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学家詹巴斗进行了一项有趣的试验:把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停放在两个不同的街区,其中一辆完好无损,停放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摘掉车牌,打开顶棚,停放在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结果怎样呢?

停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一辆,过了一个星期还完好无损;而打开顶棚的那一辆,不到一天就被偷走了。后来,詹巴斗把完好无损的那辆汽车敲碎一块玻璃,仅仅几小时那辆车就不见了。

以这项试验为基础,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他们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物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复,别人就可能受到某种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窗户就会给人一种无序的感觉,在这种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

“偷车试验”和“破窗理论”更多地是从犯罪的心理去思考问题,但不管把“破窗理论”用在什么领域,角度不同、道理相似:环境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必须及时修好“第一扇被打碎的窗户玻璃”。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平时一直强调的“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它决定了我们自身的一言一行会对环境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在社会其他领域,同样存在着“破窗效应”,关键是我们如何去把握环境的暗示和诱导。