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讲明王“不敢遗小国之臣”,恭敬到连小国的臣民都不失礼;诸侯,“不敢侮于鳏寡”,对于鳏寡孤独,这些身份、地位卑贱的,势单力薄的人都不敢轻侮、不敢失礼;卿大夫不敢失礼于臣妾。这都是在讲恭敬之心。

大儒刘炫,也注过《孝经》。他说:“遗谓意不存录,侮谓忽慢其人,失谓不得其意。”这是给我们的特别解释。“不敢遗小国之臣”的“遗”,“不敢侮于鳏寡”的“侮”,“不敢失于臣妾”的“失”,“遗”就是讲意不存录,就是你没想到。譬如说逢年过节送礼、请客,礼尚往来,我们都要想到。如果应该去联系、送礼的人,我们没送到,这叫遗。对方被“遗”,被人怠慢,心里就不高兴,这是人情交往。所以明王,做天子,日理万机,而他都没有忘记对小国之臣的礼敬,这就是不“遗”。“不敢侮于鳏寡”,“侮”是欺侮,“忽慢其人”,“忽”是轻忽,“慢”是怠慢,不把人放在眼里,这就是轻忽。对人不恭敬,态度傲慢,这是慢,也都叫欺侮。我们欺侮人,人家有机会也会欺侮我们。“不敢失于臣妾”,“失”,就是“不得其意”,是指在家里,每个家人心里的所思所虑,我们都要体会到,这叫“得其意”。所以作为一家之长,要很细心的关照家人,帮助家人,这是对人的恭敬。连家里的奴婢,他也在为家里做贡献,我们都要时时刻刻想到他、安慰他,让他们能够欢乐、欢心,这样家里才有凝聚力。

四、亲安鬼享慎终追远

经文:【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

“夫然”,“夫”,是语气助词,没什么意义。“然”,像上面所说的那么做。我们能够如上所说,就是懂得了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要常存恭敬之心的道理。“生则亲安之”,对在世父母,我们要尽心孝养。譬如说一个家庭,我们对一切家人都要恭敬,才能够使家里和睦,父母就心安。所以“生则亲安之”,父母在世心安,一家之主能够安其亲;一国之主,能够让一国的百姓都和睦相处,这个国家领导人的父母也心安。

“祭则鬼享之”,父母去世后,要祭祀父母,“鬼”就是指父母的灵、祖先的灵,他们能够享用祭祀。

《论语》讲:“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能够常常祭祀祖先,社会风气也一定会很良善,人民都很厚道。如果连过去久远的祖先都念念不忘,常常怀念、祭祀,那么眼前的父母,他怎么可能不尽孝?所以这民风就能淳厚。

唐玄宗注解:“夫然者”,就是你能这么做,“上孝理皆得欢心,则存安其荣,没享其祭。”这个“孝理”就是孝敬,“理”就是敬,以这个恭敬之心对待一切人,得到一切人欢心,家庭和睦,国家安定,天下和平。“存者安其荣”,当父母的,如果是一家之主的父母,这家庭因为和睦而显贵,“安其荣”;一个国家领导人的父母,因为这位国家领导人,治理国家治理得好,受到人民的爱戴,自然他的父母也受到人民的尊重。生前,父母亲欢喜;“没”,去世了,父母亲也能享其祭祀。而且不仅是他亲生儿女祭祀,如果儿女是一家之主,他能够以孝治家,一家人都来祭祀这去世的父母;如果这儿女是一国之主,古代讲的是天子、诸侯,那么一国的百姓都来助祭,所以过世的父母也能享受一国百姓的祭祀,这是真正对父母尽孝。祭祀的意义就是在于孝道,它是一种孝亲的活动,不是为了拜鬼神求福、求保佑。如果以有求的心来祭祀,还是为个人打算,不是孝敬心。真正以孝敬之心来祭祀,不仅父母在天之灵得到安乐,而且对自己德行提升,也会有很大帮助,所以祭祀是培养孝心的。

◎身体虽死灵魂仍在

有人可能会问,父母去世了真有灵魂?夫子讲的“祭则鬼享之”是真的吗?

孔老夫子也承认有鬼神,也承认有轮回,虽然“子不语怪力乱神”,不讲那些鬼神的事,但是夫子他是承认的。《孝经》中“祭则鬼享之”就明文显现出来,证明父母的灵魂也能享用祭祀。孔老夫子注解《易经》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精气”,父精母卵交汇,就成为一个载体,“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这是讲投胎,游魂入了受精卵,就成为一个生命,所以夫子他也承认有轮回。只是不像佛家、道家讲得那么详细。

现代科学家,也在探索鬼神,所谓不同维次空间生命的问题,也用大量科学证据,证实了人有轮回,确实是人死了以后,灵魂还存在。西方有很多濒死体验的案例,是人在去世前,濒临死亡的时候,就会常常出现灵魂出体的现象,然后他们又回到体内,这人就苏醒。苏醒之后他能够跟医生报告,刚才自己灵魂出体之后的现象,这些证明人有灵魂,身体虽然会死,但灵魂确实存在。

意大利一位专门研究鬼神的著名专家,叫马协娄·巴希博士(Dr.MarcelloBacci),他证明鬼神存在。从1949年,这项研究做了几十年,他用科学的手段,确实证明了鬼魂存在。一般是用一种电子的收录机,来收录鬼神的声音。他请一些刚刚失去孩子的母亲来做试验,由于思念孩子,这些母亲真的能够把孩子的亡灵招回来,通过这些电子通讯设备,亡灵跟母亲对话,并且录音下来。这些试验做了很多,足以证实人死了以后灵魂确实仍然存在。所以孔老夫子讲的“祭则鬼享之”是符合真相的。现代科学也在逐步证明,身体不是生命的全部,生命也包括我们的灵魂,灵性的生命。

我们要祭祀这些鬼神,他们也跟人一样得到安乐。恭敬、礼遇一个人,他会安乐、欢喜,鬼神也如此,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现在如果不祭祀鬼神,鬼神可能也会发脾气,会搞出一些天灾。

五、灾乱不生天下和平

经文:【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

唐玄宗注解:“上敬下欢,存安没享。”对上位的人能够敬,对下面的人也能敬,他们就上下都欢喜。“存安”,不会有祸乱发生,现存的父母就安心。如果家里闹矛盾,很可能会有家庭悲剧发生;如果一个国家闹矛盾,就可能会有国家暴乱。所以上下都要和睦,内外都要欢心,父母这才安心。“没享”,是去世以后享用祭祀。讲到现存者和去世的人两个方面,所谓“存安没享”,这都是孝治天下的内容,不能只要一面,两面都要照顾。“人用和睦,以致太平”,“人”就是百姓,百姓都能和睦,太平天下就得到了。用我们现在胡主席的话讲,和谐世界就能实现,“则灾害祸乱,无因而起”。

现在世界灾害祸乱很多,地震、海啸、风灾、(台风、飓风,美国龙卷风)南北两极冰的融化、海平面的上升、温室效应,这都是天灾。战争、冲突,天天都不间断,还有恐怖主义,这些活动都是。这些事情,究其根本原因,就是人有烦恼,心不平。佛法里讲,其实天灾跟人心是紧密相连的,人的贪心感应水灾;嗔恚感应火灾、火山的爆发、地震;人有愚痴就产生风灾;有傲慢、有不平这就产生地震。所以化解灾难,要从人心做起。“上敬下欢,存安没享。”用我们的孝敬心对人,化解灾难,不要求别人,求自己!因为这个世界,乃至宇宙,都是我心所现之物,要改变这些境界,没有别的,只有改变内心。内心真正没有贪、嗔、痴、慢这些起灾祸的因,当然就没有灾祸的果,即灾害祸乱无因而起。所以古代每逢有天灾,天子都要斋戒沐浴,祭祀天地,反省过失,改过迁善,大赦天下,祈求化解灾难,得到天下和谐。

六、明王孝治化行天下

经文:【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

圣明的君王、国家领导人,他以孝治天下,就是这么做的。“如此”,就是这样做,有如此因就得如此果。以孝治天下的因,得到的是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

唐玄宗注解:“言明王以孝为理,则诸侯以下化而行之,故致如此福应。”圣明的君主他以孝为理,用孝道治理天下。所谓孝道,就是有敬意,敬天下人如同敬父母一样。诸侯以下,包括卿大夫,士、民、百姓,都能够化而行之。“化”是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感化、转化、教化,下面的人就能行孝!效法这位圣明的领导,能够“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上下都在行孝,上下都恭敬,互相恭敬,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互相照顾,这是和谐社会。“故致如此福应”,“故致”,因此导致;“如此福应”,就是“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天灾都没有了,所有的人都幸福安乐,这是福分。这个福分是应,要以孝、以敬去感,才有如此福应。

邢昺《正义》曰:“此总结天子、诸侯、卿大夫之孝治也。”所以最后一句经文是总结,“言明王孝治其下,则诸侯以下各顺其教,皆治其国家也”。即在上位的人能够做好样子,行孝,致敬;诸侯以下,下面就效法上位,各顺其教,顺着明王的教化,能够诸侯治国、卿大夫治家,“如此各得欢心,亲若存则安其孝养,没则享其祭祀”。每个人都各得其所,真的像孔老夫子所讲的“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之”的大同世界。父母亲若在世,能够“安其孝养”,很安乐地接受孝养;“没则享其祭祀”,去世后,能够享用儿女后代的祭祀。“故得和气降生,感动昭昧。”和气降生,家和万事兴,所以能够感动上天降下福报,“是以普天之下和睦太平,灾害之萌不生,祸乱之端不起,此谓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能致如此之美”。这里讲到的实际上就是和谐世界,普天之下和睦太平,灾害都不萌生,祸乱也都不起,天灾自然就化解了,因为人心都良善、和乐,没有天灾的因,当然就不会结那样的果。这就是明王以孝治天下,能够得到如此之美的大同世界。所以教育至关重要,《礼记·学记》讲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只有教育才能够转化人,使人心能够和善,自然感得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

七、以孝治国和谐世界

经文最后一句:【《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

唐玄宗注解《诗经》的“有觉德行”,“觉”,大也,有大德行。“四国顺之”,意取天子有大德行,则四方之国顺而行之。四方之国指东、南、西、北四方,因为这一国的天子能够有大德行,所以,四方都能够归顺,都能够效法这位天子,以孝治天下,都能够在自己的国家,构建和谐社会,进而共建和谐世界。所以孝道,就是先王的至德要道。

今天讲的第八章,完全是古圣先王的治国之道,是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大道,即从我自身做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好,我们先分享到此地,有不妥之处,请各位朋友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