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路径
我们建成的全面小康社会,应当是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的小康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扩展到“五位一体”,正是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作出的战略部署。统筹推进五大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路径。
一、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出新要求的同时,还明确了深化各领域改革的目标。在经济建设领域提出了“两个加快”发展战略,并明确指出,“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我们要抓住时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强科技创新、推进结构调整,激发市场活力,全方位进行动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劲的发展动力”。
报告还全面阐述了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五个抓手”,即: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为核心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解决需求、产业、区域、城乡结构问题为重点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
(一)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当前,我国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解决发展过程中问题和挑战的钥匙,是推动国家继续发展进步的动力。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转变发展方式,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需要充分考虑国际和国内环境的变化,围绕当前时期国家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来确定改革的核心任务。具体来说,就是要推动创新和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政府和法治型的政府,实现合理的收入分配和实现社会公正,推动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社会治理,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人力资本战略的实施,协调人口资源与环境关系与实现可持续发展,更积极地扩大开放和参与全球治理,等等。这些改革任务,既是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方向。
全面推进改革开放要有相当的勇气和决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实践的最大经验,就是坚定依靠改革,以及坚持不断改革,坚持深化改革,和坚持全面改革。国家发展当前处于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停滞和退步总是没有出路,也难以领导人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现代化的国家,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推动中国迈上新的历史台阶,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键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解决制约发展的资源能源、生态环境等瓶颈问题,大幅改善民生、提升人口健康保障水平,创造新的发展动力和增长点,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依靠创新驱动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大幅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实现科学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创新能力强、创新效益高、创新环境好、创新创业人才辈出的国家。
创新能力强,就是要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科研院所和大学充分发挥源头作用。具体来说,就是要具有强大的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能够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科技竞争和新军事变革中逐步占据主动地位;具有强大的原始创新能力,能够在新科技革命中把握先机;具有强大的系统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能够在开放的环境中有效集聚各类创新资源,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创新效益高,就是要具有高效通畅的技术转移机制、高效普惠的科学知识传播机制,能够使科技创新产生重大经济社会效益,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为我国先进文化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
创新环境好,就是创新要素更加开放、有效流动聚集,激励创新的法律、政策和制度更加完善;国家科技宏观决策和统筹协调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科技资源配置方式更加合理、共享程度大幅提升;具有先进创新文化、良好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拥有一流创新平台、充满生机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
创新创业人才辈出,就是创新人才培养、使用、流动、管理的体制机制与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宏大的创新创业队伍,具有很强的竞争实力和持续创新能力;创新型人才不断涌现,不断开辟新领域,创造新产业,支撑引领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三)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这是第一次提出“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并全面阐述了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特征,即“一个立足点”“四个着力”“五个更多依靠”。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协调互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仅是经济总量和居民收入等方面量的指标,更包括产业、城乡、区域结构改善等方面质的指标,没有结构改善就不可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牢牢抓住国际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带来的机遇,有效应对各种挑战。未来综合国力竞争的实质,就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从机遇来看,我国可以直接承接国外产业结构的升级浪潮,加速技术进步的步伐。从挑战来看,一方面,发达国家不可能把关键技术转移到中国,如果不加快结构调整,中国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会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生产要素价格提高,现有一些产业会流向其他发展中国家,出现产业空心化倾向。因此,必须加快推进国内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这样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在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城乡一体化是基础。农民占有我国人口的大多数,虽然从数字上看我国2013年城镇化率为53.73%,但是从根本意义上来讲,农村人口还是比城镇人口多。国家的发展,只有达到城市和农村的共同发展,才能够实现共同富裕。
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收入的增长,仅靠农民自身的努力是无法达到的。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没有国家的支持是不行的。十八大报告中特别指出:“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通过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使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要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形成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机制安排。要加快财政等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夯实“三农”发展基础。切实解决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实行城乡一体的户籍制度。通过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促进农业的集约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的发展。用科学制度完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同时,要积极探索适应时代新要求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走集约化生产、专业化经营、组织化发展、社会化大生产之路。
(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要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加快落实特殊支持政策,加快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统筹推进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促进资源枯竭型地区转型发展。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全面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出台并实施新时期促进中部崛起的政策文件。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
要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要抓紧完成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快制定与主体功能区相适应的投资、产业、土地、农业、人口、环境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加快形成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政策体系。要建立各有侧重的绩效评价体系和实施机制,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权责关系,引导各地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推进发展。
要进一步发挥条件较好地区的引领带动作用。鼓励东部发达地区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充分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先行先试的重要作用,继续发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在引领全国发展中的引擎作用,增强沿海地区带动腹地发展的能力。支持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中原经济区、成渝经济区、沈阳经济区等地区加快开发开放,打造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要积极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发展,妥善处理好加快发展与转型发展之间的关系,走出一条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路。要进一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尽快改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外部发展环境,进一步提高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
要全面深化区域合作。充分发挥东部地区科技力
量雄厚的优势,帮助和带动中西部地区加快科技进步,继续实施好人才合作工程。不断完善对口支援方式,扎实做好对口支援西藏、新疆、青海藏区等工作。要密切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合作,积极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加快建设连接中国—东盟市场的国际大通道,务实推进与东北亚地区合作。
(六)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当前,全球经济结构深刻调整,围绕制度、规则、市场、技术、资源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正在发生复杂变化,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的重要性、紧迫性日益突出。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驱动力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国际经贸规则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空间巨大。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根本在于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攻克体制机制的痼疾,释放深化改革的红利,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
要实现改革创新与扩大开放良性互动。我国很多领域开放水平依然较低,很多关键领域的改革仍然需要通过开放获得外部动力;要实现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良性互动。通过对内对外开放的互动,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进一步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实现扩大国内市场准入与开拓国际市场良性互动。在继续主动开放国内市场、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的同时,要秉承利益互换、对等开放的原则,消除我国对外投资合作的障碍,坚持扩大外需和提振内需并重,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不断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要实现深度参与全球化与防范经济风险良性互动。坚持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深化对外开放,在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中增强风险防范能力;要实现巩固传统优势与培育新优势良性互动。这是提升我国产品和服务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保持开放型经济发展不竭动力的坚实基础,是促进由经贸大国向经贸强国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明确阐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内涵和导向。报告明确指出,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导向是“三个更加注重”,即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总的来说,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使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治的统一、尊严、权威,实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要抓好以下重要任务:
(一)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加强立法工作组织协调,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比例,降低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在人大设立代表联络机构,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健全国家权力机关组织制度,优化常委会、专委会组成人员知识和年龄结构,提高专职委员比例,增强依法履职能力。
(二)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更好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加强同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
(三)完善基层民主制度
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拓宽范围和途径,丰富内容和形式,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发挥基层各类组织协同作用,实现政府管理和基层民主有机结合。
(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推进依法行政,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五)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减少领导职数,降低行政成本。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善体制改革协调机制,统筹规划和协调重大改革。
(六)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要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建立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七)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巩固统一战线的思想政治基础。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人士担任各级国家机关领导职务。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鼓励和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更大贡献。落实党的侨务政策,支持海外侨胞、归侨侨眷关心和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与和平统一大业。
三、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以“三个倡导”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概括和凝练,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要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加具象化、大众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社会理想和公民行为准则,体现了对国家、社会、个人不同层面的价值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标尺,整合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和价值取向,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好地走进群众、引领群众。
(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取得长足进步,社会思想道德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人民群众展示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要针对道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强化道德修养,强化职业操守,力争使社会道德状况明显好转。
(三)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关心人民命运,体察人民愿望,反映人民心声,在人民伟大创造中汲取营养,着力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要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服务,努力做到广覆盖、高水平、重实效,让人民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要积极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从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激昂奋进的革命文化、争奇斗艳的民族民间文化中汲取营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也是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必然要求。要认真贯彻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唱响网上主旋律,使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新阵地、公共文化服务新平台、人们精神文化新空间。
(四)增强文化整体实
力和竞争力
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要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优先安排关系人民群众切身文化利益的基础性文化设施建设,积极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坚持走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文化发展路子,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优化产业结构布局,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打造一批骨干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要构建和发展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丰富传播手段、拓展传播渠道、创新传播方式,扩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要把改革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有公益性文化单位活力,完善经营性文化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繁荣文化市场,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要不断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要积极营造有利于高素质文化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造就一批人民喜爱、有国际影响的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四、充分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创新管理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从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快改变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状况。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使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提高,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目的。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以人为本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这些充满温度的语言,凸显出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必须更加注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总体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随着人民群众社会需求结构的不断升级,对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要内容的公益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加快以公益服务为主的事业单位的改革,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战略目标,推进政府转型,强化各级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
(二)全面支持教育优先发展
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育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这需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充分保证就业
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四)加快收入分配体制改革
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五)社会保障全民覆盖
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和社会公平和谐。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这是实现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病有所医的必然要求。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这是基于对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基本国情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科学判断,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要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确保社会保障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制度,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要健全社会保障经办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社会保障行政管理体制,着力整合管理资源,加强基层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切实提高管理服务效率。
(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必要前提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治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坚持综合治理,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
五、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是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我国辽阔的陆地国土和海洋国土,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和永续发展的家园。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具体来说,就是要加快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实行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和各有侧重的绩效评价;根据陆地国土空间与海洋国土空间的统一性,以及海洋系统的相对独立性进行开发,促进陆地国土空间与海洋国土空间协调开发。
(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作出了具体部署,明确了全面促进资源节约的主要方向,确定了全面促进资源节约的基本领域,提出了全面促进资源节约的重点工作。一是必须牢固树立节约资源理念。要在全社会广泛培育节约资源意识,明确确立和牢固树立节约资源理念,形成节约资源的社会共识和共同行动,全社会齐心合力共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转变资源利用方式,推进资源利用方式向集约高效转变,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要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深入挖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二是必须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能源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资源支撑。要把节约能源放在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工作的突出位置,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三是必须加强耕地、水、矿产等资源保护。要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从严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从严控制各类建设占用耕地,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先补后占,切实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推进国土综合整治。四是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注重从源头上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以及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再生资源,加强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研发,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加快形成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由于一段时间里,部分地区对国土资源的盲目开发、过度开发、分散开发、无序开发,造成了森林破坏、湿地萎缩、河湖干涸、水土流失、地面沉降,沙漠化、石漠化和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各种灾害频发等自然生态系统严重受损的问题。亟待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要有针对性的推进综合治理。当前重点要整治的是污染物排放。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大、增长快,人均排放量不断增加。污染物排放超过环境承载能力,致使部分地区环境质量较差。为此,首先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深化颗粒物污染防治,加强重金属污染和土壤污染综合治理。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其次要加强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同时,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再次要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
(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建设和制度安排,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一要加强生态文明考核评价制度建设。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增加生态文明在考核评价中的权重,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二要健全基本的管理制度。根据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管理制度缺失的问题,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包括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建立限制开发的制度,对依法设立的各级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建立禁止开发的制度。在完善中国耕地、水资源、环境等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三要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和税费改革到位。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四要建立市场化机制。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依靠市场机制用市场化办法促进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五要健全责任追究和赔偿制度。资源环境既然是重要的公共产品,任何对其的破坏和损害的行为都应受到追究,进行赔偿。要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