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赵颜的算计

赵颜大步走出高太后居住的坤宁宫,然后头也不回的出了宫,在路过政事堂时,他甚至连看都没有看一眼,政事堂中的陈升之听到这个消息后,却是长叹一声坐在椅子上,久久没有开口,至于吕惠卿则是得意的大笑三声,以为自己走对了一步好棋,可惜他却不知道,他的好日子也剩下不了多少了。

就在赵颜马上就要走出宫门之时,忽然无意间看到不远处的一处亭子里闪过一个熟悉的身影,只是这个身影一闪而逝,好像是在亭子里消失了,若不是赵颜眼尖的话,恐怕根本不会注意到。

本来以赵颜现在的心情,根本没有心思管什么其它的杂事,但这时他也不知道怎么了,似乎心里个声音一直让他走过去看看,结果赵颜的脚下一拐,径直向那个亭子走去,反正这个亭子距离他也不远,无非也就是多走几步罢了。

当赵颜来到这个亭子里时,却发现在亭子最里面的一根柱子后面竟然躲着一个佝偻的身影,虽然他尽量的向后缩身子,但依然露出头顶上干枯的白发,这让赵颜也不禁一愣,当下绕过柱子一看,却发现这个躲在这里的人竟然是他的老朋友。

“老……老黄,你见我躲什么?”赵颜也没想到躲在这里的竟然是黄五德,当下十分奇怪的问道。

“殿……殿下,您……您去见过太皇太后了?”只见黄五德一张老脸上挤出一副比哭还难看的笑容道,语气中却带着几分委屈和无奈。

“老黄,你……你这是……”直到这时赵颜才忽然发现,眼前的老黄竟然穿着一身最低级的内侍服,右手提着一个水桶,左手拿着一个抹布,一副灰头土脸的模样,这哪里还是当初那个皇城司的大头领,简直和宫里那些年老的杂役内侍没什么两样。

看到赵颜注意到自己这一身行头,黄五德当下苦笑一声道:“殿下您也看到了,老奴现在这个样子哪里还有脸见您,所以这才躲到柱子后面,却没想到还是被殿下看到了。”

“我明白了,是不是太后把你的职位给撤了?”看到黄五德狼狈的样子,再联想到高太后之前发动夺权,但自己却是没有接到丝毫的消息,不过她可以瞒过别人也就罢了,但是绝对瞒不过耳目遍布京城的皇城司,以自己和黄五德的关系,他只要知道这件事,恐怕会想办法通知自己提前做准备,可是他竟然没有接到丝毫的消息,唯一的解释就是黄五德这边出事了。

“殿下英明,十天前我就察觉到太后那边有些不太正常,紧接着就知道了太后联络司马光、吕惠卿等人,暗中密谋要将殿下手中的大权夺走,当时我刚想通知殿下,却没想到太后早在我身边埋好了奸细,我刚要派人时,就被奸细控制起来,随后太后亲自下旨夺走我的职位,并且贬为最低等的内侍做工,倒是让殿下见笑了!”黄五德说到最后时,苍老的脸上再次露出一个无奈的苦笑,他早已经年过花甲,这些年费心费力,身子骨更是大不如以前,再加上太监本来就比普通人老的快,现在却还要做这些力气活,短短十天就已经让他感到力不从心,估计再这么下去非得累出病来不可。

赵颜听到这里,脸上也不禁露出几分怒容,黄五德这些年执掌皇城司,可谓是劳苦功高,就算是因为自己的原因,高太后要把他撤职,可也用不着这样羞辱他,试想一个人本来身处高位,现在却一下子变成杂役,那种落差就绝对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再加上宫里这种地方本来就没有什么人情味,估计这几天黄五德没少受人奚落,虽然他没说,但赵颜用脚指头也可以想到。

“老黄,把你手里的东西扔下,跟我一起出宫,既然宫里不让你养老,那你就我那里养老!”赵颜当下气呼呼的道,不过黄五德听到他的话却还有些迟疑,他都已经是黄土埋到脖子的人了,而且又没有儿女,倒是没什么顾忌,只是他担心自己这么一走会连累到赵颜,毕竟宫里的规矩森严,哪怕赵颜也不能轻易的破坏。

看到黄五德站在那不动,赵颜当下走上前,伸手接过他手中的水桶和抹布扔到地下,然后拉着他就往外走,黄五德也不敢违抗,只得随同赵颜出了亭子。刚好这时赵颜看到不远处有个内侍头目向自己这边张望,估计是负责监视黄五德的人,但是看到自己时又不敢上前,当下赵颜向那个内侍头目一指,周围的护卫立刻上前把对方拉了过来,这时赵颜开口吩咐道:“回去禀报太后,就说黄五德被本王带走了,他年纪大了,本王会安排人手给他养老,就不劳太后费心了!”

“是……是!”这个内侍头目也是吓的不轻,脑袋连点称是,然后看到赵颜让他离开,结果这个内侍转身撒腿就跑,似乎跑慢一步就可能挨打似的,不过赵颜却不知道,他之前在政事堂殴打吕惠卿的事已经传遍宫里,所以宫里的人见到他时都比平时要敬畏的多。

“殿下,老奴年纪大了,呆在哪里都一样,而且我在宫里生活了几十年,到外面也不知道能做什么,还不如就让我呆在宫里算了!”这时黄五德忽然再次开口道,他说的倒是实情,像他这种从小在宫里长大,并且活了一辈子的人,若是到了宫外真的不知道该怎么生活,另外他也不想因为自己的事而连累到赵颜。

“你自己也说了自己年纪大了,而且宫里又没有什么亲人,等到你走不动的时候谁会照顾你,所以还是跟本王回去,别的不说,至少能够让你老有所依!”赵颜自然明白黄五德的心思,想也不想就拒绝道,然后拉着他就出宫上了马车。

黄五德被赵颜推上马车,也知道这件事已成定局,当下也是心中感动,同时感慨自己当初果然没有看错人,赵颜果然是个重情重义的人,哪怕像自己这种已经没有任何价值的老太监,他也不会坐视不理。

“老黄,回到我府上你就安心的住着,到时我给你安排几个下人照顾你的饮食起居,另外我接下来也会慢慢的闲上来,到时咱们可以一起去钓鱼!”赵颜坐定之后,笑着对黄五德开口道。

“殿下,您……您不会这么快就认输了吧?”黄五德听到赵颜的话却是吃了一惊,他才刚刚丢掉皇城司的大头领一职,对于京城的局势比任何人都清楚,更知道高太后想要夺权的事,所以现在听到赵颜自己说要闲下来,当下也不禁开口问道。

“哈哈,什么认输不认输的?我刚才进宫去见太后,然后与她做了一场交易,而我这边的筹码就是朝堂上的军政大权,现在我们已经达成交易,只要太后遵守这场交易,那么朝中的大权就是她的了。”赵颜这时却是十分畅快的大笑道,似乎对于交出朝中大权的事丝毫没有放在心上。

“什么样的交易竟然能够让殿下心甘情愿的交出朝中大权,万一日后太后大权在握,对殿下您发难怎么办?”黄五德也是关心则乱,否则以他手中掌握的情报,应该会明白赵颜就算是交出大权,高太后也别想动他。

若是别人询问交易的内容,赵颜肯定不会告诉他,不过黄五德却是其中的知情人,而且又是他绝对信任的人,所以赵颜也就没有隐瞒,把刚才自己见到高太后的事情经过讲了一遍,并且详细的介绍了一下两人交易的内容。

黄五德听得十分认真,并且他也慢慢的冷静下来,不过他在听完赵颜与高太后的交易后,脸上却露出几分疑惑的表情道:“殿下提出的这三个条件虽然十分重要,但似乎也并非没有其它解决的办法,殿下何必要用手中的大权去换取呢?”

赵颜就知道瞒不过黄五德,只见他这时洒脱的一笑道:“老黄你既然这么问了,我也就不瞒你了,本来我答应过皇兄,要在他去世后辅佐新皇,直到他可以亲政为止,不过前段时间却有人对我提到一件事,那就是以我的身份担任摄政,本来就是一件十分受人猜忌的事,再加上陛下年幼,很容易就被人蛊惑,特别是随着陛下的年纪渐长,很可能将我当做挡在他亲政路上的第一个拦路虎,当时我虽然嘴上说不在意,但事后也一直担心这件事,本来这件事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我也只能寄望于能够与陛下建立感情,尽量的避免他对我产生猜忌。”

说到这里时,只见赵颜脸上露出一个得意的微笑,这才接着又道:“不过让我没想到的是,太后竟然在这个时候选择了夺权,既然如此,那我就让给她,没有了这个权力,日后也就可以避免我与陛下之间的冲突,另外你也了解我的性格,那些沉重的政务对我来可是件不小的负担,前段时间我甚至都没时间陪孩子们,刚好现在太后把我身上的重担抢了去,也免得我再起早贪黑的为大宋的江山操心。”

听到赵颜把如此重要的事情说的如此洒脱,黄五德也不禁露出一个苦笑,以他对赵颜的了解,赵颜说那些政务对他是负担倒是实话,毕竟谁都知道赵颜性格懒散,当年若不是他的这种性格,恐怕英宗陛下也会考虑是否把皇位传给他。

“殿下你倒是轻松了,可是太后她从来没有管理过政务,老奴有些担心万一太后她力不从心的话,说不定会酿成大祸啊!”黄五德这时一脸担心的开口道,他已经尽量把话说的很委婉了,毕竟高太后只是一个妇道人家,从来没有过处理政务的经验,不但黄五德不相信她,恐怕连天下人都不会相信一个妇道人家会比赵颜更出色。

“呵呵,太后虽然没有为政的经验,不过她能够把一个偌大的后宫管的井井有条,这说明她在管理方面还是极有才能的,所以我相信太后肯定做的比我更好。”赵颜再次微笑着开口道。

其实赵颜之所以放心的把政务交给高太后,除了上面的原因外,也有他熟知后世历史的原因,在后世的历史上,赵顼死后就是由高太后垂帘听政,直到赵煦成年后才还政于他,而且在高太后当政期间,大宋的政治清明国力强盛,算是原来历史上北宋末年最后的一段兴盛时期。由此可知,高太后在政治上也极有才能。

另外赵颜还知道,高太后垂帘听政后虽然极有作为,但是在赵煦成年后,两人不可避免的发生了权力方面的争斗,甚至赵煦一度想要废掉高太后的太后封号。在从一点上可以考虑下,赵煦身为孙子竟然想要废掉奶奶的封号,由此可知两人的冲突是多么的激烈。这也是赵颜产生顾虑的重要原因,因为若是由他执政的话,那么日后与皇帝产生冲突的人可就变成他了,不过现在倒好,高太后竟然主动跳出来做了这个替死鬼,那他还客气什么,自然直接撂挑子不干了,反正大宋离了他也不会死。

“可是……”

黄五德自然不知道赵颜熟知后世的历史,因此还是有些不甘心的想要再说些什么,不过赵颜这时却打断他道:“好了,老黄你就不用担心了,我虽然卸下了摄政的担子,不过你不会以为我会真的什么都不管吧?”

说到这里时,赵颜故意的向黄五德眨了眨眼,脸上也露出一种得意的微笑,这时黄五德才终于明白过来,赵颜虽然退下来了,但是他在朝中的影响力还在,另外还有曹嵩、曾布、章惇、张载这些党羽遍布朝堂,甚至连四位相公之一的陈升之也偏向于赵颜,如此一来,赵颜的势力几乎占据了半个朝堂,暗地里却依然可以左右大宋的朝局,同时又避免了以后与新皇发生冲突,可谓是一举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