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正,方有上下亲
“正衣冠”,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之一。过去,人们眼中的官员“衣冠”就是乌纱和官袍,现在,虽然大都不再穿所谓“官服”了,但领导干部头上的权力之冕、责任之袍依然是沉甸甸的。如何在“正衣冠”的过程中,达到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值得深思。
“正衣冠”首先要正“官帽”,即让每个领导干部明白“官帽”从何而来,位子是谁给的。正如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的,领导不是自封的,要看群众承认不承认,批准不批准。让帽子不高戴,不歪戴,不妄戴,就是要始终尊重民情,体察民意。从制度层面看,“官帽”之下是责任,戴“官帽”的人是治理者,是法律和规章制度的执行者,所作所为是为了服务公众。只有官帽戴正了,牢记责任、勤勉为民,才能服众,才能治众,也才能领众。
现实生活中,有些领导干部坐没坐相,站没站相,耍威风,穷做派,颐指气使,盛气凌人,群众非常反感。因此,“正衣冠”还要正“仪态”。“仪态”不是表面文章,而是展现在人民面前的“物理形态”,是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的直接感受;反映着领导干部的人品、官品,是党的形象、政府的形象。毛泽东同志说过:官气是一种低级趣味,摆架子、摆资格、不平等待人、看不起人,这是最低级的趣味。正“仪态”,就是要根治这种低级趣味。古人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仪态”正,才能去除糟粕、净化自我、影响他人,才能上下相亲,“厚泽深仁,遂有天下”。
当前,群众意见最大的,是我们一些领导干部“脸难看”,一副不可亲、不可近、不可交、不可信的模样。正衣冠,也有必要正“颜色”。领导干部的“颜色”或“脸面”,实则是领导干部为官的态度,是人品、官品和自我职业认知的外在反映。颜面是否坦诚自然,和蔼可亲,在群众和下属的眼里,其实都清清楚楚。领导干部要做到“和颜悦色”,关键是要正确处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真正把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客观规律,如列宁同志所指出的,在人民群众中,我们毕竟是沧海一粟。
从内心深处尊重人民、去虚伪存真情,并不意味着要当“笑面人”和“好好先生”,而是要做有原则的“主持人”,即面对矛盾要讲究方法,唱唱红脸,调和矛盾、促进和谐;面对违法乱纪现象,要不留情面,敢唱黑脸,伸张正义,主持公道,维护党和人民的权益;面对“善事善举”,要积极鼓励,唱唱白脸,树立好风气,弘扬正能量。不管唱什么脸,“颜色”都要正、要纯,要用真情。
有些领导干部,讲话中爱拿腔拿调,照本宣科,背后是不注重学习、腹中空空。所谓“学如弓弩,才如箭镞”,才能一击命中。因此,“正衣冠”也要正“腔调”,正学风。好学有术,肚子里有东西,才不至于离开了稿子“头脑一片空白”,才能做到言之有物、掷地有声。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抱负,是每个领导干部必须拥有的远大志向。小成靠勤,中成靠智,大成靠德。通过“正衣冠”,在不断加强党性锻炼中培养修养,防范“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进退无仪,则政令不行”之弊,避免“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之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