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九龙这中江湖人士其实是最好面子的了,虽然他闲的无聊,但魏忠国说想见他,他偏偏就要说自己很忙。

魏忠国也是人精,自然知道丁九龙在摆谱,于是低声下气的再三邀请。

丁九龙这才勉为其难的答应见魏忠国一面。

二人约定第二天下午三点钟在宁浦路的“一茶一坐”见面。

虽说魏忠国现在是“政策研究中心”的主任,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是被放在冷板凳上了,这年头什么政策还不都是领导说了算?要你不过摆个过场而已。

不过好歹级别还在,大小也是个领导,时间还是比较自由的,第二天下午魏忠国把自己收拾的清清爽爽,照照镜子,看不出一丝颓废的感觉,这才出发去赴约。

其实从昨天晚上回去之后,他就在思考应该以什么样的精神面貌和态度去见丁九龙,是卑膝奴颜的乞求拉他一把?

最终他还是决定不卑不亢,并且适当的表现出自己还有后手的样子。

因为没人愿意和霉鬼做朋友,相对于雪中送炭,人们还是倾向于锦上添花的,即便前者更容易获得丰厚的回报。

丁九龙在三点半时才到“一茶一坐”,大大咧咧的笑道:“不好意思,堵车堵车!”脸上却是一点歉意都没有。

“没关系!”魏忠国显得很云淡风轻,指了指桌子上的菜说,“我中午吃得少,有些饿了,就先叫了点东西吃,丁爷,吃点什么?我请!”

丁九龙今天来赴约根本就是为了看魏忠国笑话的,来晚也是故意为之的,却没想到魏忠国会是如此态度,一个人先吃了起来。

“呵呵,魏局真是好胃口啊!”丁九龙坐下,皮笑肉不笑的说道,双目紧盯着魏忠国看。

魏忠国丝毫不以为意,把嘴里的一块小烤肉咽下去后喝了口柠檬水后才慢悠悠的说道:“我早就不是什么局长了。但是再怎么着也不能亏了自己的身体不是?丁爷,吃点什么?”

“说得好,不能亏了自己的身体!”丁九龙说着接过菜单,看了看,点了几道小食。

等服务员走后,丁九龙问道:“我原以为你是需要我的

帮助,不过眼下看来,是不需要了?”

“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篱笆三个桩呢!”魏忠国以很平静的语气说,“这次是我倒霉,正好遇到新来的局长开刀。只靠我自己是很难爬起来的,但如果有人帮我就不一样了!”

丁九龙沉思一会儿后问:“给我一个帮你的理由!”

魏忠国哈哈笑了起来,问道:“不帮我,你准备帮谁?”

“你这是什么意思?”丁九龙虎着脸。

“瞧你,还没说几句就开始变脸了!”魏忠国说道,“自古是帮生不如帮熟,对你不过是几句话的事,但你的友谊我会一直记在心中的!”

丁九龙也是人精,自然知道这是魏忠国对他的承诺,所谓“友谊记心中”,事实上就和做销售的对采购人员说“好好感谢你”是一个道理——准备给好处。

丁九龙说:“魏局,你太看得起我了,我可不是浦海市的组织部部长,上下嘴皮子一碰就能解决一个处级干部的问题!”

“你不能,但是有人能!”魏忠国说。

丁九龙沉默了,他知道魏忠国说的是梁瓜。

魏忠国也不催促,自顾自的在那里吃东西,看似平静,其实内心里已是波澜起伏。

片刻之后,丁九龙便决定帮魏忠国,因为正如魏忠国说的,他只不过是动动嘴而已,却能承魏忠国的情,失败了也没什么损失,何乐而不为呢?

想通之后,他的态度就变的友善了,说:“魏哥,你比我大几岁,叫你魏哥没问题吧?”

魏忠国哈哈笑了起来:“叫我老魏就行了,魏哥可不好听!”

丁九龙先是一愣,接着恍然大悟的哈哈大笑起来,魏忠国也跟着笑,两个人之间的距离似乎拉近了许多。

丁九龙以推心置腹的语气诚恳的对魏忠国说了些梁瓜的情况,暗示梁瓜的势力虽然在西南,但天下当官的是一家,梁瓜在浦海也是能说得上话的,而且能够直达天听。

对此魏忠国早就知道了,若不然也不会为了结实梁瓜而去出私警,但此时他仍然是摆出一副“原来如此”的表情听丁九龙说话。

丁九

龙说完这些之后又说:“梁少在那个叫林重的小子身上丢了面子……不过这件事也不算什么,梁少日理万机,哪里有功夫关心一个小小的老师,到时我帮你圆过去就行了!等有机会,我再给你说说好话,介绍你和梁少见一面,之后就只能靠你自己了!”

魏忠国点头,开了个笑话:“这‘理万机’是谁?梁少一直忙着去日了?”

丁九龙先是一笑,接着就肆无忌惮的哈哈笑了起来,边笑边把桌子拍的咚咚响,对魏忠国竖起大拇指:“我说老魏啊,还真有你的!”

“一茶一坐”的消费超过一般工薪阶层的承受能力,面向受众基本上都是些白领,因此当丁九龙敲桌子时,就有人投来不满的目光。

丁九龙却是嚣张霸道的横扫过去,大声质问:“看什么看?不爽来咬我啊?”

却是没人敢说话。

告别了丁九龙之后,魏忠国心情大好,不回单位,也不愿意回家见黄脸婆,在街上溜达,就觉得小腹中一阵邪火,于是找了家洗浴中心走了进去,这家洗浴中心在局里有挂号的,安全绝对是有保障。

……

林重现在的工作是很忙的。

随着对“学生顾问”了解的深入,他就越是对这份工作有种敬畏之心,或许因为他的一言一行就会改变一名学生一生的命运也说不准。

有时他都有些后悔接受这份工作。

不过每当看到学生和他谈话后开心的走出办公室时,他就还是觉得很有成就感的。

另外他的《国学课》由于独特的教学风格,在学生中的口碑也是很不错的,虽然受众不多,但第一节课来的学生,有超过九成之后还是会来的,再加上新学生的加入,也逐渐固定在两百人左右。

还好他从小学的就是“弟子规、圣人训”之类的,不必分心太多去备课,不然还真是搞不定。

相对来说,体育课反倒是成了他休息的时候。

此时,刚刚结束体育课的他坐在办公室里看书,在办公桌上还有厚厚一摞的书籍,有的是从图书馆借的,还有的是林重自费买的,但更多的还是他打印出来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