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儒家的学者没有不读《道德经》,佛经的;道士没有不读四书五经,佛经的;佛家的高僧大德也都是在儒、道方面很有造诣的。因此我们也尝试将儒释道三家传统圣哲的教诲,融合起来学习这部名典——《孝经》,不仅义理上可以互相圆融,研究方法也可以相互借鉴,所以我们用佛家天台宗“五重玄义”的方法,专门研究《孝经》的体例、主旨。

佛经体例的研究分析方法,可以称得上登峰造极,两千年来在中国祖祖相传,总结出一套研究佛教经典的方法,天台宗有“五重玄义”,贤首宗即华严宗有“十门开启”,还有其他宗派,以这两家最为有名。“五重玄义”比较简单,它是从五个方面研究一部经典的玄妙义理,华严宗的“十门开启”是从十个方面去分析。所以我们尝试用天台的“五重玄义”来研学《孝经》。其实圣贤人的心是相通的,所讲的道理都能够互相圆融,所以完全可以借用佛教的研学方法来学习儒典。

今天我们借鉴“五重玄义”,分析整部《孝经》的概要。

真正对《孝经》有研究、有体悟的人,大概对经文的意思也非常了解,可能最想听第一讲,看看讲习者怎样分析《孝经》,对整部《孝经》有何心得体会,即想听概要。概要之后的经文,就比较容易顺一遍。其实真正造诣很深的人,不需要顺经文,而初学则有必要。

首先我们把研究方法的名目简单介绍一下。天台宗用“五重玄义”从五个方面来研学经典。这五个方面:第一是释名,即解释这部经的题目、名题。学一部经首先要解释题目,这是规矩。因为经题是整部经的总纲领,宗趣之所在,看到经题,就知道全经的大意;第二是辨体,辨体就是辨明这部经所依据的原理和体性;第三是明宗,就是明了修学的方法,宗是修学的方法;第四是论用,就是论述修学本经的功用、利益,即学习它的好处;第五是判教,就是判定这部经在教学课程中的地位,以及谁有资格学。如我们现在的学校,教务长负责整个课程安排,要制定出每门课在整个课程、教学大纲中属于哪一部分,谁来学。

一、释名

首先释名。本经的名题只有两个字“孝经”,两字先分开解释,然后再合之。

唐玄宗唐明皇注解了《孝经》,宋朝大儒邢昺则为玄宗的注做了一部疏。疏就是注的注解,邢昺注解玄宗的《孝经注》,写了《邢昺疏序》。序文说:“孝经者,孔子为曾参陈孝道也。”即言《孝经》是孔子为弟子曾参(曾子)陈述孝道含义的一部经典。《孝经》确实是孔子与学生曾子的谈话,一问一答之间陈述了孝的道理、含义,记录、整理后,就成为我们所学的《孝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