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科技发达,通过科学的技术,可以把春、夏、秋、冬四时的农作物,更换季节来食用。

譬如说桔子、橙子这些是冬天收获,但是,可以把它留到夏天来吃,北半球生长的农作物,用运输可以运到南半球,这种食品已经跟天时和地利都不那么相应了,所以吃起来并不一定健康。

要怎样吃?吃现前本季节收获的、新鲜的食品,蔬菜、瓜果、粮食,都是要吃当令的,这样最健康;不管我们走到哪个地方,最好要吃当地的、当季的食品,这叫做用天之道。我们孝敬父母,也要懂得这些健康的常识,如果不懂得这些基本的常识,可能一片好心,但是会让父母身体遭到损害,所以“用天之道,分地之利”,我们要懂得如何在当下来落实。

唐玄宗的《御注》还解释到“分地之利”,所谓“分别五土,视其高下,各尽所宜,此分地利也”。“分”是分别,“地”是土地,“利”就是土地给我们带来的这些益处、利益,我们要懂得去分别、去取舍,才能够懂得使用地利,这需要有常识,有所谓的农业科学知识。

这个“五土”,按照《周礼·大司徒》所说,五土,“一曰山林,二曰川泽”,山林好懂。川泽是水、河流、沼泽之类,这是湿地。“三曰丘陵”,这是山,山丘。“四曰坟衍”,“坟”就是指在水边的高地,有点鼓起来的这种土地,一般坟墓的形状,也有点像这样,所以称为“坟”;“衍”是指山坡,就是一座山,山顶和山脚之间的那个部分,山腰,这叫“衍”,这也是属于山地。“五曰原隰”,“原”是平地,“隰”(读习),是指新开垦的田地。这五种不同的土地,我们要懂得如何来使用。古人的《周礼》对此都有考究,《周礼》是一部大的社会科学宝典,包括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学习这些知识,就懂得分别利用这些自然的资源,“视其高下,各尽所宜”,按照资源的性质来使用,这就属于“分地利也”。

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孝敬父母不仅要有一颗真诚的心,还要有知识,还要学习技能,如此才能够把自己的孝心落实,才能让父母得到真实的益处,这是一个普通老百姓都必须要掌握的,确实在生活中点点滴滴我们都要去学习。譬如说父母如果有病,我们假如有医学的常识,就懂得如何帮助父母治疗。我们用能力、智慧,满足父母任何的需要,这些都是行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