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水和石头
午餐,只是陈维政和区杰两人的午餐,其它几人早就让小吃撑得溜饱!看到其它人对午餐的拒绝态度,陈维政和区杰两人也食欲大减,结果一人一碗牛肉粉完事,区杰哈哈大笑,说这是帮他省钱。
午餐后,叫一个当地的员工开车,坐着区杰的柴油七座直奔大瀑布。
花果山大瀑布与花溪市相距不远,而且道路很好走,高原风光在十月金秋更显爽利,让坐在中排的三位美女睡意实足,一上车就沉沉睡去,毕竟早上起得太早。小竹给坐在前排的小松一个任务,就是拍摄路旁的风光。陈维政和区杰坐在第三排的位子上聊天。
“杨天正怎么样?”陈维政问“还不错,帮我不少。”区杰说。
“开完业应该有一段时间的悠闲吧?”陈维政说:“忙完去古宜,我有件事想跟你商量,如果我们俩觉得可行,再报给区叔。”
“哪个方面的?”区杰问。
“能源。一种新能源,颠覆人类的能源。我现在还不知道是不是潘多拉的盒子”陈维政说:“你如果离开六盘,估计要多长时间杨天正能接你的手。”
“24个小时。”区杰说。
“那让他赶快培训自己的新店长。”陈维政说。
“店长总比总经理容易找。”区杰笑了。
一路闲聊,车到了花果山村,遭遇空前大堵车,从这里到景区堵得水泄不通。司机是本地少数民族,路熟悉,说可以把车停在这里开始走路,沿一条小路,很快能走到白沙河。大家觉得可以考虑,反正是玩,一路走着玩更加亲近自然。
山很青,很清爽的青,山上郁郁葱葱都是野树,人在树林中穿行,因为富氧而精神实足,几条断枝踩在脚下,发出清脆的折断声。中秋的山林,仍是枝繁叶茂,绿意黯然。大家兴趣都很高,不知不觉走到白沙河。
走到白沙河,已经人满为患,只要能站人的地方,都是人,远远的望了一眼大瀑布,发现除了水就是人。太多的人,远远看去就象一块高级蛋糕上爬满了蚂蚁,又象一块臭肉上落满了苍蝇。如果把所有的人全部丢下瀑布底的深潭,估计能将水潭填满,如果把所有的人堆在白沙河上,估计能让瀑布断流。
大家的游兴**然无存,区杰说:“我还以为今天早上搞开业仪式来的人够多,谁知道来这里的人更多。”
“区总买票吗?”司机问。
看看排着队一点一点向瀑布挪动的旅游者,区杰估计按这个速度轮到自己挪到瀑布前,天也应该全黑。望远镜里,看到瀑布两边观景的人群估计是被时间煎熬太久,已经双眼呆滞,面无表情。与其说是观景,更像是在搞遗体告别。
“不买了,就在这里看看,如果觉得看不清楚,去买包五块的花果山牌香烟,看那个包装还比这个舒服。”
一听这句,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知道人会多,没想到人会这么多!”陈维政感慨地说。
“还是远远的拍几张照片吧,也算是到此一游,毕竟人多过水的景象也不是经常能看到的。”刘懿的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大瀑布的水天天有,可大瀑布未必天天有这么多的人。
旅游者旅游的就是一份心情。且把那漫山的游人当成难得一见的景观好了!
“我带你们去白沙河上游的一个石板寨子玩吧。”司机说。
大家一致同意,沿原路回到村里,开车走向一条岔路,那是一条沙石路,路面不好,路也很窄,好在区杰的牛车底盘高,走这种路很合适。
走出不到一公里,喧嚣的人群早已踪影不见,见的是连绵的群山和不尽的绿树,转一个弯,看到一片田垌,那是山谷中的一片田垌,白沙河从垌中穿过,清澈得象一条丝带。河的中段还积起几个水潭,水潭之间是矮矮的小瀑布,这几个水潭和小瀑布,宛如丝带中间编成的中国结,又如水墨画里的重彩凝笔。水潭的上游有条石墩桥,就是在河里弄上间隔距离一样的石墩,人从石墩上面走,水在石墩中间流。
石墩桥的那边,有一个小村落,就是司机说的石板寨子。汽车开下一个小坡,在白沙河边停了下来。
好清的水。小竹下车的第一时间就是跑到河边,掬一捧水,扑在脸上,叫着:“好爽,好凉。”开始解鞋下水。
小松看着对面村寨的房子,被石片做的房顶所吸引,问司机:做瓦片的石头是天然的还是人工加工成这样薄的,司机说是天然的,但是要开采,在下雨之后雨水渗进石缝时用钢筋一撬就是一大块。
房子都是用一块块极其普通的石板,好象是随随便便地堆叠起来,石板与石板之间,没有泥土的胶着,更没有钢材的固定。从屋基到屋顶,从地面到四壁,除了石板还是石板。这些石板,无须打磨,更不用上色,完全保持一种青灰的原生状态。
住在这个地方的人们把满山皆是、随处可见的石头,变为千姿百态的石瓦、石墙、石径、石板房。无边的山峦,因石板房的点缀,形成了独具风情的山寨之美。
“老公,我们也弄些这样的石块回去装修房子好不好?”刘懿问陈维政。
“不好。”
“为什么?”刘懿不解。
“一个地方用一个地方的材料,叫就地取材,我们远程来拉,就不经济了。这种石材虽然很硬,但是很脆,如果要能经得住踩就必须选择超过十公分厚的石材,那就是大青石板,很重。这种石材不能作为文化石贴墙上,因为太厚。如果象当地人这样垒墙,还不如我们当地的鹅卵石。这个地方,估计过去也没有人会烧砖烧瓦,所以就用这个材料来建房子。这种材料加工困难,而且可塑姓差,所以房子结构很单调,功能也单一,房子也不高只有一层,住起来应该不太舒服。”陈维政属于那种不太浪漫的人,一口的实用主义腔调。
马上有人说话表示反对,是阮蕾:“小一你别跟你老公谈这些情调东西,他就会找个破陶盆种点香葱蒜,挖个小鱼塘养点小鱼虾,实足的农民。对于这个地方的石头建筑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在很久很久以前,这个寨子,人口稀少,交通不便,不可能去镇里购买建材,也没条件自己动手烧制建材,所以漫山遍野的石材就成为本地先民的首选,也为繁衍和发展提供了可能。不能用现在的眼光去评价过去的东西,对待这些东西用欣赏的态度去看就好。”
“对,看到好东西不一定要拿回家,想看就来看。大瀑布更漂亮,谁能拿回家。”区杰说。
“把大瀑布拿回家那就是勇敢者的游戏。”小松说。他说的是美国一个老电影的片段,大家都看过那部影片,想想都笑了。
“区杰哥哥说得不对”小竹说:“你跟每一个去你店里买东西的人都说,好东西不一定要拿回家,保证你的店生意会清淡很多。”
大家一想,都大笑。
“是是是!”区杰举手投降:“谁去我的店里,我恨不得让他把大瀑布买回家。”
走进寨门,就走进了一个石头的世界,街道是石头块铺起来的,院墙是石头垒的,房屋是石头建的,屋面上铺的是宽大的薄石板,就连家中用的桌、凳、盆、磨、灶等也都是石头造的。在寨内处处是石,登石级、穿石门、进石屋、坐石凳,确实别有一翻情趣。
是啊,这些石地板、石凳子、石院墙、石桌、石盆、石磨、石灶……都很古朴,很情趣,放在这里也很合谐,但是,如果换个地方,给人的感觉就是简陋了。
寨子里找一个大树脚坐下,石桌石凳历时悠长,磨得很光滑,几个女人,用当地话问了些什么,司机也说了些什么,她们就回去拿了一些自己家手工做的腊染、织绵和挑花出来,另外有一个村民跟司机商量得比较久,满意的离开。司机说,这些手工品如果满意可以买一些回去,价格很实惠,都是自家人。
刘懿对这些东西很感兴趣,告诉陈维政,在别的旅游地方,买到的都是机器织机器染的,虽然好看,但是一看就是流水线的作品,不象这种,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听到这个说法,暴发户区杰让司机把村子里面的手工布全面收了起来,差不多有两百件,全要了,准备发到南城,做一个六盘手工腊染专柜,如果有销路,就跟村子里订货。
这一下,把村子里的行政领导惊动了,连忙迎出来,一打听才知道是国联集团六盘省区老总来考察收购手工布。连忙报给镇里,不一会,西装革履的镇领导来了。
区杰说:维政你继续充当集团领导,阮蕾委屈一下做做我的秘书。咱们也算一方人物。
这一方人物居然还谈得有模有样,当然,主谈是阮蕾,要区杰来跟镇一级谈话,是有点差辈。
不一会,刚才跟司机商量得比较久的村民用筛子端了一筛子煮红薯出来,刚出锅的紫心薯闻着香吃着面,更有一股甜味。小竹剥开一个,吃了一口,说了声要是有奶油就更好了,就见陈维政招手叫小松过去,小松过去一趟,回到小竹面前,一伸手,居然是一瓶没开封的奶油。小竹大叫“大哥,你是神仙!我爱你!”刘懿也觉得陈维政挺神仙,爱恋的眼神飞了陈维政一眼,蘸着奶油吃了起来。阮蕾远远看到他们吃,强忍着想吃的欲望微笑着与镇领导交谈,把区杰大包大揽的积极热情扼杀在“襁褓”之中,与镇领导巧妙的讨价还价。
紫心薯点奶油,当地人没吃过,觉得挺好玩。镇领导见过世面,馋得直流口水。
村民见他们喜欢,又在地里找来几根公高粱,砍成一截一截,让他们象甘蔗一样吃。所谓的公高粱,就是没有受粉不结籽的高粱,这种高粱由于不长果实,糖份全部进到高粱茎中,高粱茎皮薄易剥,肉质脆香细嫩,水份清甜可口,是极为少见的好东西。陈维政小时候,爷爷每年都种一些高粱,到扬花时,就把花头折断,把茎种得肥肥的给陈维政吃,那是陈维政秋天唯一的水果了。看到这个东西,陈维政不再充当集团高管,直奔公高粱杆而去。
把腊染布的钱交了,的确便宜,村民在自家的成本上略有收益就已经很满足。这边刘懿也把红薯的钱给了,公高粱村民一定不要钱,说这就是吃来玩的,不能什么都要来卖钱。
是啊,不能什么都要来卖钱,也不是什么都能用来卖钱,有些东西是钱买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