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注解:“君行严配之礼,则德教刑于四海。海内诸侯,各修其职来助祭也。”“君行严配之礼”,“君”就是指天子,周天子。周公摄政的时候行祭礼,“严”就是严父,尊严其父,“配”就是配天,尊严其父莫过于把父亲配天,用这种祭礼,不仅在周家自己后代当中落实孝道,而且给四海的百姓做了一个好样子。“德教刑于四海”,“刑”就是好的榜样,模型,好样子。教德行,最重要是做给大家看,尤其是教孝,在家里父母如何教儿女行孝,父母要做给儿女看。在儿女面前,儿女虽然小,不懂事,但是他能看,就能接受这个信息。他看到父母对自己的长辈能够尽孝,能够恭敬,儿女就潜移默化跟着学习了,他也就能够孝顺父母,所以做榜样重要。

德教能够在四海、天下推广,关键在于推广的人,有没有做出好样子。在我们恩师的家乡,庐江汤池镇建立的中华文化教育中心,为什么中心的教化效果这么好,能够在不长的一段时间内把社会风气转变得如此的和谐?关键在于老师们能够以身作则。他们能够存有孝心,落实孝道,带动当地的百姓,做模型,做榜样,这样推行德教才有真实的效果。所以我们有这个志愿,希望恢复我们的中华伦理道德,传统文化,这桩事情不是求别人做,而是要求自己做,自己做个好榜样,就能够德教加于百姓。周公是孔子最佩服的人,他为什么能够令孔老夫子如此佩服?因为周公他自己做到了。可以说周家开国的这些天子,文王、武王、周公都是大孝子,有这种德行,能够施教于四海,诸侯都能够纷纷效法。“海内诸侯,各修其职来助祭也”,不仅他效法周公,在他自己的诸侯国里面推行孝道,以孝治国,而且当天子祭祀祖先的时候,他们也来随喜参加,来助祭。

七、夫子重申孝德为大

经文:【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

孔老夫子讲到周公尊严其父,配天祭祀,这是把圣人之德彰显出来了。圣人之德是什么?就是孝。反问显得很有力量,圣人的德行哪有还超过孝德的?换句话说,孝做到圆满了,这就是圣人了。

唐玄宗讲,“言无大于孝者”,是说没有超过孝道的。孝道最关键的是自己要先做到,做到以后才能够教化百姓、教化他人,才能产生如此大的效果。而孔子在圣治章里面特别指出:“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尊重父亲,当然也尊重母亲。古代社会以父亲为主,男主外,女主内,父母的地位是平等的。为什么?父比喻为天,母比喻为地,天地是平等的。没有天,地也不能够生养万物;没有地,天也不可能生养万物。天地是平等的,但是这里以父做代表。又提到祭祀,这种重要的和谐社会的方法。

八、亲敬父母天然性德

经文:【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

唐玄宗注解:“亲,犹爱也;膝下,谓孩幼之时也。言亲爱之心,生于孩幼。比及年长,渐识义方,则日加尊严,能致敬于父母也。”

“亲生之膝下”的意思,“亲”就是爱的意思,亲爱。孩子出生以后,还没有长大,还是小幼童,这叫“膝下”,就是膝盖以下的高度,很小的小不点儿,小孩。“膝下,谓孩幼之时也”,就是小孩。小孩子跟父母就有一种天性的亲爱关系,所以襁褓中的小婴儿,我们看他对父母那种依恋、不舍,这是什么?亲爱。爱心从哪里培养?就从小的时候培养起来。爱从哪里生?就从孩提时代跟父母的亲爱里产生。五伦当中,“父子有亲”,父母跟子女的那种亲爱,是爱的原点。爱心从哪里培养?在孩提时代,自然养成。

唐玄宗讲道:“言亲爱之心生于孩幼。”这是讲到父子有亲就是爱的原点,亲爱之心在幼孩时代就养成了。亲爱是没有人来强迫的,不是造作出来的,自然而然。所以爱心是天性,我们称为性德,如果能够保持,那么当孩子慢慢长大以后,就能够把爱心扩展,对一切人都能仁爱。

圣人教化百姓,他懂得循着人的天性来教化,天性是什么?父子有亲是天性,把父母跟儿女这种亲爱能够保持一生,而且能够发扬光大,对一切人都是这种亲爱,这个人就是圣人。圣人教人要爱、要敬,爱敬存心,爱心从哪里生长?从幼儿时代就开始生长。敬心是从什么时候教起?唐玄宗讲:“比及年长,渐识义方,则日加尊严,能致敬于父母也。”孩子很小,当然他不懂事,他不懂礼,对于父母,纯粹是天性的那种亲情、那种爱心,没有分别,没有经过后天的训练,自然而然表现出来,这就是爱。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还要继续教导他,如果不教导,这个亲爱的心会变质。怎么教导他?慢慢教导他要懂得敬,所以孝要敬才行,所谓孝敬孝敬,孝要有敬,不敬父母不能称为孝。什么时间教敬?要等孩子慢慢长大了,“渐识义方”,四五岁、五六岁,他慢慢懂得道理了,可以理喻了,知道渐渐的认识义方,什么是该做的事,什么是不该做的事。这就要“日加尊严”了,慢慢的要将父母的尊严突显出来,父母有尊严才能够使儿女敬父母,“能致敬于父母”,教敬应当循着这个方法。

九、因循性德圣教之源

经文:【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

圣人,古代像文王、武王、周公,他们是圣人。他们懂得这个道理,他懂得什么?“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严”就是尊严,“因”就是凭藉、根据的意思,根据父母的尊严来教儿女敬父。“因亲以教爱”,根据父母与儿女的亲情来培养他的爱心,这是循着人的天性来教化,容易教,逆着人的天性教就难教。古人很懂得教导儿女的次第,从小跟父母依偎在一起,爱心自然就生长了,慢慢长大了就教导他敬父,这时候父母要拿出尊严来了。

尊严,往往父母会委托老师来教导。所以当孩子五六岁能懂点事了,父母就会把儿女送到老师那里去教,为什么?儿女跟老师在爱这方面比较少一点,因为不是从小到大在一起,亲爱程度不像和父母一样,正因为如此,老师在学生那里容易有尊严,所以学生在老师那里学敬、学事师之道,他回到家里就懂得恭敬父母了,也能够以敬事亲了。

《孝经》后面讲的,“居则致其敬”,居住在家里,跟父母住在一起,要致其敬,毕恭毕敬,要讲礼。不能因为从小到大跟父母在一起,就可以不讲礼数了,父子之间有父子的礼数,用现在的话说,不可以无大无小。现在的父母懂得这个道理的不多,可以说现在的父母都很爱儿女,有的变成一种溺爱,儿女想要什么,父母就竭力满足,结果父母就变成儿女的奴仆。不是“父母呼,应勿缓”,而是变成“儿女呼,应勿缓”,儿女要什么马上就做。不仅父母如此,爷爷奶奶、公公姥姥,上一辈的人也如此。现在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就像个小皇帝一样,一举手、一投足,多少人伺候他。结果他对父母、对长辈敬意都没有,为什么?父母跟长辈没有尊严了,这就很难帮助儿女培养其真正的孝养之心,这不是圣人做法。圣人是什么?要“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父母要有尊严,老师也要有尊严,这是孝道和师道。

玄宗注解:“圣人因其亲严之心,敦以爱敬之教。”这句话讲得好,圣人因每一个人的天性,他的天性有两面,一个是亲,一个是严,亲是亲爱,严是尊重。父母在儿女的心目中是两种角色:一种是父母爱儿女,这是亲的角色;另外,父母有他的尊严,儿女要敬父母,“敦以爱敬之教”。教化里面既教爱也教敬,都是因循着本性。所以当一个人长大成人之后,他有爱敬之心,只有爱没有敬,那个爱不是真的,爱敬是一体的两个方面,比如说你爱一个人你就应该敬重他,如果不敬,你也不是真爱他。

对国家、对人民,也是如此,如果是爱一个国家、爱人民,却不尊重这个国家的文化传统,也不敬这个国家的领导人,你说他的爱心是不是真的?所以真正从小培养起爱敬之心,这是真正的孝心,孝的两面就是爱和敬。这样他出来为国家、为人民服务,就有忠心了,所谓“忠臣出于孝子之门”。在家里能够爱敬父母的,他到了自己工作岗位上就能够爱领导、敬领导,爱人、敬人,就能做到热爱自己的事业,敬业。忠孝是一个心,不是两个心,他对父母就是尽孝,对国家人民就是尽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