知道伏尔加联邦是协约国东线联军那个中国王一手扶持的傀儡政权,并且有迹象表明联军以日本第三军为主组建的西南方面军就是冲着乌克兰来的,但对西蒙.佩特留拉和他的乌克兰执政内阁来说,战争来得越迟越好,同样,一心要在8月份在西线发起一次决定性攻势的埃里希.鲁登道夫大将也绝不希望驻乌克兰的德军官兵率先挑起东线的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