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汝知之乎?】
夫子讲到至德要道,就问曾参,“汝知之乎?”你知道先王的至德要道是什么吗?曾子立即从座位上起来,因为原来是坐着的,现在听到老师提问,马上就起来了,这是对老师的恭敬。“参不敏,何足以知之?”我并不是聪敏的人,怎么可能知道先王的至德要道?曾子是如此的恭敬,所以才能谦卑受教。如果是态度傲慢,对老师不尊敬,就学不到真实的东西,得不到真实的学问、利益。
◎不尊师道学无所成
茂森也在美国和澳洲教过书,在美国大学教过四年,在澳洲大学教过四年。现在回国来,不在大学教书,觉得大学里的学生很难真正学到东西,因为他们对老师没有恭敬心。美国的大学生们,能把老师当作朋友就算不错了,不会把你当作真正意义上的老师,甚至上课还拿着可乐,边喝边吃着零食。更有甚者,老师站在台上讲,他把两腿放在前面的椅子上,就这么大大咧咧的坐在台下听。这样的心态,能学到什么?所学的都是皮毛常识而已,对他的人生恐怕没有多大益处,所以一个人真正能够尊师重道才有受教的基础。我们从事传统文化的教学,发现很多人对老师很尊敬,尊敬老师,其实是尊重道业。所以作为老师,孔子看到曾子恭敬谦卑的态度,必定是把平生所学和盘托出,悉心教导,成就这样的好学生。
曾子说:【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这句话意思是说,我并不聪敏,怎么可能知道先王的至德要道呢?多好的受教态度,既谦虚,又真诚。确实曾子虽然有大学问,而且行孝也做得很好,但是跟老师孔子的境界还有差距,所以对孝的体会还并不是那么圆满,对先王的至德要道能体会一些,还没有达到“足以知之”。“足”就是满足,不是圆满的体会。能体会得一部分,但是不圆满。谁能体会得圆满?只有圣人。曾子当时还不是圣人,他是贤人,贤人跟圣人还有差距。所以曾子请教先王的至德要道,请老师为他详细地解说。孔子见到曾子如此的谦敬,那必定是毫无保留的说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